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俱舍论讲记分别世间品第三(a4)校对完整篇.doc

40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175328
  • 上传时间:2019-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3.30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别世间品第三分别世间品第三 前二品总明诸法体用,从此品开始别明有漏无漏因果本品是别明有漏果,虽然义理繁杂,然其要不外依正报,也就是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两大义门而已其中以有情世间为根本佛法概论第三章说:“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的如不从有情著眼,而从宇宙或社会说起,从物质或精神说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此品共九十九颂,前四十四颂,明有情世间,后五十五颂明器世间世是千流、可毁义(迁流于三世可毁坏的所在)、间是间差义(此差别境界)因为本品是详细分别有情世间的动态和器世间的形状,所以叫分别世间品 庚已戊丁丙乙九明四有八明缘起七明中有六明四生五明四识住四明九有情居三明七识住位二明五趣一明三界三明有情没二明有情住一明有情生九二判聚 差别一总辨有情三二器世间一有情世间二三别明有漏缘二别明有漏因一别明有漏果世间品二二别明有漏无漏 三庚一 明三界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 此上十七处 名色界于中 三静虑各三 第四静虑八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 依同分及命 令心得相续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我人轮回转生的地方——器世间。

      或名三有;有就是令迷妄的因果不亡之意佛教把宇宙分为三界,主要是对有情存在的不同形态的分类把受色欲、食欲等五妙欲境的有情,被欲所系说名欲界;把有色身受乐的有情,因被色系,说名色界;把已离色的束缚,全以心法为体的有情,说名无色界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列五趣名:1、地狱:梵语“那落迦”或“泥犁”直译“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义译“地狱”,意即地下有狱,有情于中受众剧苦依惠琳应音说:“那落迦,此译有四义:①不可乐,②不可救济,③暗冥,④地狱2、傍生(畜生)梵语“底栗车”,此云:“傍生”,指横行的有情形傍心亦傍)身多横住,心多不正如鸟兽虫鱼等3、鬼,梵语“闍黎哆”,此云:“祖父”,或有众生,最初生彼道中,对其后生,名为祖父又云鬼,鬼者畏(言其虚弱,而多怯)也又云“威”谓有威力令人生畏或云“饿鬼“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依正理说:是由在余生中,喜盗他人财物所感的果4、人,梵语“摩 赊此云“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子思说:又人者,仁也5、天,梵语“提婆”译为“天”,是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之义此道众生,居诸处之顶,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欲界天有六类:①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②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

      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③夜摩天,此译“时分”,因为彼天有情,时时多分,唱言快乐又不与阿修罗作战,故名离斗争天)④睹史多天(兜率天),此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妙欲资具胜于以下诸天身心安适,且喜具足大乘法乐,故名喜足)⑤乐变化天(化乐天),于五欲境自己变化而受用⑥他化自在天,指五欲境由他化而自在受用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前三字结欲界名,后七字是说欲界五趣又分为二十处,由地狱异及洲异故地狱异有八:1、等活地狱,此处有情遭种种斫刺磨捣后,暂遇凉风所吹,便恢复原本,与前活时相等2、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3、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残害其身4、嚎叫地狱,众苦所逼,异类悲号,发怨叫声5、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叫声6、炎热地狱,火随身转,炎炽周围,热苦难忍7、极炎热地狱,内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烧害,热中之极,名极热8、无间地狱,受苦、命、趣果、时、形无间( 五无间)此上八地狱合傍生,鬼,名十恶趣处洲异:指人趣有四大洲的不同,此沿古印度的须弥山为中心说1、南瞻部洲:即南阎浮提,指须弥山南面海中的一大洲,有瞻部树,以树立名2、东胜身洲:即东弗婆提,须弥山东面海中的一大洲,此洲人身形最胜。

      3、西牛货洲:即西瞿尼,须弥山西面海中的一大洲,此洲人以牛为贸易4、北俱卢洲: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或“胜生”于四洲中处最胜故,名为 胜处;生最胜故,名为胜生此四洲合六欲天,名为十善趣处此十善趣处与十恶趣处,总为欲界二十处此上十七处 名色界于中 三静虑各三 第四静虑八:此颂明色界此,指欲界.即欲界之上有十七处,名为色界,其中前三静虑各有三处,第四静虑有八处,合为十七处初禅三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处: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三禅三处: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八处: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其中从无烦天至色究竟天,名为五净居天,因为唯圣者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详见要义P68)关于色界有几天?据圆晖疏记载,有三种说法:1、上座部说色界有十八天,前十七天再加无想天由身寿不同,立大梵天,由因果不同,故立无想天2、迦湿弥罗诸师说色界有十六天,除大梵天,认为大梵天,不过是在梵众,梵辅之中有高台阁,一主所居,非别有处,又除无想天,因为无想天也是广果天中的高胜处3、经部师所说即上色界十七处,立大梵天,因为大梵天与梵众,梵辅身形,寿命各异除无想天,因为无想与广果,身寿皆等,故不别立。

