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苏联二战“人海战术”小考.doc
11页《前苏联二战“人海战术”小考(修订版) 》文:普鲁士掷弹兵前 言一直以来对于二战前苏联红军是否使用人海战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兵临城下》这部反映东线战场斯大林格勒会战上映后,其中关于苏军进攻方式的荧幕描述引起了许多二战军迷的激烈讨论对于前苏联红军在二战时是否使用“人海战术” ,怎么使用“人海战术” ,笔者也一直感到好奇带着这些疑惑,笔者翻阅了一些书籍,试图给这个问题找出自己的答案一、什么是“人海战术”?从人海战术一般的描述,按卢林(《战术史纲要》作者)的定义,就是散兵战术或者集群式散兵战术,是属于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攻战术是属于在二战环境中较为落后的战术在这种战术思想指导下,俄国制定了他们的作战条令”他们要求进攻时必须集中兵力,以密集队形实施冲击,兵与兵间隔必须保持一步左右,营的进攻正面规定为 400 步 ““这一阶段,步兵的进攻个战斗队形是,最前面的为兵与兵之间间隔仅为一步的一列密集散兵线,中间是排成纵队的支援队,最后是成连纵队的预备队尼韦尔的新战术完成达成了战术的突破,后来得到进一步完善,我们称只谓集群式散兵战术这种战术是把步兵分成许多小的集群,形成散兵线,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地尾随炮兵火力和随伴的迫击炮火力,跃出冲击出发战壕向敌人实施冲击。
这时散兵线中的间隔,已由原来两步增加到了四五步,后来甚至增加到六步 ““在步兵决定胜负的时代,这种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办法,在强大防御火力的压迫下只能形成战术突破由于防御一方较进攻方能够更快的向被突破地端调集火力和兵力,以及压制进攻的后续梯队,加之进攻的机动能力较弱,战术突破通常不能进一步发展 “日俄战争中的俄军战术、一战初级阶段战术,一战新的进攻战术,及其局限性《战术史纲要》解放军出版社 卢林著 P170,P181-182 P183二、二战苏军是否存在使用“人海战术”的情况?确实有,从一些前线士兵回忆录以及后人的战史等记载上多次明确记载了“人海战术”的发生:“当天的战斗在夜幕降临后渐渐结束了,但第二天清晨,苏军再次攻击苏军排成密集队形向山地冲来,最终占领了维茨塞尔山顶峰 ”——东线南翼维茨塞尔山《雪绒花—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闪电战杂志社 从丕著 P146“时针指向上午 9:00,俄国人的进攻仍在继续,我们的机枪这回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快的射速再次打散了他们的密集冲锋队形,但苏军火炮往往能很快对我们暴露的机枪阵地进行火力覆盖,阵地上的重机枪一挺接一挺失去作用 ”——叶利尼亚与斯摩棱斯克地域的防御战《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马文骏 周明 重庆出版社 P166-170“苏军进攻方案是派遣部队做波浪式进攻。
最前面的两股“波浪”是荷枪实弹的,而后面两股“波浪”通常是赤手空拳当前面的两波人被打倒后,后面的队伍就跨国他们同志的尸体,并捡起死者再也不需要的武器继续进攻这是一种有趣的策略,但并不值得羡慕,因为这肯定会影响部队士气 “——《东线:狙击手》[德]阿尔伯切特·维克尔著 小小冰人编译 云南科技出版社 P27“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有一条横跨地平线似乎遥望不到边的细黑线像海浪一样朝我们涌来我们又仔细看了会儿,这条线变得厚重起来,显得有些不真实我们被老兵一声大叫吓得哆嗦起来, “他们是西伯利亚人,他们来到这里了,看起来至少 100 万人!“——1943 年夏《被遗忘的士兵》[法]盖伊·萨杰著 杨华钢译 新华出版社P149“1942 年 1 月 20 日俄国人损失巨大他们在进攻时经常只有一部分人持枪,其他人就空着手冲锋, ,等待着捡起牺牲者的枪 “(苏军人海战术都在老库克的家信中得到证实 )德军军医助理海因里希·库克在写给妻子的家信中谈到的内容(括号为朱维毅的结论)——《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朱维毅 世界出版公司 P278三、 “人海战术”是不是极为个别的情况?许多人想必都看过关于二战老兵回忆录,有时也会看到上一个问题所展示一样的一些言论。
