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呈坎,一生无坎.docx
7页游呈坎,一生无坎从徽州古城出来,在车旁等到家人已是十二时多了只见老伴右手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两个饭盒显然,他们在找我无着时已经用膳了女儿说:“我们找得你好苦啊,没找着就在附近的一家酒店边吃边等你还是返回到酒店去吃吧 ”我听了女儿的话,来到了刚就餐的酒店家人和酒店的老板攀谈起来,问下午可以去附近哪个景点去玩酒店老板说:“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叫‘游呈坎,一生无坎’ 你们下午还是去呈坎为好 ”我们算算时间,游完呈坎再去黄山住宿还来得及,就开车直驱呈坎村车行驶到呈坎景点大门已是下午一时多了,女儿的男友小唐花了 428 元买好四张门票,我们徒步进入景区在通往呈坎村的路上,两旁都栽种了各种风景树,红绿相间,煞是夺人眼球我们转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碧绿菜地和山茶树,山坡上的果树翠绿葱郁,田里的牧牛悠然散步,远处四面环山的徽派村落已隐约可见尽管一路见到的山野景色已经不少,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拿出了数码相机进行拍照一进入呈坎村,小桥、流水、白墙、灰瓦、青山、绿树、花草,满目皆是;那环村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淌,恍惚觉得自己走进了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抬头一望,气势恢弘的宝纶阁豁然出现在眼前仔细去看,宝纶阁以雕刻为甚,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桶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宝纶阁以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我们一行跟随旅行团,漫步于村内石板铺就的小径,聆听着导游声情并茂地介绍呈坎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的物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 “阴(坎) , 阳(呈) ,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若一个大迷宫远远地从高处看呈坎,你无法不感叹它规划的神奇,它是集风水、美学于一身,将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相结合的千年古村,是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结合,堪称经典随着徽商的兴起,罗氏商贾遍及大江南北,这些官吏、商贾荣归故里,起屋盖楼,建祠造社,呈坎村因此鼎盛一时,构成一个十分特殊的徽州文化村落随着导游的小黄旗指挥,我们来到燕翼堂燕翼堂是明代民宅,两进两间三层楼1998 年已由国家买下维修大门门罩砖雕,形制古朴门墙有单披屋面,靠异形丁拱承托平盘木方,木方上置圆形雕花栌斗,斗上又斜华拱,斜华拱承托屋子面,展品形丁头拱和圆形栌斗拱在徽州极为罕见据说它保持了宋代,元代的建筑风格尤为珍贵该宅两进三层,气势恢宏,在徽州极为少见,前进为会客厅,后进为生活区,从这幢房子可以看出徽州人聚族而居及徽派民宅的风格。
靠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四面都是高墙,叫峰火墙,有窗户,但很少、也很小,是砖的,叫防火、防盗窗游客们光顾了这样的老宅,赞不绝口,纷纷在会客厅拍照留影接着我们又来到石柱厅在呈坎古民居中,石柱厅是最大的一栋民宅,占地面积有 600 平方米,现在 6 户人家 “石柱厅”为明代富商建造,门楼为宽大的木牌枋式结构,共三层,以显富豪,其实整幢建筑,一根石柱也没有据传,住宅一进中间两根木柱原来是石柱,后风水先生看了,说民房不宜用石柱,因此把石柱和承善堂对调,但取名还是“石柱厅” “石柱厅 ”的第一进是气势非凡的厅堂,柱高梁粗,几案宽大,面积 700 平方米,看上去很有气魄,用于待客,很有“面子” ,二进为住宅,除去天井、堂之外,占地面积不足 100 平方米,住房狭小,连楼梯间也设计成占地只有 4 平方米左右的旋转楼梯,与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来到了众川小学堂该学堂创办于清代光绪年间(1905 年),在本村留日学生罗会坦、罗运松、罗馨圃的倡导下,由罗会坦之父罗凌轩创办该校舍分前、后前两部分,宽 9.5 米,深 33.9 米,当时里面学堂的格式是按日本学堂格式来建的,并一反过去私塾单开孔孟之道的课程,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图画、外语等新课,并要上体育,同时实行男女同校。
当时村里把它称为“”洋学堂” ,并遭到村里保守派的反对,他们组织一班人把学堂里面全部破坏掉,为这事村革新派到县里告状,县知府蔡世信主治革新,支持他们把学堂恢复,还亲自来呈坎亲笔题了“众川小学堂” 可以说,它是徽州文化的传播地游到此,我身旁的一对小青年不知去哪儿了,只好与老伴一道,走进了富商宅院该宅建造于清代,建筑风格与明代建筑有所不同,大门由清磨的花岗岩石块与水磨青砖混合建造,饰以精美的砖石浮雕,与头墙飞檐翅角,以显兴盛气象主宅分一进、二进,长幼尊卑,各得其所,起居讲等级,凡门、窗、梁、柱均用精美的木雕,雕工之精细,连一丝一弦都不得忽略,木雕相伴的镶嵌位置,也非常讲究,如福、禄、寿木雕镶揿在窗栏门窗上,让家人客人触目便是据说如此众多的工艺木雕,都是在主人的亲自监工下完成的,历时数年,花费白银数千两在主宅的右侧建有辅宅,做私塾用,取名琴书轩,供子女读书,以及教书先生的住处,从中不难看出房子主人的儒雅之气我俩一边走,一边不时的点赞,当走到呈坎村的后街,看到了一幢明代最大的建筑群“下屋” ,一并排千幢连为一体,均为三层住宅,占地约 2000 平方米,其豪盛之势,令周边宅民居相形见掘现今来看大有大的难处,豪宅连片因其高大阴森,采光不足,让人退避三舍,据说还常常“闹鬼” ,故在 300 年前,宅主就在外墙显要位置上镶块大条石,上刻“泰山石敢当” ,以驱鬼镇邪。
