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后勤服务楼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
28页目 录(电气安装工程)第一章编制说明 02第二章工程概况 03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劳、材、机资源配置 04第四章工期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08第五章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准备工作 10第穴章主要施工方案 11第七章质量控制措施 20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22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2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勤服务楼(C-1)电气安装工程施 工 方 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 C-1首~六层照明平面图C-1首六层消防报警平面01首~六层弱电平面图1.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1.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5-961.1.6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有关文件1.1.7通过对施工现场调查取得的存关资料1.2编制范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_一后勤服务楼C-1,电气工程包括强电工程与弱电 工程其中弱电仅做套管预埋和暗装部分管路埋设,具体为:(1)、消防工 程;(2)、系统;(3)、信息系统;(4)、闭路监视1.3编制原则1.3. 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木建设的政策、法令、法规2遵循国家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等施工技术规范、操 作规程、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
1.3.3满足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1.3. 1施工进度安排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方案合理并满足工程总工 期的要求3. 2现场组织机构配置合理,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满足施工要求4. 3. 3施工机械配套齐全,搭配合理,满足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1.3. 3. 4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使现场井然有序3. 5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切实可靠,确保施工安全, 满足质量要求和环保要求,确保文明施工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 2. 1.1工程规模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北面;本工程为广州大学城广东 外语外贸大学的后勤服务楼(C-1),位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生活区的北边, 建筑面积为7257M2,最高六层,局部二、三层的框架结构建筑物 .2.2施工环境(1) 本工程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生活区的二期工程,与己建的学生食 堂(C-23)和学生宿舍(C-2)相邻,为了保障学生的正常休息,在夜间作 业时,到晚上10点半,停止一切机器设备的使用施工场地内“三通一平” 及各项临设均匕完成,施工现场LA具备运输车辆的行驶作业2.3安装工程范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勤服务楼(C-1)电气安装工程,由强电工程(不包括变配电)、弱电预埋共5个系统组成。
2.4工程特点2.3.1本工程工期要求紧,而新型材料较多、教烦杂,必须引起重视2) 3. 2相关专业多,应充分考虑到多项工种相互穿插、平行作业,力求做到以全局的观点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劳、材、机资源配置3.1施工组织机构(3) 1.1为了切实有效地完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勤服务楼(C-1)电气 安装工程施工任务,我们将为本工程设置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配备具有 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施工人员3. 1.2施工现场设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大学城项B部/第一 工区C-1安装作业队/电气作业班”,负责该项安装工程施工3. 1.3本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见第5页——表1):3.2劳动力进场计划及劳动力强度分布图(见第6页-表2)(见第7页-表3)3.2. 1劳动力进场安排本施工所需主要工种如下:电工、焊工、杂工等将按不同时期工程量大小配备相应作业人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大学城项目咅P第一工区C-1安装作业组织結构网 终序2004 年2004 年2004 年2004 年2004 年2005 年2005 年2005 年号工久人数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1\电工1668131315152焊工111122113杂工122444444合计39913191920203.3材料采购和供应3.3.1工程开工后,根据市场收集并提供三家厂家,满足设计要求的产 品样板,供监理、建设单位选择。
3.3.2有特殊要求的用料还须会同设计单位选定3. 3.3所有主材、设备(含非标设备)采购须经过监理、建设单位确定,并经同意后组织采购3. 3.4 一般零星料在当地采购3. 4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见第8页一一表4):3.4. 1根据本工程规模及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施工能力,配备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并有必要的备用3.4.2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要满足施工要求c-i)劳动力强度分布图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小计其中自有新购租赁1电焊机22KW222憾帆2113电动冲击钻6424手电钻445电动角磨机2116觀弯管机025 〜100117万用电表228兆欧表31119接地测试仪1110调压器(升压器)11第四章工期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4.1总工期及阶段工期安排 4. 1. 1总工期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8个月共243天,于2004年7月20日进场,2005 年3月20日竣工4. 1.2阶段工期安排施工准备阶段:2004年7月20 口〜2004年8月20 口预埋阶段:2004年8月20日〜2004年12月18日管线设备安装阶段:2004年12月20 F1〜2005年3月5円4.2工期保证措施(4) 2. 1加强对全体参建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一个“干”字,着眼一个 “抢”字;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之间的关系,以战斗姿态投入该工程施工。
