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药对与配伍总结1.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74112039
  • 上传时间:2023-12-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9.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药药对配伍           第一章 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1. 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主治风寒表实无汗2. 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主治喘咳气逆,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3. 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透表热主治肺热咳喘4. 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刊登主治风寒表虚有汗5.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主治寒饮咳喘日久二. 辛凉解表药1. 蝉蜕配胖大海:清宣肺气,开咽利音力强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2. 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善治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3.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4. 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主治少阳寒热往来           第二章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1.石膏配知母: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2.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3.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4.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5.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二.清热燥湿药1.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2.黄连配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3.黄连配半夏,栝楼: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4.黄柏配苍术:既清热且燥湿,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湿热证三.清虚热药1青蒿配白薇: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积(兼表邪尤宜),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2.青蒿配鳖甲:既善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治阴虚发热每用3.地骨皮配桑白皮: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出,且润肺脏而不苦泄伤阴故治肺热咳嗽每用4.白薇配玉竹: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第三章 泻下药   一.攻下药1.大黄配芒硝: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2.大黄配巴豆,干姜: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寒性可去,加之温中散寒之干姜,助散寒之力善治寒积便秘  第四章 祛风湿药1羌活配独活: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皆可2.桑寄生配独活:既祛风寒湿,又强腰膝。

      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佳3.豨签草配臭梧桐:既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麻;又降血压,治高血压风湿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压者用之最宜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1.苍术配厚朴,陈皮:燥湿力强,且能行气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宜2.厚朴配枳实: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咳喘,胸满,腹胀3.藿香配佩兰:善化湿和中,解暑刊登,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有无表证均可4.砂仁配木香:化湿理气,调中断痛力强,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兼脾虚者当配伍健脾之品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1.茯苓配猪苓: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2.滑石配生甘草:既清利暑湿,又利水而不伤津主治暑湿身热烦渴        第七章 温里药1.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及温中之力大增治亡阳证及中焦寒症效佳2.附子配细辛,麻黄:善补阳刊登散寒,治阴虚外感风寒功著3.肉桂配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阴虚衰,脾肾虚衰及里寒重症均可投用4.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既温补脾肾亡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

      5.丁香配柿蒂:既温中散寒,又降气止呃,治虚寒呕吐,呃逆效著   第八章 理气药1.橘皮配半夏:燥湿化痰力强,凡痰湿滞中停肺均可择用2.枳实配白术: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有功3.香附配高良姜: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4.川楝子配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力强善治血瘀气滞诸痛5.薤白配栝楼:既化痰散结,又宽胸通阳治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6.乌药配益智仁,山药:三药相合,补肾缩尿力强,又不甚燥热,治肾虚遗尿尿频          第九章 消食药1.神曲配麦芽,山楂:既消多种食积,又健胃和中但见食积不化或消化不良即可投用三药常炒焦用,习称焦三仙2.莱菔子配苏子,白芥子:既温肺化痰,又降气止咳平喘,且消食除胀通便,治寒痰咳喘有效,兼食积便秘者尤宜        第十章 驱虫药1.槟榔配常山:两药相合,寒热并施,相反相成,既有较强的祛痰截疟之功,又可减少常山涌吐之副作用,善治疟疾久发不止       第十一章 止血药1. 大蓟配小蓟:合用效力增强,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2. 白及配三七:两药相合,止行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瘀可治多种出血,内服外用皆宜3. 白及配乌贼骨:两药相合,不仅止血力强,且增进溃疡愈合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效佳4. 蒲黄配五灵脂:无论生用或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5. 艾叶配阿胶:既养血止血,又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带下属血虚有寒之证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1. 川芎配柴胡,香附: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证可投2. 郁金配石菖蒲: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3. 郁金配白矾:具较强的清除心经痰热之力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证4. 牛膝配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力强,且善走下焦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1.旋覆花配代赭石:寒温并用,降肺胃之逆气力强治气逆呕恶,喘息效佳        第十四章 安神药一. 重镇安神药1. 磁石配朱砂:重镇安神力增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第十七章 补虚药一. 补气药1. 人参配附子:大补大温,益气回阳。

      治亡阳气脱效佳2. 人参配蛤蚧: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3.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常用4. 黄芪配柴胡,升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诸证所常用5. 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中药药对190种 目录一、相须药对A 1二、相须药对B 4三、相反药对 4(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4(二)寒热相反药对 6(三)升降相反药对ﻩ6(四)润燥相反药对 7(五)散敛相反药对ﻩ7(六)其他相反药对ﻩ7四、相使药对ﻩ7五、十八反、十九畏药对ﻩ8一、 相须药对A药对 名称 剂量 适应症 其她   麻黄 桂枝 5~10 g 解表发汗,合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合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辛夷 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合用于鼻渊病   葱白 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   菊花 桑叶 10g 疏散风热,合用于风热表证大黄 芒硝 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石膏 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合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 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煎 清热降逆,合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 鲜竹叶 60g;30g生津清热,合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裔茶、温热病后期甘草 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合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 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合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 垂盆草 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天癸子 土贝母 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鱼腥草 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 R: d0 `  y" ~' d% @清肺热、祛痰浊,合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虎杖 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合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 黄芩 3g(吞服)、 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合用于疮毒热证、血证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 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合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 知母 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 鲜生地 各30g 清热养阴,合用于温病中后期煎后裔茶、温病中后期赤芍 丹皮 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合用于血瘀血热证 仅合用于血瘀热之轻证皂荚 明矾1g;0.5g [减肥、祛痰、降脂,合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1. 服2. 药期长,3. 需3个月以上需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鲜茅根 茅花 30g;5~10g 清热、止血、生津,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合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藿香 佩兰 各10g 化湿解暑,合用于湿困脾胃、暑湿中阻之病症   藿香 猪胆汁 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通窍,合用于鼻渊病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周方能消去病根   1 生姜 枳实 各10g 消痞除痰,合用于痰气郁结之胸痹制半夏 干姜 10~15g;2~8g 散寒化饮、降逆止呕,合用于寒饮呕吐、胃痛石菖蒲 远志 5~10g(干)10~20g鲜)8 R. N1 J3 V1 ?6 ~) R6 T5~10g 宁心、化痰,合用于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病证石菖蒲 制南星 10~15g(干)、30g(鲜);5~10g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合用于痰浊内闭之神昏、痰湿内阻之闭经制半夏 茯苓 10~15g;15g 化饮降逆、渗湿利水,合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

      此药对与半夏、威灵仙药对相比,均能祛痰燥湿,彼药对长于消,用于痰饮内聚;此药对长于利,用于痰饮上逆浮萍 木贼草 10g;6g 祛风、利水、退肿,合用于风水病蝼蛄 蟋蟀 2~5只(煎服)、1~2只(吞服) 利水退肿,合用于鼓胀腹水茯苓 猪苓 水湿潴留在里è茯苓30g;水湿潴留在外è茯苓皮30g;10~15g 利水渗湿,合用于水湿潴留证路路通 地龙 10g 清热利水、通利脉络,合用于湿热丹毒病马鞭草 王不留行 15~20g;10g 活血利水,合用于湿脚气病 石打穿 刘寄奴 10~15g 清热利水、通络散结,合用于水热互结的鼓胀病槟榔 茯苓皮 2 l* u0 B8 j/ B, Z5 w6 t6 |' O+ H10g;20~30g 行水退肿,合用于气滞水停之水肿病  蜈蚣 白花蛇 1~3g;1~3g(煎服)、1g(吞服)祛风、通络、除痹,合用于久痹病1. 金钱白花蛇(白花蛇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