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寓言故事(共25页).doc
2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中国民俗故事朝三暮四战国时代,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了,猴子们也很得老人的关心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有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寓意 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方圆约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开始换牙(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魁父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拔掉,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泥土和石头又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一位手中拿着蛇的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岗高地阻隔了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一般,鲜为人知自从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弱,以及“愚”与“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眨眼)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本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让学生通过这则寓言体会到自己在良师的引导下,也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
终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即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习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喻义:一是要能吃苦,持之以恒才会成功二是大本领往往要从小处练起愚人买鞋,(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从前有个书呆子,成天埋在书堆里 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 ,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 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 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 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 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掌柜问他尺 寸,书呆子答不上来,掌柜在他脚上 量了尺寸,为他拿了一双十寸的鞋。
可是书呆子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 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 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 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 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 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 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 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 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 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这个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疑人偷斧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 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象是偷 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偷斧子的 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举一动丝毫也不象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人生启示:遇到问题要调查研究再作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盘古开天地“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著的《》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为凿七窍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
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在),他的左臂化作南岳(在),他的右臂化作北岳(在),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