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清明作文:我的伯父.doc
3页关于清明作文:我的伯父 春天在四月里总是突变式的昨日乍寒乍暖今日却碧空万里阳光灼人昨日还略显孤寂的群山到了今日却花团锦簇一片绯红青了山川绿了原野.刹那间鸟鸣啾啾溪水潺潺一切都变得那么新奇那么热闹蜂飞蝶舞的世界里正呈现出一场花的盛会 马路上人群繁忙起来鼎沸起来来来往往穿行着南来北往回乡祭祖的人他们走得急切走得匆忙把一切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激愧疚都幻化在这花花绿绿的清明吊子上当他们跪在坟头为逝者烧上一叠纸点燃一对蜡的时候那份对逝者的歉疚和怀念的思绪将随着那袅袅薄烟飞向远方飞向一个新的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每祭奠完一座坟头看着那长长的清明吊随风摇曳心中就多了一份慰藉 清明节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因为过了这一天世界开始孕育新的生命繁忙的春耕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因为气候的变化让泥土变的又松又软不干不湿正好播种无论再忙清明节总是要放下来过的最早人们剪上纸人纸马有的用钱凿子将白纸打成圆形的方孔钱提上酒肉、香烛走到坟前将白纸钱满山一撒或者将白纸剪成三角形在每个坟缝里压上一小块俗称“满山白”而清明吊子则传说是阴间人的伞因为清明前后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而逝者要赶赴扬州做买卖拜访菩萨赵公明保佑在阳世的子孙财源广进没钱可不行因而就有“挂青”这一习俗绵延几千年而经久不衰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我家可忙活啦!天还没亮母亲就起了床洗洗刷刷地搞个不停将屋里屋外打扫的可谓是纤尘不染连老写字台都要擦的明光亮展然后从楼上的横杆上取下一块腊肉用心细细地洗放在锅里煮又把家里仅有的菜都炒上还要熨上一壶滚烫喷香的拐枣酒而父亲则帮母亲洗好菜后拿起剪刀趴在桌子上左一剪子右一剪子剪清明掉子等父亲做好清明掉子母亲就找来一个碗放上一块煮得油涔涔的肉让我提着酒和肉和父亲以及两个伯父给祖坟挨个坟头烧纸挂青父亲则忙着挂清明吊子伯父忙着叩头点香辣给每个坟头倒上一盅酒我们都跪到直到火纸完全烧完才离开父亲说只有这样做才算虔诚而我却更欣赏那坟头上五颜六色的清明吊子每次祭奠完祖坟村里的几位在附近祭祖的老人总被父亲邀请到家里围坐在炒好菜的方桌旁和伯父等划拳碰杯享受着母亲拿手好菜的美味那个时候清明带给我们的倒是一种祥和快乐和父辈们相聚谈笑风生的幸福 父亲在一所小学教书每天起早贪黑从来没有耽误过我只记得有一次快开学了我死缠着父亲来到他们的学校只见房子破旧到不能再破旧了屋内又黑又暗几张破破烂烂的桌子稀稀拉拉的点缀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一只乒乓球大的蜘蛛从布满蛛网的屋梁上垂下来吓得我瑟瑟发抖父亲总是利用周末独自一人爬上那摇摇晃晃的梯子一匹娃一匹瓦地将漏的地方补上还亲自将教室里的桌子搬到屋外一榔头一榔头地修补将裂开的缝补上又一铁锹一铁锹将坑坑洼洼的地方挖平再挑水泼洒匀净再用杖子杖平这才基本像住户人家的屋子父亲在这样的小学一呆就是一辈子闲暇时他总是在地头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我家现在大部分田都是那个时候父亲修的有的光田坎就有一两丈多高父亲常教育我们说:“人贵在知足”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我现在懂了 母亲有一手好针线活家里的枕头都是她绣的上面的图案构思精巧而我们因为买不起布母亲就自己纺纱织布染色给我们做衣服尽管我们姊妹五个却没有一个冻着邻里也没少占我母亲的光邻居家里生小孩要做棉鞋就是常请母亲做的姑娘出嫁总少不了要请母亲帮她绣枕头和作新鞋母亲是有求必应义务帮忙像百鸟朝凤呀牛郎织女呀那些人物图案以及花草等栩栩如生没有那个不满意的 伯父虽然离我们家有七八里路可对我们很疼爱每次到我家来总要给我们带上一捧花生米呀核桃啊什么的他会修石磨还让我在他旁边玩他的锤子呀凿子呀什么的有时候他将蔑划得细细的给我们编一个竹制蚂蚱鼓鼓的眼睛就像真的一样可惜我一只都没保存下来只要我愿意他就将我背在肩上到他家一玩好几天给我炒些瓜子啦等好吃的东西有时候给我讲一些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它编织着我童年的梦幻 也许是命中注定伯父晚年双眼失明在黑暗中度过了大半辈子而父亲和母亲都被癌症夺去了生命而死的时候正是我家最困难的时期送葬时家徒四壁谈不上热闹只有那份哀思的眼泪和满腹的无奈 如今我只能在坟给他们焚上一炷香算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表达对他们一种永恒的纪念 愿你们带着这串清明吊在天堂一切安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