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丹江口市石鼓镇简介.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795911
  • 上传时间:2017-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北丹江口市石鼓镇简介一、概 述石鼓镇位于丹江口市汉江以北地区中部,西接蒿坪镇,南靠凉水河镇,东北与河南省浙川县仓房、香花、盛湾三镇交界,东南距丹江口市区 40 公里丹郧省道纵贯东西,罗仓公路沟通鄂豫,西南依秦岭余脉,东北濒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与河南省淅川县为邻石鼓镇是丹江口市唯一的省级“口子镇” ,因千年“ 石鼓关 ”而得名,又 是 有国家 AAAA 级景区太极峡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所在地,2013 年 6 月成立丹江口市双龙峡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镇域国土面积 175 平方公里,辖 7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53 个村民小组,到 2012 年底全镇总人口 12822 万人全 镇 山 林 地 213000 亩 ,耕 地 22000 亩 ,其中 水 田 4000 亩 ,旱 地 18000 亩 主 要 以 种 植 业 为 主 ,经 济作 物 主 要 有 柑 橘 、核 桃 、烟 叶 、优质粮油、仁用杏、中药材、尖椒等 近年来,石鼓镇确立了“生态旅游型 边贸口子镇” 的发展定位,以旅游业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城建、交通、生态、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把打造十堰市“汉江生态经济带 ”和丹江口市 “一江两岸” 新型城镇群的旅游重镇、宜居宜业宜旅的商贸旅居口子镇、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名镇作为发展目标。

      二、自然与资源条件地理位置东经 111°20′30″—111°29′30″,北纬 32°40′15″—32°50′15″,总 体地貌呈现 南北为低山、丘陵,中 间为低缓丘陵、岗地的三分格局北为大横山余脉,最高峰为太白岩,海拔 1010.8m;南为武当山北缘,最高峰为乌头山,海拔 681.2m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又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区边缘向半湿润区过渡的地带,干旱、洪涝灾害多发区境内有 大 小 常 流 河 12条 ,其 中 石 鼓 河 、白 石 河 流 域 面 积 在 50—90km2,是 丹 江 口水 库 水 源 地 之 一 全 镇 有 库 塘 堰 61 口 ,其 中 百 万 立 方 水 库2 座 ,十 万 立 方 水 库 2 座 分别是九龙湖水库、石门水库、光明坝水库及石河坝水库断石岩国家小Ⅰ型水库正在筹建之中境内树木种类繁多,纯林少,混交林多,常见的树种有松树、柏树、 银杏、朴树、杉木、槐树等,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乌柏、核桃、板栗、柿、柑桔、梨、苹果、蜜桔、红果、油茶、茶叶、油橄榄等主要野生动物水濑、灵猫、南狐、野猪、凤头鹰等矿产资源:有膨润土、 矾土、白云石、石膏等矿藏,其中非煤矿山主要分布在西河口一带,地质储量 1000 万吨。

      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丹霞地貌神奇罕见,石林景观鬼斧神工,玉皇顶冠赤兽遗址亚洲独一无二,贾寨地主庄园、石鼓明清老街、柳林文化漂流、天池石林等开发潜力巨大,受到中新社、湖北电台、十堰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吸引了台湾、武汉等地的投资商纷纷前往实地考察其中,太极峡天然形成九曲回还的峡谷,到处悬崖绝壁高耸,绿树藤蔓倒挂,山泉飞瀑遍布,曲径长潭幽静,花草鸟鱼竞美,置身其间,如在画中;尤其峡谷两侧的青龙山、黄龙山龙头缠绕依偎,形成了天然立体的太极图案,堪称世间一绝;丹霞地貌,被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认定为长江以北、湖北省内发育面积最大,内容丰富而最具观赏性、典型性、科普性的地质遗迹,可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峡谷上游六个大溶洞中,最大的可容数千人,相传是古代楚国娘娘公主们休闲隐居之地,南面仍保留着屈山天然狩猎场三、悠久的历史文化石鼓西靠十堰山区(秦岭余脉)山口,东临河南平原(丹江口水库),自古以来为中原王朝和民众朝武当、进川达陕驿道上的重要节点历史沿革比较复杂,可用“朝秦暮楚 ”形容襄阳府和南阳郡,均州(今丹江口市等地)和淅川都曾隶之老子、孔子、屈原、范蠡、西施、张仲景、李白、欧阳修、王士贞、吴承恩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和瑰丽的诗文。

