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doc
4页《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陕西省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 史鲜红【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主要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人类红绿色盲的分析,课堂教学思路如下:1、利用投影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引导学生自我判断是否为红绿色盲患者,并介绍我国男女色盲患者的比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引入新课;2.提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性别决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性别决定方式的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资料分析”,推导出红绿色盲是隐性遗传病,并写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通过分析不同婚配方式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解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并总结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重难点分析及突破】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通过红绿色盲调查,结合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通过书写遗传图解,掌握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规范正确书写要求[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 引导学生辨认红绿色盲检查图,通过学生的辨认、识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2.介绍色盲知识: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3.请学生思考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红绿色盲患者可以结婚生子吗?导入新课:伴性遗传二)讲授内容一.伴性遗传的概念:1.概念:像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表现和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控制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所以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性别决定的方式⑴回顾XY 型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的特点⑵ 提出ZW型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并让学生用遗传图解分析其性别决定的特点 比较,归纳,总结二伴性遗传的实例分析——人类红绿色盲1.色盲症的发现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2、色盲遗传家系图谱分析课件显示红绿色盲家系遗传图谱,认识系谱,分析图谱对“资料分析”的两个讨论题进行讨论 归纳:从上述的问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依照上节课学过的果蝇眼色遗传,请你写出下列男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课件显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图表教师提问据上表内容,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的原因?3、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⑴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提问学生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有哪些归纳,共有六种:XBXB×XbY,XBXb×XB YXBXb×XbY ,XbXb×XB YXBXB×XB Y,XbXb×XbY⑵遗传图解分析画出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婚配及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两种情况的遗传图解⑶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问题:红绿色盲遗传有哪些特点归纳如下(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交叉遗传。
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3)一般为隔代遗传三.介绍其他伴性遗传实—— 血友病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她是女王家族中第一个血友病携带者,由于她的祖辈中无人患过这种病,因此推测她的致病基因是突变产生的欧洲皇族之间的联姻,使血友病基因通过女王的后代传到俄国、西班牙等一些皇族,产生了众多血友病携带者和患者 学生看图识别,进行自我色盲检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思考 学生回顾,记忆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写遗传图解并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聆听 填写学案中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 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填写学案中相关内容:写出女性携带者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以及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的遗传图解学生根据之前的分析结果,思考并做初步分析通过辨认、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便于新课的讲授 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的能力,引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是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通过学生练习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可联系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探究、讨论模式结合:通过家系遗传图谱分析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体现本节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通过讲练结合落实学生的遗传图解的书写能力,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 扩展学生知识面,并可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呼应反馈练习学案相关练习巩固学生演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点板书提纲】第三节 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的概念基因 性染色体 与性别相关二、红绿色盲的发现:道尔顿三、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四、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交叉遗传3.隔代遗传[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在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在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红绿色盲图解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点拨与讲解,教学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