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模式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为例.docx
8页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模式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为例 童梅莉(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Summary]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的实践为例,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模式及功能实现进行分析探讨,为关注和准备采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提供参考与借鉴[Keys]RFID技术 图书馆 应用模式[分类号]G250随着RFID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自助式服务已开始在高校图书馆进入实践应用阶段目前阐述RFID系统功能及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有关该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模式、施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笔者尝试通过整理与总结所在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南邮馆”)RFID技术的应用实践,对RFID技术应用模式的完善及功能的有效实现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关注实施RFID技术的同仁们提供借鉴与参考1 南邮馆RFID技术的基本情况1.1 初步实施——因地制宜2010年6月南邮仙林校区新馆开放阅览室按学科分布在2~5层馆藏图书采用“条码识别+磁条防盗”的模式,进入流通阅借的藏书60余万册二层中央大厅设置服务总台,进行“一站式”人工服务2011年10月,南邮馆将位于二层的“教学参考书室”和相邻的“人文科学图书室”合成RFID自助借还区域。
首先,这个区域紧靠读者出入频繁的大厅,利于RFID技术的展示宣传其次,教学参考书读者利用频繁而人文科学书阅读人数较少,对进行RFID技术的利用分析具有代表性再次,当时两室的流通藏书约10万册,数据转换量及成本投入适中,比较适宜实施1.2 首选功能——自助借还在原藏书“条形码+磁条”的基础上,对自助借还区域的图书在封底加贴电子芯片,芯片上覆盖保护膜条形码和电子标签进行信息绑定,用于馆藏设别磁条和电子标签同时具备防盗报警功能区域内安置两台自助借还机,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校园一卡通系统对接自助服务时间和图书馆开放时间同步出入处设RFID安全门,自助区域的图书未经借阅不能带出大厅总出入口的门禁仍然是磁条门禁2 南邮馆RFID技术的应用阶段2.1 新服务模式的适应和磨合2011年10月,配合新生入馆教育,通过开展馆员现场讲解指导,读者实际操作体验,宣传推广自助借还大学生接受和利用新事物的能力与兴趣比较高,自助形式受到广泛欢迎但因自助服务有区域限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读者容易习惯性地将自助区域的书还到总台,增加总台分拣和馆员工作站恢复图书安全位的工作;不少读者由于操作流程不规范,常导致借还失败或消磁不尽,需要返回重新操作;有的图书是铜版装帧,机器无法读取信息,需要翻开封底;读者习惯性地像以往那样将自助区域的图书随意带出阅览,引起报警;工作人员对RFID技术熟悉程度不够。
人的适应以及人与机器的磨合在经历了几个月后,才逐步进入较为和谐的状态2.2 RFID技术应用的初步成效自助借还的实施无疑是RFID技术应用最大的一个亮点读者可自由方便地一次性完成多本书借还,总服务台减少了1/3的工作量,阅览室管理人员和总台服务人员共减少了5位最主要的是图书的出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阅读环境与条件的改善、电子资源的方便获取,在图书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全馆相对的借书量呈下降趋势,而自助区域的图书借阅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借阅率一直很低的人文科学图书,上升明显2013年上半年,南邮馆在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发放调查问卷进行RFID运行效果信息收集,回收有效问卷200份读者对自助借还的认可度比较高,喜欢简单方便的操作和保护隐私的自由,大部分读者借还频率提高,对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看好2.3 RFID系统功能有待完善南邮馆目前启用的RFID系统功能有自助借还、馆员工作站、馆藏盘点、安全门禁、层标定位、资源导航等一些读者常用的服务功能还没有嵌入到自助系统中,读者若缴费、预约等还需要到总台进行人工办理此外,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集中在对图书的管理方面,主要有:①层标定位过于频繁,加大了工作强度。
②工作人员减少了而咨询指导及整理图书的量加大了,提高性的服务仍然难以深入③机器无法识别破损、勾画的图书,对违规情况难以追究为此,南邮馆尚需进行相关的技术改进和管理革新3 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一年多来南邮馆RFID技术的应用情况,基于读者的反馈信息及工作人员的实践感受,笔者尝试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以寻求贴合图书馆实际发展需求的运行方式3.1 实现科学管理下的人性化服务自助服务实行后,机器设备、电子芯片等的安全性和读者的自律性让图书馆又多了一份担忧如何看待这种担忧?在提倡人性化服务的今天,科学管理更有其必要性自助式服务不是对读者放任自流,读者的自助行为必须受到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约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迎来大量新读者,对自助式服务的宣传与使用指导也要长期化,以预防有意或无意的违规行为同时,“图书馆应该针对自助式服务的特点,完善管理对策,以保障既能够达到图书馆的管理目的,又不对用户的自助服务行为形成明显的限制”[1]为此,南邮馆首先可将自助区域的芯片安全门移放到大厅,与总出入口磁条安全门连接成一个通道,既方便读者携书在馆内自由选择区域阅览,也方便读者进出馆其次可将自助借还机移至大厅,方便读者到总台咨询。
