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校长述职报告.doc
6页以人为本 精细管理 提升品位 大上质量边院镇初级中学 马利民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年来,在教育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精细管理,提升品位,大上质量”这一办学目标,团结带领干部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荣获泰安市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单位、泰安市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示范单位、肥城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边院镇优秀党支部、边院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边院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肥城市先进团支部、肥城市科技制作一等奖、肥城市手球比赛第三名、肥城市飞盘比赛第一名、泰安市飞盘比赛男子第五名、泰安市飞盘比赛女子第七名、肥城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边院镇党的群众路线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评比第一名等荣誉称号,代表肥城市迎接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式验收泰山晚报以“在改革创新中腾飞的边院镇初级中学”为题对我校进行了重点推介和报道教学教研成果显著,优质课获省市级4人次,有15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立项或结题,80余人次教师奖国家省市级指导获,发表文章、教案设计、课件制作180余人次,录像课获国家级奖励15节次,学生获国家、省市奖1200余人次,为省市县镇提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全市中小学建设现场会、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等现场多场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校确立一切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扎实推进教改工作的工作思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统筹安排毕业班工作,落好点睛之笔,升学成绩创历史之最升学人数、升学率创学校历史最高,高中一榜上线275人,职业学校注册243人,注册率百分之百,总升学人数518人,升学率百分之百;培优促尖工作尤为突出,全镇最高分是我校王启星同学969分,全镇前7名都出在我校;全镇 950分以上20人,我校有15人;全镇 940分以上29人,我校有21人, 950分以上15人,占全市乡镇及矿区学校总数的六分之一非毕业年级成绩大幅度提升,尖子生突出且占绝对的优势初二位于镇前10名的学生中,我校有9个,全镇最高分620分与毕业班一样也在我校8.3班8.4班、 7.5班、7、6班成绩稳居全镇之首宿学会王向东的数学、武新华宋娟的英语、武厚英武俊的语文,张爱梅老师的政治均居镇第一名,彻底挽回了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劣势,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二、强化内部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资源配置面对学校资金困境,不等不靠,开源节流,积极争取,在强化内部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投资近12万元,维修硬化路面场地;投资11万元新装备微机室一口;投资2万多元,修缮了车棚;投资7万余元,更新了办公桌椅;投资4万余元,购置了作业办公橱柜、音体美器械、演出服装等;投资2万元,更换了各功能室窗帘;投资6万多元,装修配备了舞蹈室、音乐室,史地教室等功能室;投资近10万元,油漆了门窗墙裙、粉刷了墙壁、更新了校园文化、开辟了实践基地;投资7万多元,完善了绿地建设工程,以上合计投资61万余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迎验任务和省市县各级督导,受到各级领导盛赞同时学校积极对上争取,先后同各级争取资金16余元万元,在保证建设和运转的前提下,积极偿还债务,一年来偿还债务近70万元,由总外欠账220万元,降为现在的150余万元,受到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好评三、德育为首,安全第一,强化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师生素质突出活动载体,净化师生心灵以师德建设月、大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行风评议活动以及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培训等活动为载体,通过签订各类责任书、承诺书、致家长一封信、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对师生开展了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行为规范、敬岗爱业等教育,活动开展扎实,效果明显,受到各级好评;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值班巡查制度为载体,加大了对师生行为规范、纪律作风养成教育力度。
值班干部早6点到晚10点,全程巡视值班,对师生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全程关注,有效规范了师生工作学习行为,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边院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肥城市先进团支部、边院镇优秀党支部、边院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安全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和心理咨询讲座活动为载体,借助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和手段,对师生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安全教育,按照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组织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投资近10万余元,聘请了专职保安,购置配齐了安全器械,安全工作更上层楼,实现了各项安全指标优秀、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先后荣获泰安市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单位、肥城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边院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以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校联谊、家访为载体,开辟学生教育绿色通道,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全方位教育攻势,一年来除以级部和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每月一次家长会外,学校组织家长培训会9场,座谈会4场,现场联谊会2场,聘请中国关工委家长培训会2场,家访5000多户次,形成了层级网式家校教育网络,学生遵规守纪和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家校关系融洽和谐,学校形象和声誉得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在镇举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中,我校获100分满分,位居全镇第一,家校联谊工作作为亮点在全市推广;以“最美边院中学人”评选、我的专业成长之路讲座、走复兴路圆中国梦”征文、少儿才艺大赛、 “特色社团”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对师生开展真善美教育,激发了师生成人成才成名成家热情,提升了师生气质品位和精神境界,一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师生获奖1000多人次,王向东、武俊、张丽丽、张广栋、刘丽、李丽媛、韩红岩、宋娟、李英峰、李振涛等10位老师张亚楠、张琛、王安琪、冯冬慧、聂文博、王欣悦、李婷、王京官、陈博文等10名同学被评为最美边中人;以迎接各类验收和督导检查为载体,对师生进行团结合作、应急处理、吃苦奉献等各种综合习惯能力的培训培养,提升了师生综合反应能力、代表山东省迎接了国建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获圆满成功,受到各级好评;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为载体,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以“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让每个人拥有幸福人生”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师的持续成长、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特色文化熏陶中得以提升;以制度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管理品位,学校学习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逐项分析,分解落实到学校教职工各项制度和考核方案中,结集《学校管理制度》,并通过教代会讨论完善通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制度管理文化,提高了管理品位,受到各级领导好评;以艺体活动为载体,实现艺术育人之目标。
成立了“特色社团”打造品牌特色,开设了“器乐兴趣小组、 “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等,组建了手球球队、篮球队、飞盘队、田径队等定期安排排训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组织开展艺术体育教学的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了“2013年、2014年秋春季体育运动会”、庆国庆合唱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歌手比赛、教师节贺卡、中秋节贺卡比赛、手抄报、绘画作品展、书画比赛、参加了镇庆六一文艺汇演、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营造了良好的艺术体育教学氛围,促进了师生的素质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艺体特长生一榜上线12人、张玲敏老师在“泰安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王伟、宫雷、张秋玲所撰写的论文分别在《新课程》刊物上发表女子手球比赛获市第三名、市长跑赛第七名、镇运动会第二名、镇广场舞比赛优秀表演奖、市文化下乡演出优秀表演奖、元旦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镇运动会军乐队表演优秀指导奖、镇六一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肥城市飞盘比赛第一名、泰安市飞盘比赛男子第五名、泰安市飞盘比赛女子第七名以各种节日为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九九老人节等节日,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对各个群体送上节日的祝福,教师生日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短信,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精细教学教研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建幸福教育大局出发,构建了“职责分明、落实有力、反馈及时”的教学管理运转机制,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形成了我校“四段六环零距离教学”特色模式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和音体美课程的教学实效细化、夯实常规管理,继续落实了“周查、月结、日签字”制度,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校抢抓机遇,强力落实市镇教研室的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周密安排,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深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理直气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亮点闪烁,硕果累累1、形成“四段六环”课堂教学特色模式,课堂教学规范高效学校组织了语文和数学观摩课研讨,深入探讨了课堂改革的关键点,研究了课堂流程,通过上实验课、研讨改进反复打磨,编制了《课堂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学生学习规范要求》、《学案的编写说明》等教改指导文件,形成了我校“四段六环”零距离教学模式,在市镇历次的教学视导中得到领导的肯定该教研成果去年十一月被教育部授予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今年七月并在河南睢县召开全国课题阶段性总结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受到与会专家好评。
2、教师教改论坛初具规模,开通教师反思改革新阵地结合外出学习观摩,学校举行教改论坛教研组长、班主任、级部主任、业务校长分别从自己的层面反思,教研组长结合外出研讨的见闻、感受,反思本学科教改的得与失,制定下一步学科教改思路,班主任、级部主任结合承办现场学校学生管理的见闻、感受,深刻分析本班、本级部的管理现状,着力改进我们的教改工作、对学生的管理等论坛发出了老师们共同的声音,不仅是教改工作的交流,更是一次教师心灵的碰撞,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管理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素养,全校176篇教改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创新组织形式,定期召开教改阶段总结部署会,激发教师潜心教改积极性学校定期召开上下学期教改总结暨新学期工作部署会,总结亮点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表彰优秀教师80多人次,查摆学校教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的差距,并制订下一步教改工作的具体做法促进了教师潜心教改的积极性,确保教改的有序进行4、夯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师生小组学习效率组织教师学生培训,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制定《小组评价办法》,小组评价及时有效,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编辑师生教改案例,激励师生体味教改得失为了进一步挖掘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查找存在的问题,使改革深入进行,师生针对新学期以来,教学、学习和管理中给你想最深或感触最深的一件事,真实的记述下来,形成课改案例,与大家共享,使师生们在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切身体会到教改的得与失,分享教改的成功与喜悦,共结集出版师生案例8册6、力推“菜单式”主题教学研究,开发教师教改成果推广新市场一直是我校的拳头教研品牌为进一步促进教改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以课堂为中心,筛选主题,开展“菜单式”主题研究,并形成《教改总结与反思》,积累教研经验,指导教学改革,该成果现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学校“菜单式”主题研究做法的在七月1日《语文导报》上做了整版报道介绍7、多元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新空间学校以实施“幸福教育工程”为总抓手,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扎实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优化筛选原有校本课程,保留29门,又精选6门,最终确定35门课程在学生中开展实施,每周三第五节学生都走进自己喜爱的课堂,畅游在自己的乐园,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创新能力,一年来,学生在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数理化竞赛、省市科技制作、艺术竞赛等活动中获奖1200余人次。
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