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下肢全长拼接的成像技术应用及图像质量分析.docx
7页DR下肢全长拼接的成像技术应用及图像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内、外翻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与下肢全长拼接摄影的图像质量和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阿克苏市某医院患有膝关节内、外翻的患者,要求患者年龄在45-70岁,体重为55-70kg,身高为165-175cm,共100例,其中男女比例1:1,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无明显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常规的DR双下肢摄影图像的患者资料50例,观察组为下肢全长拼接的图像的患者资料50例,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整体显示率、细节显示率结论:对比常规DR双下肢摄影图像,下肢全长拼接更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更完整的解剖结构图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对手术前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后对病情的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数字化摄影 全长拼接 双下肢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风湿类疾病、骨性关节炎等成为老年人的常发病风湿类疾病、骨性关节炎容易引起膝关节内、外翻、疼痛等病症,关节炎带来的疼痛影响了患者的幸福生活指数和生活质量而双下肢全长拼接为临床医生在诊断由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内、外翻等此类疾病提供准确的治疗数据以及双下肢的整体结构,目前DR双下肢全长拼接是治疗膝关节内、外翻是最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医生扩大视野,清晰地显示患者整体解剖结构图像与病变部位,增加了患者手术成功的几率。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阿克苏市某医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入院100例患有膝关节内、外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45-70岁,体重为55-70kg,身高为165-175cm,共100例,其中男女比例1:1,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无明显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1.2纳入及排除标准患有膝关节内、外翻等此类疾病的患者,年龄在45-70岁,体重为55-70kg,身高为165-175cm,并且要意识清楚,头脑清晰,无听力理解障碍,同时具有理解和遵循简单口头表达的能力排除精神失常,没有办法与人正常交流的患者以及不自主抖动的患者,比如:低钙血症,癫痫,帕金森病等,不愿意接受检查的患者1.3 检查方法双下肢全长X线拼接成像使用联影悬吊UDR780T机,投照条件:焦-片距为180cm;正位70-85kV、6.2-23.3mAs、7.0-26.4ms侧位70-85kV、6.2-23.3mAs、7.0-26.4ms患者体位,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双足并立,足尖稍稍相对,双手放置在移动架的两边扶手上,放在扶手上是为了减少患者的肢体移动下肢全长拼接一般摄正侧位片,正位下肢全长拼接上缘包括髂嵴上缘,下缘包括踝关节,两侧包括整个下肢和软组织。
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工作站上,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像摄片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不动的状态,来减少移动伪影,下肢全长拼接摄影最重要的是让患者保持不动的状态,这是下肢全长摄影拼接成功的关键点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SPSS23.0这一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数据的归类分析以及整合与数据处理,无序分类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对比图像由诊断组3名副主任医师、骨科1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人员进行评定等级根据图像的清晰度、完整性、对比度、是否有运动伪影、摄影体位是否标准、患者信息是否正确等因素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级,并以1-4分来划定等级标准具体数据见表2-1表2-1 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效果优良情况对比组别例数优4分良3分一般2分差1分总优良率%对照组5044(176分)4(12分)1(2分)1(1分)48(96%)观察组5046(184分)3(9分)1(2分)0(0分)49(98%)c20.344p>0.052.2 整体显示率与细节显示率结果对比观察组全长拼接图像效果整体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81.818,P<0.01),而细节显示率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2表2-2 两组患者的整体显示率与细节显示率对比整体显示率细节显示率对照组10%98%观察组100%96%c281.8180.344P值<0.010.05583、讨论从图像质量优良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的设备都是联影悬吊UDR780T机,所选用的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同时技师的操作能力相当虽然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与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的球管运动方式不同,但这并不是影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在使用设备相同,辐射剂量与技师的操作能力相当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从整体显示率来看,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图像(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图像(对照组)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图像能够将下肢的完整结构呈现在同一张胶片上,为临床医生扩大了视野,对膝关节内、外翻等此类疾病的术前方案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图像只能进行局部的拍摄,达不到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图像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从细节显示率来看,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图像(对照组)略高于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图像(观察组)(P>0.05)当FOV(视野)越大,空间分辨率越小,FOV越小,空间分辨率越大。
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图像的细节显示率虽不如常规DR双下肢立位摄影图像,但两者差异并不大下肢全长拼接注意事项在检查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患者说明拍摄时应注意的事项,比如在拍摄过程中不能动,在摆好体位后,不能随意的改变体位姿势,同时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不要紧张,因为紧张容易导致下肢轻微的抖动,容易产生伪影,若行动不变或听力障碍的患者,应家属进行陪同,以保持医生与患者的正常沟通同时为患者家属进行防护,减少辐射伤害双下肢全长拼接成像要求患者保持不动的状态,需要患者的配合患者保持不动的状态是双下肢全长拼接的关键点总结从图像质量优良率、整体显示率、细节显示率来看,全长拼接除了具有常规DR下肢立位摄影图像的质量和细节显示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全长拼接整体显示要远远好于常规DR下肢立位摄影双下肢全长拼接能够清晰地显示整体解剖结构与相邻软组织,为术前的方案制定和术后的复查,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而且全长拼接图像能更直观的显示完整的结构,以便于各种角度的测量,在膝关节内、外翻等此类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全长拼接所用费用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指导教师:刘敬荣 山东协和学院 副教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