我俩靠近豪宅,尽管游客众多,但由于豪宅空空,无人居住,仍让人感觉毛骨悚然从豪宅出来,要过隆兴桥如果说古树以生命记录着岁月的年轮,那么古桥则以沉默向世人诉说徽州人的宽容与善举隆兴桥,屹立在被喻为呈坎村第二水口的村南,并驾于两条梅花坝之上,它是罗家 19 世组罗弥达在明弘治年间,捐资千万两黄金所建,清代维修,取名隆肖桥,实则暗寓自己的生意兴隆发达,桥身高出水面 8米,宽 6.6 米,长 46.6 米,气势雄伟,是皖南最大的单孔桥而隆兴桥为何建如此高大,具体是接龙脉的,因为村南太空,非此不能将山脉与村庄相连,非此不能压住阵脚,从现在科学角度来讲,桥高了,相应宽些,也有利于桥身的稳定站在隆兴桥上,看着桥下的水圳,便知这是村北和村南筑的夹河两坝据说,这是呈坎罗氏家族中的一些大贾、富豪运用理论治水,改造自然的成功之举明弘治年间将整个村的千余丈街道全用花岗石板铺成,整个村庄的排水,饮水设施不仅合理,而且融结构美和环境美为一体,且形象地传达了传统的文化内涵,是“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 ,以示财源茂盛,有节有流,从宗族繁衍而言,以示源远流长 呈坎有句俗语说:“前有河,中间圳,后面沟” 中间圳指引众川河穿过祠堂,穿过民宅,走街串户,时隐时现,最后注入众川河。
水圳不仅为村民提供用水之便,而且还具有灌溉、防火之功能穿过隆兴桥,我们踏进长春大社当地村民告诉我:这里是他们对祖先及神灵景仰的地方长春大社始建于宋代,今主体建筑大部分为明代建造,后寝在清代时有所改建,门屋为新做祠堂、社屋规模十分宏大,形制规范,由门屋、正堂、寝殿及左右庑廊组成,建筑工艺考究,庄重肃穆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门当户对” ,也体验到古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和景仰!从长春大社正门出来,再从隆兴桥旁过,可看到正前方有一座桥导游指着桥说:这叫环秀桥,为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是建于元代的一座五孔石桥,有两孔因河道拉直被湮桥长 26.65米,宽 3.85 米,高距水位 4.55 米古桥历经数年百年沧桑,依然秀雅如初,桥上有亭、亭中有座休息的村民都能向你娓娓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元时,呈坎村有一对青年夫妇,因家境贫穷,丈夫则别妻离乡,踏入商途,后成为富商,却因心力交瘁,客死他乡,其妻秉承夫志,捐资建造了这座横跨众川河的便民石桥,并以丈夫的名字命名为环秀桥桥上一廊亭为清代罗福俊改建,因他小名黑仂,村民也把这桥叫“黑桥” 至此,呈坎村我已基本游览完毕,但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一、布局完整,八卦图形。
呈坎村是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的此地四面环山,中间一平方公里的洼地,整个村落似一个聚宝盆村周围的山与山之间有梯田、旱地相互连接,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后又使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八卦中的黑白分界线并将村庄分割成大小八块,成为一个完整的九宫内八卦二、纷繁复杂,如同迷宫呈坎村街巷曲曲弯弯,分不清东西南北,如迷宫一般,街巷相通,巷巷相通,按照九宫内的八卦,使村落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三、众河绕村,桥多合理呈坎有历代的桥,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明代修建的隆兴桥由于这些桥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四、 “国宝之乡” ,当之无愧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保存着宋、元、明代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群这里聚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 及民居,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徽派建设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被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 村内还收藏者各种古代手工雕刻艺术品,如石雕、木雕、砖雕等,林则徐等名人亲笔题写的牌匾三十多块一个小小的村落拥有了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21处,简直是古徽之最,国内外许多人称为该村是“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 。
五、山清水秀,人才辈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此山水秀丽如画的地方,自然养育出了一代代人才从呈坎村走出过许许多多的古代文人、高官、巨贾、高僧等,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地理学家罗洪先等罗氏名人,在《罗氏族谱》和《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均有记载其中知名度较大的人物有宋代吏部尚书罗汝辑,为岳飞冤案主审官呈坎八卦村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成为前人探索发现生命玄奥、感悟预测人生未来先哲圣言的神秘地带 当最后一抹晚霞快要退去的时候,我们一行才依依不舍的上车,但我嘱咐女儿车尽量开慢一点,让我再次轻吸这清冽的山间空气,欣赏这环抱四周的自然风光,闻着这静谧的古村落散发着的古朴优雅的气息呈坎啊,呈坎,我要为你点赞:绿水萦绕白墙,红花洒落青瓦,那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亦恰是你留给世人最浪漫唯美的印记这么幽雅的环境住居,一生哪有坎啊!游呈坎,一生无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