      春秋战国时期,石鼓镇地处秦国与楚国的边界地区,属楚国,位于楚国始都丹阳城(现淹没于丹江口水库最宽处)西郊,是楚国通往秦国的三大关口之一(石鼓关、漫川关、紫荆关)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王莽之初,多次战败,但在石鼓关终于首胜王莽,并由此逐步登上东汉光武皇帝宝座,石鼓关从此名扬全国现留有登龙山、挡贼口、大马槽、扳倒井、打败岭、九龙桥、鸡鸣街等大量地名和民间传说隋唐时期因移来大量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市)人,252 年成立了平阳县明、清及民国时期,是均州汉江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郧阳府(今十堰市)、均县面向中原的“窗口” 重镇1884年(清光绪 10 年),均州设 8 乡,石鼓属东北乡所辖1912 年(民国 1 年),均县按地域方位设东、南、西、北四乡,石鼓归属北乡1929 年—1933 年建成红色苏维埃政权,该地农民领袖纪大刚领导的“ 红枪 会” ,被红 九军收编为第二纵队 ;后又被贺龙元帅改编为红三军游击团,这里至今还长眠着红军团长纪大纲等 60 多位红军先烈,保存着大量的红色遗迹和抗战遗迹1948 年 3 月 21 日均县解放, (丹江口市)汉江以北地区划分为两个区,石鼓乡归凉水河区所辖。

      1975 年 5 月,撤区并社后,更名为“薛 桥公社” ; 1987 年 9 月,撤区并乡, 设罗店乡辖 4 个管理区;1997 年 3 月,撤销罗店乡,设立石鼓镇至今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石鼓既是千年古镇、旅游名镇,又是一个集老、边、贫、库区于一身的典型农业乡镇,以农林牧渔业为主要产业近年来,大力实施“生 态立镇、旅游名 镇、文化兴镇、 产业强镇” 战略,以发展旅游为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农副产品和畜牧养殖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012 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781 万元,同比增长 8.96%,其中 农业总 收入 5678 万元,同比增长 2.57%;工业总产值 485 万元,同比增长 19.46%;固定资产投入 21000 万;农民人平纯收入 4973 元,同比增长 20%一)打造支柱产业,树立品牌形象双龙峡风景名胜区包括太极峡景区、柳林景区、玉皇顶景区三大景区,景区占地面积 91.36 平方公里太极峡景区集“生态游 览、休闲度假、科普探 险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由河南万正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建设,2010 年 10 月荣膺国家 AAAA 级景区,20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园,先后被授予湖北省风景名胜区、湖北省地质公园。

      柳林景区以地质漂流、石林开发、山泉渡假为主,2013 年 6 月与河南万正集团签订 1.2 亿元的投资协议,计划 2014 年“五一” 开园玉皇 顶农业观光园集旅游、柑橘采摘、垂钓、养身、农家乐为一体,是省农业厅、省旅游局授予的“ 湖北省级休 闲农业观光园” ,也是移民内安工程的示范点,目前正在申报创建 AAA 级景区石鼓镇内将逐步形成“太平洋库区风光— 玉皇顶生态农业观光—太极峡休闲养生—柳林(太极河)山水体验—小太平洋”的山水养生一日游旅游圈,对接周边武当山、香严寺、坐禅谷、净乐宫、丹江大观苑、丹江大坝库区观光及湿地公园等旅游线路二)廓清发展思路,建设新型村镇石鼓镇已完成了新集镇整体规划修编将以中心镇为发展极核,形成“一个中心镇,四个中心村,一条 经济发展主轴和一条经济发展次轴” (中心镇 :即镇区;四个中心村:即石鼓村、九 龙桥村、贾寨村、玉皇顶果园场;一条经济发展主轴:沿丹郧路的城镇发展主轴,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是镇域中心区域,全镇村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地带,该地带将成为石鼓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的带状村镇区域;一条经济发展次轴:沿镇域东侧罗仓路,成为东部生态旅游经济区的交通和经济动脉)的整体村镇空间布局。

