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农民工流向及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版.doc
18页新生代农民工流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摘要】近几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重视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本文采用2011—2012年对广州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根据“推拉理论”,分析经济,社会福利,家庭影响及个人观念等因素对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流向的影响另外,利用SPSS对广州地区外来新生代农民工流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选择留在广州的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因素是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广州以外的其他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因素才是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家人的想法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的选择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流向;对策;推拉理论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一)年龄及学历状况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基本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 21—25岁人群占受调查人数的40.3%;而据一项调查显示[1] 全国总工会受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受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在珠三角,传统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
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2] ]选自《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基于珠三角地区767 个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二)婚姻现状80%的人为未婚,面临一系列人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这群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里,只有20%左右的人已经结婚,而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已婚人数高达80%数据对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职业及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三)学历与技能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新生代农民工有所提高在关于“你的学历是?”的抽样调查中,有1.67%选择“小学或以下”,20.83%选择“初中”,44.17%选择“高中、职业学校、中专、中师”,22.5%选择“专科或者相应学历”,10.83%选择“本科及以上”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7.5%而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的调查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而上一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26.5%。
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而上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8年**引自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农民工的数量、结构与特点” 受教育程度(四)月薪酬收入有所提高在关于“您的平均月收入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如图2,有29.7%选择了“3000元以上”、其余的20.83选择了“2500-3000元”,19.7%选择了“2001-2500元”,18.33%选择了“1500-2000元”,而仅有12.5%的月薪低于1500元说明新一代新生代农民工在收入上有所提高** 与《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2006)926元新生代农民月工收入对比图2 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情况二、运用推拉力理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提高的潜在因素,他们的流向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城市化下文将运用人口迁移中的推拉力理论,分别分析经济、社会福利、个人、家庭观念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向的影响一)经济因素1.收入与消费表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情况 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平均月收入120164.341.429表2新生代农民工支出情况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平均花费12015 2.951.222从表1可以推断出** 对应A选项,2对应B选项以此类推,均值为4.34,每个选项的区间为500元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均值为4.34*500=2170元,标准差为1.429*500=714.5元。
从表2中可以推断出广州新生代农民工的每月的平均花费普遍集中在1000-2000元,而每月平均花费的均值为2.95*500=1475元,标准差为611元对比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4438元和14818元,远远高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水平消费上,广州2012年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08亿元,人均消费支出2.8万元** 数据来自《2011年广州市经济形势分析和2012年展望》及广州统计局,每月消费高于2300元,大于新生代农民工的1475元同时表格数据中两项指标的标准差都较大,说明农民工间的收入和消费层次相差较大从以上分析可推断出:新生代农民工与广州农村居民间、新生代农民工间的收入、消费水平相差甚远,甚至有一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一年的收入也不及广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李培林,李伟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A] 社会学研究 2007(3):3-4图3 月收入与支出对比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1位接受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入不敷出型** 利用收入项与支出选项进行对比,两者相减,得出结果而收入在1000—1500元间有3人支出小于收入。
同理,对所有选项统计过后可以发现共有10位受调查者属于入不敷出型** F项收入在3000元以上有10人选择平均月消费在2500元上大约有5人属于入不敷出型占总人数8.3% 而收入与支出相当的大约有15人,占总人数的12.5%即每月有一定盈余的比例占将近80%因此总体来说,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仍有较理性的消费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他们父辈的传统但同时应注意到,他们所剩的钱也并不多,如收入在1000—1500元的13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8人的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典型的较低收入、较高支出,积攒下来的钱就微乎其微了而在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较高的人群,这种现象也并没有改善其中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35人中,有31.43%支出在1500—2500,有28.57%的新生代农民工支出在2500元以上,因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腰包”还是捉襟见肘的这与广州的高物价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从事的工作、以及自身的竞争力有关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即使“节俭”度日,仍无法负担广州高昂的消费水平,广州的高消费无疑使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拉力大打折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一个推力,促使他们另选居住地。
从表3看出,广州新生代农民工每月支出占支出比重最大的是房租、房贷、饮食随着近几年,广州的物价水平不断上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也日渐增大,生活压力也随之扩大在采访中,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也不断抱怨:即使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生活最低成本也低于广州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或许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离开广州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支出的项目中,教育、旅游这些发展、享受型消费鲜有人选择,这既与其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其个人发展的规划意识有关,对个人竞争力提高的意愿不强从交谈中,笔者发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想在城市闯出一番事业,希望在城市有一片立足之地,但是缺乏具体的规划,没有具体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在城市的发展 表3每月最大消费最大的消费项目所占比例A.房租、房贷29.17%B.饮食、水电费30.83%C、衣着、化妆10%D、交通通讯1.67%E.交际、娱乐16.67%F.教育、旅游0.83%G.其它10.83%从表3还可看出房贷和房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压力每月支出在1500元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每月最大开支为房租和房贷的比例分别有40%和69.23%,可见房租和房贷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每月支出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消费水平,加大广州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拉力作用,解决住房问题是关键此外表3中也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型消费很少,只有1人选择教育和旅游支出表4 每月平均支出与支出项目支出项目平均支出房租、房贷饮食、水电费衣着、化妆交通通讯交际、娱乐教育、旅游其它600元以下0.00%17.65%23.53%0.00%11.76%0.00%47.06%600-1000元17.86%35.71%21.43%3.57%14.29%0.00%7.14%1000-1500元28.13%43.75%6.25%0.00%12.50%0.00%9.38%1500-2500元40.00%26.67%0.00%3.33%26.67%3.33%0.00%2500以上69.23%15.38%0.00%0.00%15.38%0.00%0.00%2.生活质量对于“住房因素对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性”这一问题, 74.17%的调查对象认为“极为重要”或“非常重要”,14.17%的调查对象认为“中等重要”,只有11.6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如图4)可见,住房这一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居住地的影响较大。
而在120位调查对象中,只有7.5%自己购买了商品房,租房者占了60.83%,住集体宿舍的有22.5%(如图5)对广州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住房作为如此重要的因素,但目前大部分人却无法实现拥有自己的房子,过着租房、住集体宿舍的生活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但如果基本的住房无法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他们重新选择自己的工作地域,从物价较高一线城市转向物价较低的二线城市 图4住房因素对选择居住地的重要程度 图5 新生代农民工在广州的居住情况图6 城市生活质量与农村的比较4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城市生活比农村生活要好,但是选择远远好过农村的只有13.33%,并且有40%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相差不远如图6)其原因有:一方面,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广州的物价、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无法改善,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在交谈中,笔者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高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注重保护隐私近几年,农村及其附近中小城镇的不断发展,部分农民工不再外出,而选择留在家乡附近小乡镇工作或者创业,导致广州等地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对广州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广州政府若想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在住房问题上下功夫,如增建廉租房、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