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锅炉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

109页
  • 卖家[上传人]:f***
  • 文档编号:202831947
  • 上传时间:2021-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50KB
  • / 1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 1#2#锅炉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目 录 0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规模 31.3 工程范围 31.4 工程特点 4第二章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82.1组织机构关系图 8第三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03.1一般要求 103.2施工场地规划设计 103.3施工总平面管理 113.4施工力能供应 12第四章 施工方案 144.1本工程所执行的施工及验收标准 144.2施工准备 164.3各主要工程及专业施工方案 164.3.1锅炉拆除施工方案 164.3.2 锅炉安装施工方案 184.3.3锅炉水压试验 264.3.4各项调整试验 264.3.5 焊接施工方案 314.3.6锅筒吊装施工方案 464.3.7砌筑、保温、油漆施工措施 514.3.8电缆桥架及电缆施工 544.3.9热控仪表盘安装技术措施 62第五章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645.1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645.2施工进度计划 655.3 施工资源计划 655.4 施工进度计划分析 66第六章 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67第一节 质量目标 67第二节 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及制度 67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职责 69第四节 施工过程控制 72第五节 工程标识管理 75第六节 产品防护措施 76第七节 创精品工程措施 78第八节 各专业质量控制点 80第九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85第十节 接受业主及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的措施 88第七章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0第一节 管理方针、目标 90第二节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90第三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4第四节 文明施工措施 101附表一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装备表 104附表二 本工程劳动力计划表 105附表三、1#2#炉改造工程进度计划 106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1.1 工程概况a) 工程名称:河南神马尼龙化工 1#2# 锅炉改造工程。

      b) 业主单位: c) 工程地点: d) 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1.2 工程规模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炉改造工程规模为2台75t/h次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1.3 工程范围1)汽水系统:由省煤器、减温器进水管起至主蒸汽母管并炉门、定排总门、连排扩容器进口门止(包括:水冷壁、下降管、连接管、省煤器、高低过、减温器、包墙、主汽管道等更换原取样管、加药管、连排管、疏水管);2)烟风系统:一二次风机出口、罗茨风机出口至水平烟道穿墙管止(包括:风道、风门、烟道、风管、分离器及其进出口烟道、料腿、返料器、空预器、膨胀节等罗茨风机及二次风机改造);3)给煤:原煤仓下出口插板阀以下设施(包括:给煤机、插板阀、播煤风管、落煤装置等);4)排渣系统:到排渣管出口插板阀止;5)给石灰:石灰石接管入口法兰;6)燃油点火:高压油管出口总阀至回油管总阀(包括:燃烧器、高压点火系统);7)吹灰设备接口设计;8)构架部分:搁梁、刚性梁、拉杆、平台、扶梯、外护板等改造(部分材料利旧);9)锅炉内衬、外保温改造:10)电仪系统:电仪系统(包括变频系统)、照明布置设计与安装(DCS系统软硬件柜内安装除外);11)原旧锅炉拆除、垃圾处理;12)锅炉烘煮炉(木柴由发包方供)、冲管、调试及启动、冷热态试验;13)锅炉外露钢架、护板等防腐及油漆;14)辅助部分:与本体部分的拆除安装工作有妨碍的管道、设备及楼梯平台的拆除、安装。

      1.4 工程特点1.4.1高起点、高标准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炉改造工程是列入2010年重点技改工程,各方面都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务必做到高起点、高标准而施工阶段将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环节1.4.2场地狭小本工程规划施工用场地场地范围较小,且施工地面、电缆沟等都要做好保护措施,其余场地均为生产用地,施工生活用地使用电厂厂内原临建施工用房 施工总平面布置虽然已考虑了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结合到现场工期间歇合理利用场地进行设备堆放和设备组合,但还是难以满足设备供货高峰期设备的合理堆放,这对现场文明施工造成了较大难度现场没有地方修建防雨防潮的库房区,因此建议业主协助供货和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以确保部分设备和材料的正确保管由于锅炉改造与土建等工程同时进行,工程存在交叉作业因施工需要,通道上存在可能临时拆除的设施,由业主安排时间,施工方拆除及完工后恢复1.4.3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本工程锅炉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与常规锅炉相比,其主要特点有:1、循环流化床锅炉大量采用耐火、耐磨材料: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防磨结构一般采用非金属防磨及金属防磨,尤以非金属防磨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在施工中务必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

