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docx
1页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一 :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下载 (27.55 KB)2012-9-26 21:17贵州花灯剧《香罗帕》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贵州花灯戏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是贵州的主要地方剧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思南土家花灯下载 (77.23 KB)2012-9-25 23:12五十年代花灯戏老照片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 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花灯戏流传于云南省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渊源于明代云南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
清乾隆前后,逐渐形成花灯戏不带戏剧情节的花灯歌舞和具有简单戏剧情节的两种形式、便歌舞成份很重辛亥革命后,玉溪花灯始有革新,从唱本、善书里取材,改编了些新曲调,并吸收滇剧的一些表演程式,出现了戏剧情节较曲折复杂的中型、大型剧目云南花灯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云南花灯戏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花灯剧目约二百个,分为花灯歌舞、花灯小戏与花灯大戏三类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探干妹》 、 《游春》 、 《刘成看菜》 、 《闹渡》等全国不少地方都有花灯戏,其本上都是地方民歌小调与其他剧种相结合产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