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及演奏形式.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656900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及演奏形式 摘要:本文就西安鼓乐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布和流派,演奏形式两大方面作了简要论述西安鼓乐历史之久远、内容之丰富,远非一般民间乐种所能媲美但作为东方艺术奇葩的西安鼓乐,在旧中国却从未引起过关注因此,文章指出,要给予西安鼓乐更多的关注,这既有利于扩充民族音乐教学及演出曲目库,也能为作曲家们提供很有价值的创作范例和值得借鉴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西安鼓乐;历史渊源;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遗产中一刻耀眼却被冷落已久的“明珠”,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1952年以来,西安鼓乐才重新得以关注和重视    一、西安鼓乐的流布和流派    西安鼓乐,是吹奏乐和锣鼓月有机结合的大型合奏乐,属于吹打乐一类民间多称为细乐,进行演奏活动的组织称细乐社或鼓乐社有的地方则将鼓乐与当地民俗联系起来,称之为香会或水会,今多称为古乐    西安鼓乐流行于西安旧时的城隍庙、迎祥观、显密寺、香米园、伞巷一坊、太阳庙门、大吉昌、东仓、西仓和市辖长安县何家营、皇甫村、蓝田县楸树庙、田家村、周至县南集贤、司竹、仙游寺等处有些乐社虽为僧人、道人组成,并设在寺庙或道观之中,但西安鼓乐并不具有寺庙宗教音乐的性质,也不用于普通的民间顾事,而历史地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一格的体系,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悠久历史的古老乐种。

          西安古城和城南所属各县,有许多名山寺院,如兰田县的水陆庵,长安县的南五台、小五台,周至县的楼观台、仙游寺,西安市的大雁塔、西五台等在这些地方,过去每年都会有古会、庙会活动,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也会在逢会期间活跃起来    除此之外,鼓乐演奏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有关,如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一,十五),农民群众在天旱时“取水”(民间的一种祈雨活动),以及本社老艺人去世后的悼念等,都要进行演奏    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以程金林等为代表的东仓等僧派乐社,其演奏乐曲音调较高,悠扬而较热烈;以安来绪为代表的城隍庙等道派乐社,其演奏乐曲的音调较低,平和而幽雅;并多讲求在技术上的“磨工加花”;由文明等为代表的周至县南集贤等俗派乐社,从乐社的音调和保留下来的曲目名称来看,近于僧家,但由于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且不断吸收民间乐调,因而其风格与僧、道两派不同,演奏音调高扬、浑厚而热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富于民间色彩    二、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    各流派鼓乐演奏的形式,基本上相同,均分为行乐和坐乐    (一)行乐    行乐是边行走边演奏或者站立着演奏的,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一般为节奏比较规整的小曲。

      有的乐社把这种形式称为路曲,即行路时演奏的乐曲    行乐中又分为高把鼓和单面鼓两种    高把鼓(又名高把子、同乐鼓),是因高把鼓这一乐器而称号与笛、笙、管子、小吊锣、铰子、贡锣(乳锣)等乐器相合奏其鼓札子均为规整的四小节或四小节的倍数;特点是温文典雅,庄重肃穆只有僧、道两派中习用    单面鼓(亦称乱八仙),以单面鼓、引锣、铰子、手梆子、笛子、笙、管子、方匣子等八件乐器相合奏单面鼓比高把鼓的演奏更灵活、自由,曲目较前者更广泛;其特点是悠扬壮丽、明快活泼,尤其是去掉末尾部分,常有紧吹慢打的“行拍”尾声,闲的紧凑而热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行乐在行进演奏时除吹奏乐器与敲击乐器以外,队列前有令旗、彩旗,高照斗子、万人伞等仪仗,由两面开山锣鸣锣开道    (二) 坐乐    坐乐,即按传统习惯围坐在一块长方形的大桌案周围进行演奏    坐乐常使用的乐器有笛子、笙、管子、双云锣四种旋律乐器和多种鼓、锣、铙等打击乐器    坐乐主要演奏一种多乐章的乐曲与鼓段有机结合的套曲,这种套曲的套数得多,分六、尺、上、五四调,也就是以“六”为宫,以“尺”为宫,以“上”为宫,以“五”为宫,称为四调坐乐坐乐套曲的结构形式有二:一为花鼓段(道派称法鼓段)坐乐全套,一为八拍鼓段坐乐全套。

      二者大致相同,均分为前后两部分    现以花鼓段坐乐全套为例,其乐曲结构形式如下:    开场:以大铜器为主的锣鼓乐;    起目:决定全套乐曲的掉的散板引子; 匣,又作瑕:是以曲鼓合奏的鼓段曲与清吹耍曲(不带铜器吹奏的小曲)相间出现的一种形式鼓段曲与耍曲各奏一次为匣,分头二、三匣,每匣鼓段曲不变,只换耍曲,最后一匣,直走鼓段曲而无耍曲,形成ABACA的形式;    花鼓段:是独立成章,灵活多变,曲鼓并作的多段体合奏乐曲;    磊鼓,或作垒鼓:是以曲、鼓交替进行的单段体乐曲;    前退鼓,又称文退鼓:以锣鼓乐为主,有的乐社还给前面加奏一段快板短曲,结束前半部乐曲(中间休息);    帽头子:奏后半截,为进入长板慢曲子的锣鼓乐过渡乐段;    引令:清吹慢板乐曲,为进入“套词”——正曲的前奏;    套词(即正曲):是全套乐曲的中心部分,为多段体清吹长板慢曲子,仅以大梆击拍,其板式多为赠板(即四拍子的两个小节为一板),后面以速度较快的“行拍”结束;    《憾动山》又作《赶东山》:是以曲鼓相间的一种过渡乐曲这里有的用《玉抱肚》,有的用《曲破》;    赞又作湛或赚:是全套乐曲的结束部分,全曲由赞的“正身”与《下水船》《扑灯蛾》组成,后以《憾动山》尾结束,全曲形成慢、渐快、快的形式,给人以即将结束之感;    花退鼓:以大件铜器为主的锣鼓乐,结束全部乐曲。

          以上为花鼓段坐乐全套的基本乐曲形式花鼓段全套与八拍鼓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八拍鼓段全套前半部无花鼓段,后半部不加别子和赚;头、二、三匣的鼓段曲必须是八拍,并且有它自己的专用曲目    总之,鼓乐是经历唐、宋、元、明、清历代,逐渐发展形成的它继续了唐宋以来的音乐传统,保存了唐、宋大曲的某些音乐痕迹,反映了各代历史音乐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可以说是一部活的音乐发展史,也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分、份瑰丽的遗产我们要给予西安鼓乐更多的关注,使其实现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学术上的意义和实践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正键、余铸.《西安鼓乐今夕谈》.《交响》1983.3.    [2] 何钧.《西安鼓乐概述》.《中国音乐》.1987.2.    [3] 李石根.《西安鼓乐艺术传统概述》.《西部歌声》.1990.1.    [4] 杨玮.《唐代音乐文化之研究》.文史哲出版社.200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