      施工时务必选派责任心强的熟练技工带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技术员、质检员全过程旁站指导、监督2、旋风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施工时务必在组件划分、吊装顺序、高空组合等方面合理安排,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安全威胁3、回料器和选择性冷渣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回料器施工时应注意防止风帽的堵塞和与旋风分离器的膨胀胀差该冷渣器选用的是回热冷却,冷渣器施工时应注意管排的平整和管排与壳体的间隙4、风室水冷壁中的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循环的动力结构基础:风室水冷壁和风帽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锅炉燃烧的沸腾情况和除渣的畅通,因此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风帽的平整和安装方向5、复杂的膨胀系统循环流化床在设计上膨胀零点较多,安装时应注意各膨胀零点位置,并确保各膨胀系统符合设计要求6、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总重量比常规锅炉重~50%在工期不作调整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备供货、现场协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本工程锅炉本体管路的介质压力较高;拆除、安装时由于场地的限制,对吊装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要求安装时严格按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和检验1.4.4大件设备运输本工程设备场外运输全部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设备现场卸车、转运难度很大,对场地、机具及组织协调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4.5施工工期紧 锅炉从开始拆除到安装结束共计5个月,安装的同时需尽量安排交叉施工,以便尽量给其它工作(如筑炉等)留出施工时间;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短,对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1.4.5施工进度计划及设备劳动力投入计划(详见施工网络计划图和机械设备装备表及劳动力计划表)1、计划开竣工计划计划开工日期 2010年 月 日前计划竣工日期 2010年 月 日前总 工 期 150天2、主要施工进度里程碑 2010年 月日前,开始拆除施工 2010年 月日前,开始安装2010年 月日前,完成中间水压试验2010年 月日前,完成烘煮炉2010年 月日前,完成调试投运工作第二章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2.1组织机构关系图(1) 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施工选派有资质,善管理,懂技术,能协调的管理人员组建安装工程现场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技术总负人各1人并配备管道、焊接、无损检测、起重等专业责任工程师,其他还配备质量员、安全员等全面负责该工程安装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2) 组织机构关系图(见下图) 公 司 经 理主任工程师分公司经理 经营处中 心试验所财 务核算部质监处 综合治理员项 目副经理动 力装备部 项 目经 理工 程管理 部 项目技术负 责 人`管道施工员管工班起重负责人起重班铆工班钢结构施工员质检员材料设备员安全员 焊工班焊接施工员无损检测责任人探伤班 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各项指标的实现全面负责第三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3.1一般要求3.1.1应本着“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方针,尽可能使各施工区域围绕锅炉主体结构布置;3.1.2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各施工区划分尽量符合施工工艺流程,减少二次搬运;3.1.3根据施工工艺对场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布置各施工区;确保主吊机具的布置,满足垂直运输要求;3.1.4合理布置场内外交通运输,使各施工阶段交通方便,运输畅通;3.1.5满足有关规程的安全、防水、防火、防雷及环境保护的要求;3.1.6努力改善各项施工技术经济指标;3.2施工场地规划设计3.2.1鉴于现场实际条件,设备堆放和生产临建暂时按照以下要求设置,还希望业主能尽量协调更多的设备堆放场地。

      3.2.2本工程规划施工用场地范围:2#设置1.5M彩钢板防护栏,且施工地面、电缆沟等都要做好保护措施,其余场地均为生产用地 3.2.3施工总平面布置虽然已考虑了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结合到现场工期间歇合理利用场地进行设备堆放和设备组合,但还是难以满足设备供货高峰期设备的合理堆放,这对现场文明施工造成了较大难度3.2.4现场没有地方修建防雨防潮的库房区,因此建议业主协助供货和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以确保部分设备和材料的正确保管3.2.5由于锅炉改造与土建等工程同时进行,工程存在交叉作业3.2.6因施工需要,通道上存在可能临时拆除的设施,由业主安排时间,施工方拆除及完工后恢复3.2.7材料临时堆放场地3.2.8施工生活用地使用电厂厂内原临建施工用房3.3施工总平面管理3.3.1为保证施工总平面布置不被随意变动,保证各施工单位各专业之间合理交叉作业,满足交通运输、保卫、消防、防水、环保、文明施工的要求,发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对现场施工的指导作用,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制订可行的施工总平面管理制度3.3.2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总平面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并做好总体规划、统一标准、明确接口关系、确定共用场地及共用设施等工作。

      3.3.3施工总平面布置按不同施工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必要时应及时调整3.3.4对各施工单位段应注意施工用水(包含消防系统用水)、施工用电、通信系统、照明、排水系统、施工道路的日常维修保养及必要的计量等3.3.5应注意对各施工单位管辖范围内施工方格网点进行的复核、维修、保护等3.4施工资源供应3.4.1供水3.4.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