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语文教材视域下的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初探.docx
5页统编语文教材视域下的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初探 傅明【摘要】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应该如何衔接?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有助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我们应把握好文言文的学习规律,在教学时注重方法渗透,积极构建文言文教学课型,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关键字】统编语文教材 文言文教学 中小学衔接G633.3A1992-7711( 2020) 06-145-01随着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文言文在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大幅提升,对中小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加强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对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一、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有助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安排了15篇文言文,从三年级就开始设置文言文,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有两到三篇文言文除了五年级上册的《古人谈读书》,其他文言文都是故事性的文本,这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旨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衔接而原有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只有4篇文言文文言文选文数量的增加,开设年级的提前都有利于小学生增加文言文知识储备,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方法渗透,把握文言文学习规律(一)诵读法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张必锟先生主张: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的确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语感首先来自于听和说,诵读可以有效弥补文言文缺乏听说环境的问题通过诵读可以快速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并内化到自己的语言仓库中深圳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赵志祥老师就特别重视诵读,比如他在教《古人谈读书》、《伯牙鼓琴》等文言文时,常通过师生比赛等方式调动学生有感情读、竖版读、去标点读、繁体版读、篆书版读、吟诵,让学生在游戏式的反复诵读中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二)小学阶段应注重激趣,加强方法渗透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根据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注重趣味性最好让小学生觉得学文言文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消除畏难情绪,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我们就应教导他们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古今对照举一反三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阶段不宜讲专业术语,我们应对术语进行趣味化的包装比如针对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把方法总结为“小小魔法棒”:放声朗读、边读边思、借助注释、观察插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氛围中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小学高年级可增加思辨因素,与初中文言文教学接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应具有层次性小学主要是入门,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更多的是激趣;而《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在五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有中小衔接意识,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辨比如教学《伯牙鼓琴》时,我们可以设置“辩知音”的环节,提出思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全面看待事物四)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增加趣味性,实现中小学平稳过渡在以往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进行语法分析、文白对译,重视考点的总结这样虽然扎实,但往往无趣,也与小学文言文以激趣为主的教学方式相去甚远,造成中小衔接不畅小升初学生渐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需要依靠一定的具体事物帮助理解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也不应忽视趣味性,特别是在初一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增加趣味性,与小学实现良好的衔接比如笔者在上《卖油翁》的公开课前,准备了真的葫芦和铜钱做道具教学时,又创设海选《卖油翁》主角的环节,先让全班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扮演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然后让海选胜出的主角用道具进行微剧场表演。
学生们兴趣盎然,有趣的活动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三、构建小学文言文教学课型,与初中有效衔接深圳市龙岗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孙春成老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文言文四步骤教学课型”,即自主翻译、品读感悟、问题探究、背诵默写译读探默”四个步骤符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规律,把教学艺术上升到了教学理性孙老师按此课型开发出了很多文言文经典课例初中文言文教学和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所不同初中文言文长句多字词难,所以翻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孙春成老师的“译”的环节就是解决翻译、文言知识积累的问题而小学文言文课文相对浅显,文言字词的用法也相对简单,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小学阶段适度解释文意即可为了更好与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型相衔接,笔者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板块可以是:初读、品读、探究、扩展、背默初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解决正音.节奏等读的问题;“品读”抓住主题,扣住题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读;“探究”提出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人文主题探究;“扩展”则从一篇到多篇,或从一篇到一本,扩展视野;“背默”旨在增加文言积累总之,我们应该使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把握好文言文学习规律,在教学时注重方法渗透,积极构建文言文教学课型,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2]孙春成.译读探默:文言文四步骤教學课型的构建与实施——以《周亚夫军细柳》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9):54-5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