但是往往不以为然,因为确实战争中状况多变,什么都可能发生苏军使用“人海战术“会不会是极个别情况?很明显不是,不仅仅在一些战役记载或者前线士兵回忆录中体现,甚至在高级军官的回忆录对苏军的总结中也存在:“俄军作战特别是进攻,特点是把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俄军集中兵力冲击,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见效已经发起了两次冲击,还要不顾损失的发起第三,第四次冲击而且第三和第四次,还跟第一次和第二次一样呆头呆脑,不顾一切向前冲这种方法是相当残酷无情的同时也是消耗最大的作战方法直到大战结束,俄军都没有放弃他们的波浪式进攻方法,他们一直让士兵们几乎是肩并肩地去冲击由于他们群居的本能,再加上下级军官不会机断形式,只得采取密集队形实施冲击 “——关于俄军战术《坦克战》[德]冯·梅林津 刘名于译 P383 战士出版社“我们所属各集团军提供的数字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其中不无重复之处,尤其所击毁的坦克数量依照这种估计,敌军的损失如下:月份 俘虏 坦克 野炮 反坦克炮1 月 17,653 2,873 588 2,4812 月 7,700 1,055 200 855这些数字足以表示红军在这个阶段中在装备方面是已经很够充实他们已经不必再使用人海战术了。
“——《失去的胜利》[德]曼施坦因著有时,甚至对苏军不进行人海进攻才会感到奇怪一支强大的苏军部队向克鲁兹瓦东北偏北两公里的德军主防线发动攻击,掷弹兵们手握步枪严阵以待俄国佬冲过来了!”部署在最前面的哨兵这样喊道,指挥官马上命令部下做好准备这次,苏军一反常态的没有采用密集队形尽管如此,军官门的装束依旧显的异常醒目 “——1944 年秋东普鲁士《隐匿的死神——德国陆军狙击王牌布鲁诺·苏库斯全传》文:蓝色马蹄莲 刊与 《闪电战》57 期四、 “人海战术”的使用特点?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苏联人也知道在现代化战争下这种相对原始的进攻方式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会出现以下特点1、集中兵力,隐蔽接敌,与小股部队渗透相结合苏军指挥员完全意识到密集队形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了减少冲锋队列暴露在敌火力下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冲锋距离俄军以相当的兵力不只一次地进行了战斗侦查,这说明,俄军很快就要发起进攻了他们在尽量的前移堑壕,以便与步兵月初堑壕很快就能冲击我们的前沿 ”“俄国军人是进行伪装,掘坑,挖洞等土工作业的能手……俄国军人非常善于隐蔽,适应大地环境下进行周密的伪装,从这方面看俄军是加倍危险的敌人 ”——《坦克战》[德]冯·梅林津 著 刘名于 译 战士出版社 P317 P381同时还会利用迷雾,黑夜,密林的地貌气象条件在冲锋前靠近敌方。
大约凌晨 3:00 左右,天还只有蒙蒙亮,帐篷外面的岗哨就把我们从梦境里揪了回来拨开帐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幕是许多人打小从没见过,甚至想都没想过的场面:大群“神秘”的人影像潮水一样从距离森林边缘约 800米远处的农田和牧场里涌了出来……一队看着皮肤黝黑的家伙轻声逼近了我们之前架设在路口处的炮位, “不许动!口令!”斯托费尔斯中士大声叫了两句就紧张得再也说不出话了他们到底是不是突围的俄国人?还是打算送往后方的战俘?或者就是我们的人?很快就能有答案了,中士所谓的口令其实更本不存在,只是舒密德特少尉想出来试探对方虚实的一种法子!那些家伙就在离我们100 米远处停下了脚步,紧接着悄声无息地快步向四周麦田里闪我们一看这情形就明白了这些家伙是谁……“——GD 步兵团在“巴巴罗萨”初期的战斗《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马文骏 周明 重庆出版社 P1482、多兵种配合冲击苏军在使用人海战术时,有时会配合骑兵、炮兵、坦克兵甚至空军为掩护,进行多兵种协同冲击与反冲击突然间,成密集队形的俄军步兵和坦克在火力掩护下,在狭窄正面上发起了冲击,而且是一波一波地冲杀过来大量低空飞行的飞机不断地攻击尚存的火力支撑点。
