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年龄段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调查探究.docx
7页不同年龄段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调查探究【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 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本文采用 问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德阳市中江县柏树乡村民对新农合 的认知情况笔者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新农合的发展历 程进行简单阐述,再通过SPSS17. 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 计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对新农合满意度,从而发现问 题,并提出一些新见解和应对之策,希望为新农合制度的完 善提供自己的参考思路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龄段;满意度0.引言2003年初,国务院颁布《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 并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这种以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 为原则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至今天,新农合在农民 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类研究总体上也反映了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表示满意的,制度实施效果受到了大多数 农民肯定[1]就目前来看,国内学者对参合农民满意度研 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参合农民对现行新农合总 体满意情况研究王红漫(2006)运用多水平多分量分析模 型对东部富裕省份六个县的调查研究发现:年龄、政策的知 晓程度、看病费用、对报销情况的满意度及主观期望共付率 都对新农合总体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2],黄进(2006)研 究显示政策的知晓程度、政府宣传力度、参合方式、补偿方 式、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对参合农民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3],刘近安(2008)研究发现: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自感健康状况以及生活幸福自感指数等对满意度 影响显著[4]。
二是就影响参合农民满意度的众多因素中的 某一种展开研究毛勇(2006)、詹育红(2008)等研究显 示实施家庭账户制的县乡门诊减免费用占筹资总额的百分 比和新农合医疗基金结余比率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甚高 [5, 6]张广科(2008)、樊丽明(2009)等研究显示各级 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对满意度影响显著[7, 8]o为了让新农合政策得到可持续发展,使其在本质上得到 完善,笔者从受益面入手,更细致的研究了不同年龄段的村 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看法从而,对新农合制度的监督与改进 产生实际的政策意义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文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柏树乡为调查点,自行设计 调查问卷(共设有17项指标),再以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入 户调查获得原始数据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57份,其 中有效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5. 7%o1.2数据的核查与录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进 行核查,以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完成率少于95% 和不符合质量的无效问卷不予采用将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编 码整理后,全部输入到Microsoft Excel 2003表格进行初 步处理1.3资料分析对样本的一般情况进行部分描述性分析;借助于 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设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 断统计相结合,对相关变量进行了单变量和双变量的分析, 并依据结果分析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
2. 结果与分析2. 1调查所得基本情况根据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数、是否参加新农合以及身 体状况五个方面,概括出受访者如下基本信息:(1)大部分 为中老年人(40岁及以上的占69. 3%); (2)多数为女性, 占52. 9%; (3)家庭人口主要集中在3-4人,占52. 5%; (4) 受访者绝大部分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占94. 6%; (5) 绝大多数身体状况良好,占92. 6%o2. 2存在的问题2.2. 1理论政策不健全,受益面不均调查发现86. 8%的村民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看法是满意 的其中40-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分别占34.5%、34. 1%, 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民仅占10. 8%o2. 2.2报销制度不完善,消减受益均衡性(1) 调查发现77. 0%的村民认为报销制度是可以接受的 其中40-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分别占35. 9%.33. 3%, 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民仅占9. 1%O(2) 调查发现77. 9%的村民对报销比例的看法是满意的 其中40-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分别占37. 0%、35. 0%, 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民仅占9. 5%o(3) 调查发现62. 3%的村民对住院报销情况的看法是满 意的。
其中40-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分别占35.0%、38. 8%, 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民仅占& 8%2. 2.3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滞后,影响政策运行效果调查发现55.3%的村民对对医院服务质量和态度的看法 是满意的其中40-50岁、50岁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分别占35. 2%. 40. 9%, 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民仅占7.0%总的来讲,大多数村民对新农合各个方面的看法总体上是满意的,尤其是在报销制度、报销比例等方面但暴露出了参合农民年龄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其中40-50岁和50岁 以上年龄段的村民在政策运行的各个方面都是占主要部分 的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和参合人员存在逆向选 择问题有关,正是由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贯彻自愿性原则, 很显然会使参合的人大多数是一些老、弱、病、残者,因为 他们的受益几率高于年轻健康者,但同时他们缴费能力却低 于年轻健康者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导致较多的年轻健康者 不愿参合3•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调查的分析结果,从提高低年龄段村民参合积 极性这一点出发,笔者提出三点政策建议3. 1建立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补偿机制新农合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致贫的危机初衷 虽好,但隐含两点不足之处:一是过分的追求大病、高花费 的补助很容易就超过新农合资金的实际补偿能力;二是患大 病及高花费的情况在低年龄段中发生的概率相对低一点,显 然就会影响其参合积极性。
对此,新农合制度的主要目的应 该是提供广范围、常发性、基础性的医疗保障,所以建立以 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补偿机制刻不容缓当然对于那些花 费很大的病可以单独制定补偿机制 3.2优化补偿比例,做到合理分配现在新农合制度的补偿比例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是统一 的统一的比例看似公平,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失去了制度 的本质公平性试想想,同一比例对于一些花费不大的病例, 他们会认为即使参保了新农合,报下来的费用也不是很多,尤其是那些30岁以下年龄段的村名这样新农合的实质性 恩惠也就随之淡去对此,笔者认为补偿比例可以不统一, 针对低年龄段的人群适当提高补偿比例,进而提高其参合的 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收益面和受益强度的大体均衡,得到 更多年龄段农民的长期支持3. 3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 响了参合的受益面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加 强医务人员管理鉴于农村缺乏对高素质医疗技术人才的吸 引,可通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职称晋升给予政策照顾以及 政府主要出资提供深造机会等措施得以改善;(2)改革药品 流通渠道首先政府要对药品提供商制定鼓励及优惠政策, 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由药品公司统一对乡村医疗卫生机 构和药店实行集中配送,减少原有的转手费用,这样既保证 了农民得到安全有效而又廉价的药品,农民负担也得以减轻;(3)强化医疗机构监管。
一是政府应建立一套评价指标 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坚决对违反新农合规定的定点医院和医生提出甚至取消定点资格或执业资格;二是农民也应该执行自己的监督权力,要求新农合中的基本补偿药物实 行价格公示,做到违规举报3・4实行强制性合作医疗制度由于逆向选择问题直接影响受益面,因此实行强制性合 作医疗制度是需要的然而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可能在实施 的过程中会有诸多的不便对此,建议设计多套参合及补偿 方案(如由一人保障到一户甚至一村保障),增加农民的选 择空间来使政策行之有效的实施下去参考文献】[1] 俞彤,张曙光.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满 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 (24)[2] 王红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满意度及持续性的 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 (5): 42-49.[3] 黄进.成都市温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满 意度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研究,2006 (6): 855-861.[4] 刘近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 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 (2): 175-177.[5] 毛勇.有无家庭账户的新农合制度补偿方案调查分 析[J].卫生软科学,2006 (2): 97-98.[6] 詹育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农民意愿出发的一个 批判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 31-39.[7] 张广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能力及评价[J]. 中国人口科学,2008, (1): 83-92.[8] 樊丽明,解垩,尹琳.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 满意度分析-基于3省245户农户的调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 5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