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加工企业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参考模板范本.doc
11页机械加工厂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目 录1. 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目的 12. 应急组织体系 12.1. 应急组织结构设置 12.2. 应急小组组成 12.3. 应急组织职责分工 23. 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53.1. 预案制度保障 53.2. 企业应急物资装备 63.3. 应急外部救援资源保障 83.4. 应急培训保障 93.5应急预案演练保障 104结论 11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切实加强公司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各项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 应急组织体系1.1. 应急组织结构设置XXXX机械加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及下设应急办公室、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善后处理组组成XXXX机械加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图见图2.1-1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善后处理组图2.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图1.2. 应急小组组成公司设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
组长由公司总经理长担任,副组长由技术副总担任,行政副总、销售副总、质量副总担任成员当总经理不在公司时,组长由技术副总担任应急办公室:由行政办公室人员组成抢险救援组:生产部经理任组长,由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及生产一线人员、维修人员组成警戒疏散组:保卫科长任组长,由卫门、保卫巡逻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物管处处长任组长,由仓库管理人员、采购员组成善后处理组:总经理任组长,由办公室主任、财务经理、生产副总以及办公室人员组成表2.2-1应急救援人员及联系方式应急救援小组职务姓名联系方式救援指挥部总经理副总指挥技术副总成员行政副总销售副总质量总监抢险救援组长生产部经理成员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及生产一线人员、维修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长物管处处长成员仓库管理人员、采购员警戒疏散组组长保卫科长成员卫门、保卫巡逻人员善后处理组组长总经理成员办公室主任、财务经理、生产副总以及办公室人员组成应急值班1.3. 应急组织职责分工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 组织制订并实施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2) 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的配置以及应急队伍的调动,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增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 发生事故时发出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 根据情况临时指定现场指挥员7) 组织协调应急资源和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救援行动8) 负责应急事件信息的上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救请求9) 接收政府、总部的指令和调动10) 负责保护事件现场,组织事件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3、副组长职责协调组长做好应急协调工作,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信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4、应急办公室职责1) 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的应急值班,并负责值班记录和现场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2) 接受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3) 负责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备案4) 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物资的计划编制,组织编制应急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组织应急培训工作总结5) 负责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6) 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策7)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与各应急救援行动小组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5、抢险救援组职责现场职责:1) 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人和事故处置2) 负责查明并排除危险源,降低险情,控制险情的扩大3) 负责故障设备、设施的抢修处置工作4) 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清理,消除事故后果5) 外部救援力量到达后,协助外部救援力量处置日常职责:1) 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2) 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挥作用6、后勤保障组职责现场职责:1) 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负责与外界沟通、联络;保证现场行动人员与指挥部及外部通讯联络畅通2) 负责抢救工作和恢复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调运,保证所需物资及时送到现场3) 做好参加应急救援的人数、车辆、器材、设备及其它物资等数据的统计4) 负责参与事故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5) 负责伤员临时救护和转送工作日常职责:1) 做好日常后勤物质的储备、保管工作。
2) 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3) 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7、警戒疏散组职责现场职责:1) 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保卫工作,划定警戒范围,维护现场的秩序,阻止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干扰抢救工作2) 指挥危害区域内人员的撤离,指引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入现场3) 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4) 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日常职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9.善后处理组职责现场职责:1) 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协助事故调查部门调查事故原因2) 与有关保险机构联系,做好相关理赔工作3) 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维护公司的稳定4) 负责组织罹难人员的丧葬善后工作负责落实救济金、抚恤金以及事故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日常职责: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2. 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2.1. 预案制度保障XXXX机械加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体系上级衔接预案为《日照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本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可划分为综合应急预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和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XXXX机械加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体系图见图3.1-1。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图3.1-1XXXX机械加工厂应急预案体系图2.2. 企业应急物资装备由后勤保障组采购和统一管理应急方案要求所需的应急设施、设备和药品,制定应急设施、设备和药品的发放计划和布置点位,并形成应急装备分布图定期对应急设施、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和维护,根据检查情况和现场变更情况及时更换和补充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装备配备标准见表3.2-1:表3.2-1应急物资装备配备标准一览表序号存放地点类别型号/参数重量数量(个)管理责任人1纵梁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50室内消防栓//192模具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63冲压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45室内消防栓//164加工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38加工纵剪线MFZ/ABC4型4kg345铆接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30室内消防栓//156气瓶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8室内消防栓//247维修车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128物管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49宿舍楼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24室内消防栓//36应急照明灯//190疏散指示标志//8010食堂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10室内消防栓//9疏散指示标志//211办公楼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14室内消防栓//11应急照明灯//35疏散指示标志//2612厂区绿化带室外消防栓//513微型消防站消防战斗服//6套防暴照明灯//6消防员呼吸器//6方位灯//6轻型安全绳//6根消防腰斧//6把综合防毒面具//1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4kg10水枪//2支强光照明灯//2水带含接口//10套单杠梯//1把大斧//2把消防栓扳手//2把铁铤//2把二分水器//22.3. 应急外部救援资源保障在事故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请求调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全力支持和救护。
并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或通知如有必要,也可采用通知和人员呼叫相结合的方式向邻近单位发出警报通知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相关单位或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疏散路线主要政府参与部门有:(1)安监部门 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组织和协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2)公安部门协助企业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消防队 发生火灾、其他伤害时,进行灭火和设备破拆等救援4)医疗单位提供伤员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药品和人员政府有关部门和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见表3.3-1表3.3-1 政府有关部门和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职能部门联系方式消防急救119治安(匪警)110救护120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市环保局市人民医院气象预报1212.4. 应急培训保障3.4.1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针对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统培训现场操作人员,发生各级应急事故时报警、紧急处置、逃生、个体防护、急救、紧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培训主要内容:(1)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2)防火、防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3)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4)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5)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安环讨论、现场讲解等3.4.2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对公司应急救援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