      按照“新集 镇、新社区、新 产业”的总体要求,围绕“一河一路两场一园” 等重点景观 元素〔即白石河滨 河景观带,丹郧路集镇改线段(太极大道)旅居服务景观带,太极文化广场(太极峡门景广场)、石鼓文化大广场(旅游一条街)农产品加工物流园〕 ,使老集镇与太极峡门景广场融为一体,集镇发展空间扩展两倍以上,承载能力达到 4 平方公里 2 万人丹郧路集镇段改线工程、白石河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即将全面启动,适时启动生态移民建设新型社区,构建“ 一路三区” (老集镇区、 滨河新集镇区、太极大道商贸区)的新型城镇格局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富民增收作为农业乡镇,石鼓镇具有“两大优势产业 ” (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和“三大特色 产业” (柑橘、核桃、果园养 鸡)及烟叶、大棚蔬菜、优质粮油、仁用杏、中药材、尖椒等围绕建设江北“百里生 态农业走廊” 示范带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生态循环、休闲观光农业,石鼓镇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以丹江口市果园场生态农业示范园为核心,辐射玉皇顶、贾寨、黄川等村,已初步形成 1.2 万亩、年销售量过千万公斤的柑桔产业链条;在盘道、石鼓、九龙桥、黄川等村已发展 1.1 万亩标准化清香核桃基地;在玉皇顶、火焰山林场培植养殖大户,已形成 5 万只果园养鸡规模,争取在 2 至 3 年内建成 10 万只规模的果园养鸡示范园;完成 1500 亩烟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任务;金汇源肉鸡养殖、南源种羊、天正土猪等养殖企业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以天格武当野猪养殖企业为龙头,带动发展以养殖、有机肥料加工为核心的“农产 品废料— 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 —果园、蔬菜、鱼池、藕塘” 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以旅游 产品、农特产品加工为招商重点,建设产业加工物流园,打造“太极 ”品牌,特色产业惠及了一方百姓四)建设景观公路,拓展发展空间随着丹郧路、罗仓公路提档升级以及青仓(房县青峰-淅川仓房)省级公路规划建设,丹江-汉江水上交通的日益繁荣,石鼓作为鄂豫经贸发展桥头堡和旅游承接地的作用将日益明显完成总投资额 2100 万元,实现罗仓路、竹玉路、石柳路全面贯通,沿线核桃、柑橘、石林三大特色景观带也已基本形成三条道路将该镇三大旅游景区连接起来,将实现镇域以及鄂豫两省资源共享、区域联动、共同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建成沼气建设 400 户,改造供水管网,实现全镇有效灌溉面积 80%建成 4 个彩票公益金项目村和 3 个扶贫重点村(五)抢抓惠民工程,构建和谐社会办学条件不断,教师周转房、操场改造、玉皇顶小学学生食堂、宿舍建设项目全面完工;2012 年新建幼儿园 1 所,中考上一中硬线 37 人,上线率达 67.5%,综合评价位居全市乡镇第一;居民健康体检覆盖率达 98%,积极落实国家计划免疫政策,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 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 95%以上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心福利院改造整修,新农保与新农合按时完成,实施就业技能培训 1600 人次,新增就业 600 人。

      盘道、九龙桥、贾寨、石鼓等 4 个村彩票公益金项目扎实开展,3 个扶贫重点村通过验收,全镇实现脱贫 420 人实现全镇有效灌溉面积 80%社会管理持续创新,科学划定网格 个,社会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和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