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溪大桥纤桥飞架广州变大.doc
9页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2010 年 02 月 10 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一座洛溪大桥成就了广州城南拓的梦想,开启了几十万人的郊区生活 桥北 有了桥,过去用来摆渡的渡口就萧条落寞了 桥南 水产交易中心附近的螃蟹雕塑与洛溪桥遥遥相望 奠基石碑在桥头清晰可见 桥下是有的人讨生活的空间 现在洛溪桥只向非广州车辆收费 广州名片主干桥梁系列总第 114 期 候选名片 113 号洛溪大桥提名辞一座纤秀的桥成就了闻名全国的华南板块,更成就了广州南拓的城市梦想索引洛溪大桥建成于 1988 年,以纤细的桥身飞跃在广州市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珠江沥滘航道上,是一条全长 1916 米、主桥长 480 米的不对称四跨连续钢构桥,在当时同类桥型中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洛溪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4 年第 16 届年会上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桥梁”,位列其他桥型第二名,是唯一的连续钢构桥唯心它从不是温情故事的载体在我的记忆中洛溪大桥一直骄傲地耸立在珠江河道上,高得每次我在桥底经过都心生疑惑一座桥怎么可以建这么高而老师在给我们谈论发展、新时代这些抽象的词汇时,也总喜欢拿它来举例之后,它便跟各种各样的节日联系起来了。
春节、清明时节,家人带着我坐上小汽车,穿行大桥,去亲戚家串门、去墓园拜祭大人总在车内感慨有了洛溪大桥交通怎样便捷了,省下了多少时间但年幼的我心里总有几分不屑,甚至怨恨,它有什么好?我更喜欢坐船呢!因为在此之前,我总是和家人坐着小船,一荡一荡地摇到河的对岸站在栏杆旁看着船尾绽开白白的浪花,波浪来时小船左摇右摆如赛马般刺激,还有微微的清风拂面,比躲在汽车这个局促的小箱子里有意思多了再之后,我长大了,桥上的车也越来越多了于是,堵塞、收费、限行、体检,凭着这些“特征”,它每每能登上报纸、电视,甚至引得人大代表为其奔走相告的确,要说到番禺,要说到南广州,洛溪大桥是绕不过的凭借一桥之力,它带来了全国瞩目的华南板块,20 万“新番禺人”开始了中国式的郊区生活它拉动了番禺区的经济,从1986 年的 11 亿工业总产值到 2007 年的 1208 亿它影响了整个南广州的发展方向,成为进出番禺、南沙甚至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如此,但当桥上堵塞的车龙一望无际远远地排开之际,我猜想车上的司机乘客都在狠狠地咒骂洛溪桥吧洛溪桥等于塞车,等于烦躁,等于无趣直到不久前,我骑着自行车走了一趟洛溪桥,才知道它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了。
因为洛溪大桥并不是一个可以发酵爱情、回味乡愁的地方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供车辆快速通过,所以自行车道只有 0.5 米宽,它不鼓励人、自行车在桥上行走即使珠江上的落日,波浪拍打河岸的涛声,也在源源不断的车流、灰尘、喇叭声、汽车尾气的衬托下尽失情怀洛溪大桥永远都不会有海珠桥上的谈情说爱,人民桥上骑自行车的集体回忆它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温情故事的载体洛溪大桥做的是又苦又累的活,承载了超越其原本设计 3 倍的车流,而到最后却只留了一个堵塞的骂名或许有一天,它真的老得再也承受不了了,要离开了,我们就会热切地用各种温情的记忆包围它、歌颂它,去怀念它那钢铁般的存在现场一座桥改变了一个区的命运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桥,从栏杆上红黄相间的花纹能看出那个年代朴素的审美趣味记者用 1 个小时骑自行车在洛溪桥上来了回“千米走单骑”,桥很陡,尘很大,单车道很窄,栏杆两旁爬上了些小草,这都是以往坐车经过不可能有的体验在广州灰霾的天空下,桥上的积尘与细纹为它徒添了几分岁月的况味这不是一条可以闲庭信步的桥“单骑路”的起点在海珠区桥头的奠基处,洛溪大桥金灿灿的四个大字下是 2008 年 11月的年份,显然这并不是洛溪大桥的出生时间。
