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省黄冈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9858819
  • 上传时间:2022-0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1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北省黄冈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馆,仿佛看到鲁班的身影在东方的晨曦中,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像矗立于高天厚土间的一位巨人,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中,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斗拱、卯榫……这些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元素驻足中国馆前,仰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大门,一个巨型“斗拱”腾空展现在面前要进入中国馆参观,游客要步行走过76级大台阶大台阶宽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每个台阶石材表面呈现出细密美观的凹槽,既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既美观又舒适实用——做到这一切的,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三斩斧”三斩斧”是一种只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经过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中国馆的76级台阶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地剁出来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行走在这里,人们仿佛看到“木工祖师”鲁班精王细作、巧夺天工的身影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来形容中国馆的文化内涵。

      他介绍,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创作理念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数千年来,充满“天人合一”文化意味的中国木结构体系的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建树与传播起着标志性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斗拱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社会的适应方面,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我们的城市是方形结构,我们的结构体系是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是我们东方建筑的特点东方建筑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构建,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独拱,既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还是一个艺术的构建,把受力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何镜堂说其实,这个建筑只是外形像斗拱,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等部件,它是一个整体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介绍说:“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是围墙思维,内敛而封闭的文化暗示影响深远,但耸立在万国建筑群中的中国国家馆突破了这个数千年来的“城墙”,它的挑空设计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更没有“行人止步”的不便,红色的斗拱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向全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亲和、自信和魅力                                                 (选自《光明日报》)1.从原文看,下列对上海世博园中“中国国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的中国馆,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创作理念B.国家馆独特的外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意味着“鼎盛中华、富庶百姓”C.耸立于世博园的中国国家馆造型独特,挑空设计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D.中国馆屋身的最上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并支挑着伸出的屋檐的斗拱,充满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是最有代表性的特征2.下列关于传统手工技艺“三斩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三斩斧”作为一种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

      B.其名称源于为取得最终的纹理效果而需要的人工剁斧的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C.在中国馆台阶的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达上万刀之多,可见其技艺之精细D.石材表面凹槽细密美观,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堪称巧夺天工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号称“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能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凭靠的就是其特有的建筑构建和艺术外观B.我们的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是因为西方的斗拱只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而非一个艺术的构建C.中国国家馆的挑空设计突破了数千年来的“城墙”思维,代表着内敛而封闭的文化的积极调整,也代表了改革开放30年的有效成果D.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完全得益于各国国家馆的建筑都做到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参考答案:1、D(中国馆外形整体像斗拱,不是仅最上部分;中国木结构体系充满“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2、A(原文为“只流行于”)3、C(A应为“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B强加因果D“完全得益于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没有根据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在历史上,五行思想曾被作过“神学目的论”的曲解,又被用于迷信活动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所以,世界上决没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与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谁想独霸天下,必然狼狈不堪而且,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或者克,做过了头又都会引发反生或反克这更加发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爱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损又如一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必然为群众所不容。

        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例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却是木的克制对象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中国人为此一再明确声称“不称霸”,主动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宣扬和而不同,不论国力多么强大也决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中国就成为世界上非常真诚的巨大和平力量这种真诚是深深植根于传承悠久的民族智慧之中的,是决不会动摇的1.下列对“五行思想”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五行思想是指认为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一种唯心主义思想B.五行思想强调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之间存在着相生的联系C.五行思想表明了生的模式,这种模式画出来是圆圈;也表明了克的模式,这种模式画出来是星形D.  五行思想自身具有糟粕,故曾经受到过曲解,曾被一些迷信活动利用2.下列对“生与克”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被其他事物生或克,并生着或克着另外的事物。

      B.事物之间不仅有生或者克的关系,而且如果做过了头,还有可能引发反生或反克关系C.事物之间存在直接的反生或直接的反克,间接的生克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D.在生克中,有一种情况是一事物克着另一事物但却可能导致被克事物更高境界的生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是指促进作用,克是指束缚作用,世界上任何两事物之间都普遍存在着生与克的关系B.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C.世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谁想独霸天下,必为天下所不容,就表明了这一道理D.如果没有古人的五行思想,就没有中国人现在主动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宣扬“和而不同”等现象,而西方国家则不然参考答案:1.C   (A项,原文中说“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选项遗漏了“及其运动”和“朴素的”这些重要的信息,“唯心”明显错误B项,原文中说,“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这里只说“相生”,“相克”就被遗漏了D项,原文中“应该剔除的糟粕”指的事“曲解”和“被用于迷信活动”,而非“五行思想”本身具有“糟粕”。

      2.C   (C项,原文中说“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但是选择中却说“间接的生克关系更加复杂多变”,而且后面的例子说的也是“后果”3.B   (A项,原文说,“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但选项中,遗漏了很多信息C项,前句说的事“生”,而后句“所不容”,说的是“克”,所以,前言不搭后语D项,“如果……就”的假设关系不成立,且“西方国家则不然”,原文中没有此意略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探索与美冼鼎昌①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二者南辕北辙其实艺术创作和科学创造是有共性的,有共性就可以来比较比较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就是科学和艺术的比较美学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探索,探索与美也有密切关系②在科学领域里,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大爆炸、混沌等新的词句直到不久前,讨论宇宙的起源和大小似乎还只是哲学家的专利,但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到了六十年代,科学家直接得到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察证据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大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大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实在。

      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美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③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④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经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⑤在回顾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展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湖北省黄冈市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马井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易错题巧检测第3课草虫的村落.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同步练习.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博达学校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博达学校2022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马畈乡中学高三英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南湖办事处闵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易错题巧检测第6课怀念母亲.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docx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易错题巧检测第28课我的舞台.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17长城同步练习.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