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博物馆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499549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7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博物馆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    赵永胜(辽中京博物馆,内蒙古 赤峰 024236)Summary: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突出强调了中国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抓好博物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Keys:博物馆;文物保护;社会效益;发展G261 :A :1673-2596(2012)01-0107-03一、博物馆事业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坚持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了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从根本上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博物馆是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单位,具有文物的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三项基本功能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规定,博物馆绝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在我们,博物馆肩负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艰巨历史任务五千年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锦绣中华大地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古迹全国以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各类文物和遗存为社会功能的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1461座,拥有馆藏可移动文物约1200万件,其中一级文物63000余件这些博物馆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200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各类陈列展览8000多个,接待国内外观众为1.5亿人次全国有千余所博物馆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光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就达200个,成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陈地三)内蒙古是契丹族的故乡,赤峰地区辽文化蕴含丰富,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享誉长江南北,是赤峰地区悠久而深厚的优秀古老文化的“金字招牌”和代表。

      宁城博物馆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成为驰名区内外的文物博物馆参观点自84年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百余万人,取得了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内蒙古博物馆事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当前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物博物馆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起白虎祖国文物、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新进文化的神圣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指明了新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点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文化、博物馆事业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二)毋庸置疑,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很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部分地方干部和群众对加强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还未真正到位,往往是会上说起来重要,而在会下和实际工作中就变为次要甚至不要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领导文物保护法制观念和意思单薄,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发展旅游和文物保护的关系,短期行为严重,因而造成了法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不正常现象,新《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五纳入”原则在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前些年出现的严重违反1982年《文物保护法》的“水洗三孔”、定海古城被毁等事件的深刻教训在个别地方未被吸取在新《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不久仍然屡次出现了河南洛阳东周车马坑、宁夏吴西夏王陪葬墓、陕西定边古汉墓惨遭当地建设毁坏的违法行为,且未受到法律处罚2)把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企业化、高业化、市场化、人工化、城市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有蔓延之势把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地等转移、抵押,把博物馆、纪念馆等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地当作企业去经营、去管理,严重混浠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随意提高门票,把门票当作盈利手段,把博物馆、纪念馆和世界遗产地当作“摇钱树”,把广大中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团体参观不予免费而拒之门外,这就从根本上改变博物馆、纪念馆和世界遗产地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性质,不利于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比如某省的一个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及其所在地境内的其他文物参加点被一家旅游公司承包,统一发售门票接待旅客并进行管理,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实际上失去直接管理国有文物单位的权力,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以上存在的问题能否得到及时纠正,将使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

      三、坚持分化保护工作方针,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既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我们应该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以《文物保护法》为武器,把握好良好的发展机遇,采取切实的措施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认真履行自己的光荣历史职责努力促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二)加大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力度要广泛动员群众学法懂法手法,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就有了牢固基础,盗窃、倒卖走私文物的犯罪行为也会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采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对屡禁不止的经济建设中法人违法行为应该坚决采取断然措施,依法惩处,决不能软弱无力甚至姑息迁就仅2005年宁城县就处理文物盗掘案件5起,打击处理23人新《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文物博物馆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管理体制以及事业收入的用途都作了明确规定比如新《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发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第9条)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局去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发送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惜性和脆弱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把对遗产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一切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都应以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为根本”。

      三)必须始终把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想统一作为文物博物馆和世界遗产的合理开展、利用的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教育文化等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实现经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我们在宣传文化工作中更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当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社会效益”(《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386页)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经典定义中就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明确规定因此,要把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文物博物馆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管理的首要标准,这是事关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博物馆要面向全社广大人民群众以广大青少年为主题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把文化力量熔铸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以博物馆为基地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扎实开展军民、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决不能搞“门票就是硬道理”提高门槛距群众于门外的错误做法当然,文物博物馆和世界遗产地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就会给博物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回报,给博物馆和文化保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奖金,形成一种具备造血机能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好性循环的博物馆运作模式。

      如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和扶植博物馆和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发展,培育文化文物“名牌效应”,树立高品位的地区文化形象,不但吸收越来越多的人参观,还会引来一些商家来投资做生意,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文化文物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的地方搬用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办法,对文物古迹、博物馆和世界遗产地门票进行企业化经营,把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开放单位的门票和为观众服务的相关收入作为企业的利润拿去搞其它与文物保护无关的事情这种“杀鸡取卵”砸牌子的错误做法不仅改变棵文物保护管理体制,造成对文物的损毁和破坏,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这也从根本上改变棵文物、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文化性质博物馆和世界遗产地的问票收入是国家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措施它的作用,壹拾可以控制参观人数,有利保护文化遗产;二是有利于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和秩序;三十可以弥补文化保护和博物馆事业经费的不足门票即是文物保护机构和保护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力的体现,也是文化文物和世界遗产深厚文化内涵的价值体现,因而是一种事业性收入,不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参加博物馆、纪念馆和世界遗产地是公民进行精神享受、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普遍权利。

      四)用积极创新精神加快实行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造文化、博物馆的机构改革是建设先进文化和文博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大势所趋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应该认识,文物博物馆的机构改革是增强文物馆自身发展活力,推动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与文物、博物馆及世界遗产地等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规范文博行业组织,探索建设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要求,建立适合文博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有利于中国文博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二是深化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改造通过改革,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逐步建立起符合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搞活用人和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对文物、博物馆等依靠政府财政保障的事业,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科学合理设定岗位,搞好面人部用人机制。

      要调整人员规模和结构,形成专业门类齐全、梯次结合合理的各类专业人队伍;要构筑和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完善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体制,建立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推行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要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结合文博行业从业特点,建立重实机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士和关键岗位倾斜、零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可根据文博行业及本单位特点,探索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三是要以《文物保护法》为指导,加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建议:(1)根据20多年来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重新修改、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工作条例》,使文物博物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行2)国家文物行政部门依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制定出考古发掘的文物移交给由省级或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制定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或其他国有收藏文物的单位收藏的具体操作实施办法,以解决目前国家博物馆等国有收藏文物单位征集和收藏文物来源困难的问题综上所述,博物馆事业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净胜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博物馆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