4. 2. 2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安排施工:选用管理能力强、技术素质高、 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现场负责人不再兼任其他项H现场负责 人,施工过程中将贯穿始终,不再更换严格各方面规章制度,上令下行, 各级组织机构要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转,科学地安排施工工程施工既要 平行作业,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平行作业,抓好 工序展开,工序衔接,做到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加快工程进度加强领 导,建立健全岗位责任状,签订包保责任状,以日进度保旬进度,以旬进 度保月进度,确实保证各项工程按施组的计划完成4. 2. 3项0资金做到专款专用4. 2.4完善奖惩制度,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保质保量按期完工4. 2. 5抓好材料供应工作,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物资、机具零配件 的采购供应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景 避免返工和窝工现象的出现2. 6坚持工程例会制度定期例会,解决实际问题4. 2. 7搞好后勤工作加强现场生活、卫生、治安管理,使职工无后顾之忧4.2.8施工配合措施正式进场施工后,我公司将加强施工组织协调 和与兄弟单位密切配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前必须研究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合理科学安排好各工序的衔接,注意预留套管和预留孔洞等, 搞好各专业管线的协调、各种管线的驳接,确保工期兑现。
第五章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平面按以下原则进行布置:统筹规划,合理 布局,节约用地,满足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现场井然右序1施工准备5.1.1进场后立即组织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设计文 件,并进行现场校对,根据现场调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 和设计单位5) 1.2根据设计文件,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标准图,做好有关材料计划申 请,进行主材、地材进场前的取样实验,对提供材料、设备的厂家进行调 查评审,确定合格的分供方,以控制工程材料和设备质量5. 1.3根据施工合同、施工调查、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我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制项目质量计 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并报业主和监理5. 1.4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5.2临时工程设施临时设施另见临建与临水临电方案,下做简单表述5.2.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办公用房搭设于施工现场,生活用房搭设于施工场地外,现租用贝岗 村山顶上空地,搭设施工人员生活小区5. 2. 2施工用电本工程施工和生活用电由现场临时电网中接入,设置电表箱及开关箱5. 2. 3指挥、调度机构及通讯设备配置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指挥调度机构,为保证现场施工指挥调度的时效性, 各施工主要负责人配备对讲机和移动,各施工班组负责人自购移动电 话,并要求24小时开通,确保通讯畅通。
5. 2.4工地消防:工地消防配置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栓等设施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是管线预埋,本项与土建混凝 土工程同时进行,其次是区域内的管线安装,然后是设备安装、调试安 装工程专业多、交叉作业干扰大、工期紧,作业面广,为避免施工中各专 业出现漏项及质量、安全事故,部署如下:1、 严格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入施工场地前,根据施工图纸加 工支架和管材制作等工作2、 总体按先室内部分安装,后室外部分安装的顺序,在区域施工中各 专业同时进行3、 电气施工由天花吊顶往下施工,先支线后干线顺序,逐个系统由局 部到贯通的原则以上步骤将设专业技术员专人跟踪,检查是否有遗漏和协调工作,安 装部分工程施工工艺如下:6. 1照明系统(6) 1. 1施工工序流程照明施工流程:电线管备料一材质复检一线管下料一弯头制作一画线定位一线管敷设 线盒安装4管内穿线一电箱安装一绝缘测试一开关插座灯具安装一送电调 试6. 1.2施工方法1. 2. 1 配管C, 管材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无裂纹,管内无毛刺,并要有产 品合格证和质量证书CI, 埋前根据电气施工图纸,将要埋的管位定好,等底板钢筋扎好后, 再进行配管、幵关、插座、灯口出线处和各种配电箱进出线处以及盘、柜 进出线按设计图纸预埋接线盒或预留。
CII, 暗配管宜沿上近线路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于砼墙柱的线管, 离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CIII, 各个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U高度要一致CIV, 配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纹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 外径的10%,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为管外径的10倍,切断口应垫平,管口 刮光CV, 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不得不穿过时,应加保护管保 护CVI,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另加线盒或大一级管径以便于穿线:A:无弯曲时,长度超过45米B: 一个弯时,长度超过30米C:二个弯吋,长度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