另外要尽可能延长自助服务时间目前南邮馆周开馆时间为92小时,人工借还服务时间为82小时在读者调查意见中92.5%的人希望自助时间能与开馆时间同步南邮馆在后勤安保方面采用的是物业管理形式,在深入管理与服务上具有优势与潜力3.2 重在利用的系统功能完善与挖掘目前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仍处于比较初级的流通借还、图书盘点等阶段,而诸如层标定位、架位导航,由于大学生容易掌握分类排架方法,阅览室图书架位布局清晰很方便找书,因而这些功能在高校图书馆的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利用RFID真正大面积地进行书库盘点的图书馆并不多在实际操作中,RFID盘点功能无论是清点速度还是方便程度都不能达到图书馆所期望的效果[2]而“RFID不仅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图书馆流通、编目、典藏等领域……未来RFID还可以在数据统计、学科服务、与读者的互动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因此在今后尚需进一步挖掘RFID的潜在功能优势图书馆一方面要及时了解读者对于系统功能的具体要求,一方面要积极取得RFID技术公司和图书管理系统研发公司的合作与支持,根据本馆实际需求,进行设备技术更新及相关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开发,将需要增设或完善的功能嵌入到系统中。
另一方面,本着重在利用的原则,要重视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现有的RFID各项功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效的、充分的利用,做好跟踪与评估,将RFID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3 自由选择的“双模式”借还方式南邮馆对进入自助区域的图书全部加贴电子芯片一年多来,发现其中借阅率很低的书,如G类图书,大部分还没有外借记录就已经转入二线书库了,造成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建议图书馆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对全馆进入流通的图书有选择性地进行标签转化与数据采集如利用率高的自然科学室的TP、TN类图书,文学艺术室的I类图书或者复本多的可选其中两册贴芯片,其他类借阅率低的图书可暂不贴等为便于读者选择,可用有色胶带在书脊上做标记从专门设一个区域全部实施,到全馆不分阅览室有选择地实施,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既能提高RFID芯片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将自助服务扩大到所有阅览室这样读者可以在全馆范围内自由选择是人工服务还是自助服务,从而也解决了目前读者在一个馆内因为借还不同区域的图书需要分两处进行操作的不便室内自助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助模式室内自助借还机价格比较低,服务功能相对全面,利用率比较高从读者需求看,高校读者有比较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全天24小时服务的室外自助式图书馆、图书馆ATM机或自助还书机等没有特别需求,因此,南邮图书馆今后除考虑适当增加自助机数量外,可仍继续采用室内自助借还这一模式。
3.4 以人为主导的“人工”与“自助”并存从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希望人工与自助两种服务并存的占92.5%一方面反映自助服务功能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工服务有着机器无可比拟的人性化,富有情感交流的温馨任何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人的管理,读者在借阅中会遇到各种机器无法解答或处理的问题,他们对获得人工帮助期望值很高RFID技术的实施,无疑能将更多的人从借还操作台上解放出来,不少文章论点都希望将人力资源转移到更高层次的服务上,这虽然是一个发展方向,但需要依据各馆的实际人员的结构与素质合理安排RFID技术的优越性不单反映在减少管理人员数量这个表层,同时要更多地发挥人工服务在自助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尚待成熟,更应重视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利用的宣传与指导,及时收集读者信息,分析数据,跟踪服务,改进与创新,保证读者最大限度地享受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便利4 结语采用现代化管理,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无疑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基于RFID技术应用成本高、实施复杂,以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在充分了解RFID发展状况、全面进行RFID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对是否采用该项技术持谨慎态度,既不要夸大其作用,也不要盲目跟风。
已着手引进RFID技术的图书馆也可采用类似南邮馆的局部施行方式,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本馆实际的应用模式,渐进式地分阶段进行而在系统功能开发方面则不必求大求全,依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Reference:[1] 孙伟伟,王莲.高校图书馆自助式服务应用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1):55.[2] 史红娟,何雅琪.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实施与思考——以人大图书馆为例[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10):153.[3] 陈嘉懿,郭晶.高校图书馆中的RFID技术应用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12(2):52.童梅莉 女,1965年生本科学历,馆员2013-06-04;责编:张欣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