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教学质量检测.doc
7页场口中学2015年12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1、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 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Z>Y>M B.X>Y>Z>M C.M>Z>X>Y D.X>Z>M>Y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NH3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 H2O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5.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 反应:2Cu+H2O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B.加热后的纯碱水洗油污比冷碱水效果好 C.FeCl3滴入沸水中,煮沸片刻得到红褐色胶体 D.镀层破损后,马口铁(镀锡的铁)比白铁(镀锌的铁)更易腐蚀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A.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0.1molFe在0.1mol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2O5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大于2NA D.一定温度下,lL、0.50mo1L-1NH4Cl溶液与2L、0.25mo1L-1NH4C1溶液含NH4+物质的量 相同8.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 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 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9.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B.将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C.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 = c[Cl-]D.pH=13的NaOH溶液与pH=1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11. 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溶液,已知溶液中的c(CN-) 最初向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A.0.5 mol B.0.8 mol C.0.9 mol D.1.2 mol13.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 + b > c + dC.Z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下降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15.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ΔH>0 B.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图③实验装置可完成比较乙酸、碳酸、硅酸酸性强弱的实验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16.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 电池中的一极通入空气, 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 C.电路中每通过5mol电子,约有5.6L标准状况下的丙烷被完全氧化 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4H2O17.已知: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mL0.1mol/LNH4Cl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 B.0.1mol/LPH为4的NaHB的溶液中,[HB-]>[H2B]>[B2-] C.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 大量存在K+、Na+、AlO2-、SO42- D.相同条件下,pH=5的①NH4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①>③>②19.反应A(g)+3B(g) 2C(g)+ 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 0.04 mol /(Ls) B.v(B)= 0.06 mol /(Lmin) C.v(A)= 0.15 mol /(Lmin) D.v(D) = 0.01 mol /(Ls)20.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C1、C2均是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池中,Cu极上有气泡放出B.发现a点附近显红色C.在C1、C2电极上所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D.乙池溶液的pH减小二、填空题(共6小题,60分)2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3)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4)若在(3)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 .a.等于1.0mol b.大于1.0mol c.小于1.0mol d.无法确定22.(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或“<”)。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c[Na+] c[CH3COO-](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3.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右图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1)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中,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OH-移向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电极总反应式为:2H2+O22H2OD、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E、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2)右图装置中盛有100mL0.1molL-1AgNO3溶液,当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氢气112mL(标准状况下)时,则此时右图装置中溶液的pH=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4.已知:在298K、100kPa时,①C(s,石墨)+O2(g) = CO2(g) △H1 = -400 kJmol-1;②2H2(g)+O2(g) = 2H2O(l) △H2 = -570 kJmol-1; ③2C2H2(g)+5O2(g) = 4CO2(g)+ 2H2O(l) △H3 = -2600 kJmol-1; (1)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现有一定量的乙炔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650 kJ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1 mo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物质分为a、b两等份,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①在a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