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汇总.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3485330
  • 上传时间:2023-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5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合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特征类问题 气候特征描述:①气温 ②降水 ③水热组合关系 对比气候特征:①气温(平均温 、 年较差) ②(降水总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类型) 题型一 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 )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④河流发育程度4. 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半球位置 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 ②延伸方向 ③弯曲趋势 ④疏密变化 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 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1) 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 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 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 地形:平均海拔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类 设问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 思维建模 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即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 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

      模板典例 题型三 原因分析类 设问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思维建模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工程建设、历史条件、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模板典例 3.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地,原因是。

      (5)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 答案(1)7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北方虽然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但白昼较长,因而气温也较高 (2)①地大于②地 ①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地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3)③地高于①地 ③地的海拔、纬度都低于①地,且③地降水少于①地 (4)④ ④地处背风地带,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形平坦,有大片泥质海滩 (5)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或过度樵采) 题型四 比较类 设问形式: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四步审题是关键: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 题型五 对策措施类 设问形式: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思维建模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模板典例 5. 读右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答案(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且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2)人们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破坏森林,植被导致全球变暖治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矿物能源的利用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

      3)土地(绿洲)荒漠化(沙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禁止过度樵采;恢复自然植被;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建设绿洲草场 题型六 辩证评价类 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思维建模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设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原因是_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 答案(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4分)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3分) (3)区位因素: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供水;政治中心;历史悠久;交通要道;军事重镇(6分) 发展变化: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周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等4分) (4)大 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10分) (5)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5分)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落后,人口压力较大(4分) 题型七 意义作用类 设问形式: 所谓地理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思维建模 在解答有关意义类的试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模板典例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以色列境内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该国有一套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施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用计算机控制 (1)说明甲、乙两河在现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2)分析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1)甲河为尼罗河,其主要功能有灌溉、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乙河为苏伊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