”——《坦克战》 [德]冯·梅林津 刘名于译 战士出版社 P318“….这时,我强击机擦地而过,向法西斯分子投掷炸弹,并用机枪扫射他们扎捷瓦欣戴上钢盔,向站在旁边的参谋长一点头:“发信号!”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空降旅长跳出掩体,端着冲锋枪头也不回地向前谱曲佩戴天蓝色领章的指战员就象从地底下钻出来一样,赶到上校前面,用自己身体挡住上校不让敌人的子弹打着他他们的冲击是这样的迅猛,竟使德国人来不及组织火力,而空降兵已经拼上刺刀了希特勒分子掉头就跑,空降兵开始跟踪追击但是敌人下一道散兵壕对我军战士实施了机枪和冲锋枪点射扎捷挖欣各营只好卧倒上校让战士们喘口气后,又命令奋起出击,于是再次把敌人打跑了整个交战地带都是如此 “——《战争是这样开始的》[苏]巴格拉米扬的战争回忆录第 3 章第 5 小节“为了突出重围,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当德军步兵在开阔地跋涉时候,苏军哥萨克骑兵会突然发起攻击,哥萨克骑手匍匐在马鞍上,闪点般的向德军行军队列冲来每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德军步兵的行军队列都会停止前进,做好迎战准备德军将轻机枪部署步兵方阵的正面和四个角落,那些黑色战马很快冲到方阵前,骑士们都高高地站在马镫上挥舞着马刀准备劈砍德军步兵,就在此时,德军会突然开火,那些战马和骑手转眼间就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变成尸体,剩下个别失去骑手的战马在平原上狂奔。
在哥萨克骑兵冲锋的掩护下,苏军步兵会发起冲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发起密集冲锋时,后面的士兵实际上很难精确开火,进攻的苏军无可避免的被德军打垮 “——关于基辅会战《雪绒花—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闪电战杂志社 从丕著 P73-P78“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俄国人的冲锋依然在继续他们的大炮也再次投入了战斗,并一直持续到这天夜里大多数俄国人根本没有掩体来利用,甚至还有许多人死在他们自己的枪口下 ”——斯托尔佩斯溪谷《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马文骏周明 重庆出版社 P166 “苏军的火炮打击终于停止下来,唯有余音还在我们耳边环绕这个时候穿着褐色军服的苏联步兵已经气势汹汹冲到我们前面 ”——叶利尼亚与斯摩棱斯克地域的防御战《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马文骏周明 重庆出版社 P1663、意志坚决,顽强突击“俄国人的进攻让人胆寒,连着好几波进攻,丝毫不顾伤亡……”——在叶利尼亚与斯摩棱斯克地域的防御战《德军王牌:大德意志师(上) 》马文骏周明 重庆出版社 P151大批红军冲破了德军第 16 装甲师摩托化第 79 步兵团 1 营的防线,攻入德军炮兵阵地德国人只能将炮口旋转 180 度对成批成批的红军进行直射。
虽然大批红军被炸死,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后继者冲上来——基辅陷落和西南方面军的覆没《东线 2 斯摩林斯克到基辅》 朱世魏著“俄军步兵的冲击,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场面那种一波一波的茫茫长阵猛烈的冲击过来,伴随着喧嚣的喊叫,防御者要经得起这些,必须有健全的神经对付这样的冲击,射击纪律是至关重要的 “——《坦克战》 [德]冯·梅林津 刘名于译 战士出版社 P318“德国的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在 1941 年 7 月 16 日的日记中写道:“俄国人迫使他们的士兵在毫无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冲锋反击,一次接着一次,高潮多达12 次……叫他们束手就擒,他们是不肯的”但令人痛心的是,他们的英勇没有被正确运用,苏军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运用上的错误使英勇的士兵更多是白白牺牲了 “——《古德里安》施塔贝尔·泽德勒 张晓光编译 京华出版社 P281“苏军的这种打法,其过程的危险性很明显在这一进攻过程中,我亲眼看见苏军队伍中的动摇者和怀疑者被后面射来的子弹当场打倒,而其他人则毫无畏惧的向着德军阵地冲锋,好像这一切并不比一场大冰雹雨更值得担忧似的 ”——《东线:狙击手》[德]阿尔伯切特·维克尔著 小小冰人编译 云南科技出版社 P32“但重大损失并未摧折人们的斗志。
他们一次又一次投入战斗各团团长也都置身于冲击者的散兵线中,以自己的大无畏的榜样激励部下法西斯军队碰上如此激烈的抵抗,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