      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明无色界.前二句,是说无色界由于无色,所以无有处所和方隅.唯由修无色定成就的异生,于何处命终,即于是处成就无色四蕴,名生无色界.后从彼殁生欲色界时也于此处起中有身,由于异熟生的胜劣差别,说有四处:1、空无边处:修此定前,于加行位,厌有色身,思无边空作空无边解2、识无边处:厌前外空,复思内识,作识无边解3、无所有处:又厌无边识,思无所有,作无所有解4、非想非非想处:此定体性,非前七地粗想,名为非想;非想全无,尚有细想,名为非非想前三无色,从加行立名,第四无色,当体得名 .依同分及命 令心得相续:明无色界所依是说欲,色界有身心依身转;无色界无身心依同分及命根转心能相续而住庚二 明五趣(哪界全具五趣,哪界不全具五趣)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 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前二句列五趣名,后二句明诸门分别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于三界中,有地狱等,说名五趣,趣是趣向,所往义,即有情所应住,所应生的地方,名为趣约界分别,欲界具五趣(天趣一分,余四趣全),上二界各有天趣一分说五趣,六趣,是开合不同上坐部及有部主张五趣,犊子部及案达罗派立六趣,加修罗趣(无端正,无酒,非天)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约三性分别,五趣体,不通善染,唯无覆无记性,因为是过去善恶业所感的异熟果,若通善染,于一趣中,具有五趣业和烦恼,五趣就杂乱了。

      从情非情数门中,唯有情数摄,不通外器,因为外器是五趣所共受用中有非趣,因为趣是所往,中有是能往,故中有非趣摄施设足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三界与五趣的范围宽狭如何?界宽趣狭以彼摄善染,外器,中有故庚三 明七识住身异及想异 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 余非有损坏契经中说,有七识住,九有情居,四识住等七识住,是说有七生处,为识所乐住身异及想异:明第一识住.五趣中指人趣全及天趣的一分(就是欲界天及初静虑地),除劫初起者身异:指生在此处的有情、身形、相貌各不相同;想异,指他们的苦乐捨想各异身异同一想:明第二住如初静虑地中的劫初有情,梵王,梵辅,梵众的身量,容貌、威德、言语、光明大不相同,名身异;但想是一因为大梵王于劫初时先生,独一而住,于是发愿: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这时极光净天,见梵王孤独,生悲愍心,从彼处殁,生为梵众梵王刚发愿,即见天生,起如是想,是我所生;诸梵众天,忆前梵王发愿,我来生此,起如是想,我等都是梵王所生,名想一翻此:明第三识住.即与上身异想一相反,即身一想异如第二定,极光净天有情,其身同一光明,名身一,但是此天有情,喜捨二想交替而起,名想异。

      传说彼天由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由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身想一:明第四住如第三定遍净天有情,身形不异,名身一;唯乐受想,名想一并无色下三:除有顶天外,空无边处,是第五识住;识无边处,是第六识住;无所有处,是第七识住故识住有七:结上七识住识住是识所乐住欲色界有情以五蕴为体,无色界有情以四蕴为体除色蕴)余非有损坏:余:指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三恶趣受剧苦,有损于识;第四静虑定的无想定,无想果有顶天的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有情所不乐去,故非识住庚四 九有情居有情居:他处有情欲乐来此,若到此处,更不求出,名有情居此欣乐居住处有九,名九有情居,即①心乐来止,②更不求出)此有情居与上七识住有何不同?正理论二二说:“于生死中,为显诸识由爱住著,建立识住;显诸有情于自依止爱乐安住,立有情居,故此二门建立差别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契经中说:诸有情居,有九处;即前七识住兼有顶天及无想天,诸有情类,唯于此九处欣乐居住其余三恶趣及第四静虑除无想天余八天处,皆非有情自乐居中,因为诸恶趣中,是由恶业及罗刹逼迫来住,犹如牢狱,非自乐住来后即求出第四静虑(前三天通凡圣)若诸异生,求入无想处,若诸圣者,乐慧者求入净居天;乐定者,则求上生三无色;若净居天乐证涅槃,所以非有情居。

      庚五 四识住前引经说七识住,复有余经说四识住,何为四识住呢?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四识住:即有情的情识或在色上贪著而住,或在受上贪著而住,或在想上贪著而住,或在行上贪著而住,执我我所,于是就被系缚而流转生死四蕴是所住,识蕴是能住,因识所住,名为四识住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即色受想行有漏四蕴,是四识住体自地简别他地,唯取自地四蕴为识住体,因为自地四蕴为爱所摄受,只随爱力,依著于彼得名识住,若于他地,无爱摄受,故非识住同地中,自他相望唯爱自)说独识非住:于五蕴中独识蕴非识住,因为识蕴是能住,四蕴是所住,不可将能住立为所住如不可将乘船人说成船有漏四句摄:明四识住与七识住的同异同点:二者皆属有漏;异处从二方面讲:1、从位说:四识住宽,通恶趣故,七识住狭,不通恶趣2、约体论:七识住宽,通识蕴,四识住狭,除识蕴故互有宽狭,可作四句分别,如下表:四句分别1、是四识住非七识住,如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中的受等四蕴2、是七识住非四识住,如七识住中的识蕴3、二俱是,如七识住中的四蕴4、二俱非,如恶趣中的识蕴庚六 明四生前说诸界趣中有情的生有几种状态?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于三界中有情的生起有四种,即胎、卵、湿、化四生。

      列表如下:四生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胎生: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出生者湿生:又名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气而受形者化生:谓依托无所,唯依业力而忽然生起者,如诸天、地狱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