大桥于 1984 年 10 月动工,1988 年 8 月建成通车,是当时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唯一的过江大桥,有着一大堆威水史:它由霍英东捐出 1000万元港币兴建,是中国第一批实行借钱修桥、收费还贷的项目;它的横空出世使番禺去广州要经过两个渡口、需要 3 小时行程的故事成了一种时代记忆;它连通穗、港、澳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交通,影响了南广州的发展态势但这不是一条可以闲庭信步的桥单车道只有 0.5 米宽,容不下两辆单车同时行走两旁的车一路风驰电掣,擦身而过,接着便是灰尘、汽车尾气扑面而来桥上寥寥无几的行人多是脚步匆匆洛溪大桥代表的不是街坊市井浪漫情怀,而是新时代的畅通无阻和快速便捷洛溪桥起,渡口落寞桥上的车水马龙能知桥下的落寞吗?远远眺望,我看到了洛溪渡口没有洛溪大桥之前,两岸居民只有洛溪渡口 “人多时,几条大船 24 小时不停地摆渡,车龙排到有一公里长 ”家住海珠区沥滘村的李先生依然记得年轻时洛溪渡口的熙熙攘攘,两岸的居民走亲戚、买卖自产农作物等就全靠这一方渡口摆渡 “五毛钱一趟,很平很实惠 ”洛溪渡口建于 1958 年,它连接起洛溪村和海珠区大干围瑞宝粮油批发市场一带,曾是车辆往返番禺海珠的必经之路,鼎盛期日均渡运车辆 5588 辆次。
洛溪村村长卢志棉表示,洛溪大桥通车后,渡口依然得到众多摩托车、单车客的追捧上世纪 90 年代,渡口客流高峰时人流量高达 1 万多人次不过,随着洛溪大桥免费通车和全市禁摩,从洛溪渡口过江的人越来越少,到 2006 年最终停运如今,洛溪大桥边上的洛溪渡口空空如也,只有过往货船偶尔临时停靠,显得有几分落寞江边正在修葺一条新的柏油沿江道,五湖四海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也已于 2 月 1 日开张 “为了迎亚运,也借着水产市场的人气,渡口计划今年重新开张 ”卢志棉说收费 17 年,争议声中还桥于民在洛溪大桥南端,八个收费点依次排开,除了中间的三四个有工作人员驻守外,其余均已人去楼空2005 年 7 月 1 日零时,洛溪大桥在收费 17 年后(累计收费 14.5 亿元人民币), 终于停止了收费,还清贷款后剩余 292.56 万元一条洛溪大桥为什么需要那么多贷款?原因在于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配套连接的道路堵塞,便为洛溪大桥配套一条新公路——迎宾路后又配套了一座沙溪大桥,再后来又以洛溪大桥配套工程立项,建成了其他 6 项路桥工程于是,八大配套成型,贷款的雪球也越滚越大在 1998 年的政协会议上,一个关于审计洛溪大桥的提案引起了关注,洛溪大桥的收费问题也浮出水面。
而颇具戏剧性的是,此时霍英东称洛溪桥修建时他捐款 1000 万港币,后经运作升值为 7000 万,而他从未从洛溪大桥收费中拿过一分钱接着,人大代表奔走、媒体跟进报道、市民激动热议,纷扰七年,终于停止了收费然而,停止收费后又引来了限行令的争议楼巴限行洛溪大桥,引来了“限了穷人”有劫贫济富之嫌的讨论又是纷扰半年,楼巴解禁现在洛溪桥上挂着的交通管制指示牌为:禁止1.5 吨(含 1.5 吨)以上货车及 19 座(含 19 座) 以上公路客运班车( 广州市内编码线路公共汽车除外)行驶;同时,每天 7 时至 20 时禁止一切货车进入尽管如此,只有双向四车道的洛溪大桥仍不堪重负,原设计通行能力 3 万辆/日,现每日车流量高达 10 万辆以上,已超 3 倍负荷伤痕累累、堵塞严重,成了这座城市南动脉上的最大问题2009 年 11 月,广州市规划部门发布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城市设计的专家评审媒体透露,紧邻洛溪大桥建设新桥的方案“获得专家青睐” 然而,建不建新桥、是否拓宽,最终仍未敲定数字洛溪大桥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珠江沥滘航道上,于 1988 年 8 月 28 日正式通车,全长 1916 米,宽 15.5 米,是一条主桥长 480 米的不对称四跨连续钢构桥,双向 4 车道。
北端连接广州大道,南端连接 105 国道,收费站位于番禺区该桥在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排名更是全球第 6 位史记1984 年 10 月 14 日,洛溪大桥奠基1988 年 8 月 28 日,正式通车1999 年 5 月 31 日,洛溪大桥北牌坊采用定向引爆拆除,扩阔洛溪桥北面入口 2005 年 7 月 1 日零时,洛溪大桥向广州市的车辆停止收费2005 年 10 月 2 日至 6 日晚上 10 点至次日凌晨 6 点,洛溪桥 17 年来首次全封闭进行检修2008 年 11 月 22 日起,全天禁止 1.5 吨(含 1.5 吨) 以上货车及 19 座(含 19 座)以上公路客运班车(广州市内编码线路公共汽车除外 )通行洛溪大桥;同时 ,每天 7 时至 20 时禁止一切货车通行洛溪大桥2009 年 11 月 25 日,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城市设计的专家评审结果出炉,专家青睐的方案提出,在广州大道南的东部设立过江隧道,同时考虑在紧邻现洛溪大桥处建设新洛溪大桥桥·段一人一个塞车故事检修大塞、车祸大塞、跳桥秀又大塞……20 万番禺新移民,几乎每人都能写一篇洛溪大桥上的“堵后感” 。
住在东海花园的朵朵对此深有体会2006 年初,洛溪大桥再次检修,广州往番禺方向,绵延车龙一路塞到了洛溪桥的上冲站公交车龟速爬行:从上冲到上冲南一个站,走了 30 分钟;从上冲南到洛溪桥脚,25 分钟;洛溪桥脚上再停留 20 分钟……忍无可忍,“司机开门!” 朵朵跳下公交,干脆开动自己的“11 路” 没有风光旖旎,一路风尘仆仆,汽车尾气相随35 分钟,全长 2 公里的步行路程不过,苦的不是走路,是走到了桥的 1/3 处,发觉不对,车开得比人快了;再走到了桥的 1/2 处 ,此前乘坐的那辆公交车也从眼前飞过……别处塌桥,心忧“洛溪”九江大桥被撞塌,密西西比河大桥“分身”入河……每次塌桥事发,洛溪大桥都是全城焦点华南板块各大社区论坛上,处处都是业主的关切询问:洛溪大桥,尚能“饭否”?根据媒体报道,这条原设计通行能力 3 万辆每日的大桥已超三倍负荷,每日车流量高达 10 万辆以上整座大桥因此“病入膏肓”,2005 年一次大检中,洛溪大桥就被发现裂缝 176 处有专家甚至宣称,使用年限 100 年的大桥将减寿 50 年数据惊人,却未有政府的正面解答丽江花园一群业主“没事瞎操心”,自己在小区论坛上探讨求生技能。
游泳当为首项可是,细细一搜:桥面到水面高度约 35m,人从 20m 高处跌入水面已先昏厥游泳也不管用时值熊市,大家自我调侃消惧:“目前就是抄底的大好时机,落水时也要打重仓买进!”缅怀霍英东,提议大桥改名 即使洛溪大桥塞车情况严重,“这份不太顺畅的畅通还是要多谢霍英东先生的慷慨解囊……”2006 年 10 月,霍英东去世,番禺新移民也悼念纷纷:为开发自己梦想中的南沙,霍英东投资番禺,捐建洛溪大桥,也成就了这个城市南拓的梦想天天从洛溪大桥上穿梭来往,丽江花园的有车一族提出倡议:让开车的业主都到桥上献一束花,聊表感激东海花园的业主“风顺水”甚至发起更名活动:要把洛溪大桥更名为“英东大桥”,缅怀霍英东理由充足,“地球人都知道” 绝·桥洛溪大桥创造了全新的城乡空间关系◎发言人:冯原,建筑学博士、文化批评家、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名片:与广州其他桥梁相比 ,您觉得洛溪大桥有哪些特点?它在城市发展中承担了哪些作用,特别是对广州与珠三角的空间格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冯原:虽然广州古称番禺 ,但进入近现代之后,围绕着广州城周围的则是被称为“四乡的”南番顺地区,它们离省城很近,却是水网稠密的乡下在船运的时代,坐船下乡或入城要比坐车方便和舒适,原因就是很少有通衢的大桥。
与那些在城区中的桥梁相比,洛溪大桥是一座通往四乡的出城之桥,同时,也因为它的诞生,不仅使车船轮渡淡出了历史舞台,最终还彻底改变了广州城周边的城乡关系——使得番禺和洛溪岛成为广州旁边最具规模的卫星城改革开放三十年,就重塑大广州的空间布局而言,没有哪一座桥有洛溪桥那样重要洛溪桥等于再造了一个都市的郊区镜像,没有这座桥,都市白领和新客家的诗意栖居和追求情调的小资生活方式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1984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