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5单元第14课《听听那冷雨》ppt课件.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v****1
  • 文档编号:301830
  • 上传时间:2017-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3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4课 听听那冷雨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海探珠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美文佳作欣赏 第14课 听听那冷雨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诗海探珠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赏析】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 上片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 词人午睡,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荷花之下泛游,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花的香味四溢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但形象逼真,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 “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 突然,一阵暴雨击打船篷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一瞬间,先前的扁舟、荷花、烟水顿时消失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对雨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 却是 ” 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和现实串在一起。

      “ 跳 ”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 “ 打 ” 字相呼应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 “真珠 ” 被雨点击散,又重新聚合,因此说 “ 散了真珠还聚 ” “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 水银” 二字作比喻,形象地写出雨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这两句是说,雨点聚多了,聚成水银般的一窝,亮晶晶的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本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璨的珍珠在碧绿的 “ 盘 ” 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 思考 】 这首小令下片运用了不少动词,请找出一例,分析运用的好处 【 提示 】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料 峭.(q i à o) 裙 裾.( 滂 沱.( ) 琐 屑.( ) 沁.人心脾 (q ì n ) 羯.鼓 ( ) 忐忑. .( 霏.霏 ( fē i ) 孺.慕 (r ú ) 蜗.牛 ( w ō) 咀 嚼.( ) 滂 沛.(p è i ) 弥.漫 (m í ) 苔 藓.( 黔.首 (q i á n ) 仓 颉.( )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字形辨认 濑 l à i  寒濑 獭  水獭 籁 l à i  天籁 孺  孺慕 蠕  蠕动 懦  懦弱 迢 o  迢迢不断 昭 z h āo  昭彰 绍 s h à o  介绍 椽 c h u á n  屋椽 缘 y u á n  缘由 掾 y u à n  掾吏 檐 y á n  屋檐 赡 s h à n  赡养 瞻 z h ān  瞻仰 啾  啁啾 楸 q i ū  楸树 揪  揪斗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 、 词语辨析 (1)毕竟 ·到底 毕竟:表示对某一状况的确定的认识 。

      到底:表示经过较长过程 , 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例: ① 一个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的问题让大家很关注 , 那就是老人摔倒了 , _____是扶还是不扶 ? 到底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②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房地产 _______是不可持续的 毕竟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终归 ·终究 终归:侧重表示还得回到原来的结论上 终究:表示最后的结果一定如此 例: ① 我们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 ,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生活 ______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建造的 ② 书中描述的贵族家庭经历了鼎盛时期 , 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仍然走向了落败之路 , 算来 _______是南柯一梦 终归 终究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四 、 词语释义 ① 想入非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皇天后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料料峭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孺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淅淅沥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进入虚幻境界 。

      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指胡思乱想 非非 , 原为佛教用语 , 指虚幻境界 指天和地 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 , 主宰万物 形容春天的微寒 发自内心的向往 形容轻微的风雨声 、 落叶声等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⑥ 滂滂沱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商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青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 云气氤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下得很大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泪流的很多的样子 准备,酝酿 青白色的云雾 形容云气、烟雾很盛的样子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⑩ 吟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 滂滂沛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 忐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 寒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 惊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节奏地低声读,也指推敲诗句。

      形容水势很大的样子 心神不安在这里形容琵琶的声音 寒冷的流得很急的水 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五 、 文学常识 1. 走近作者 余光中 , 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 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 , 故 也自称 “ 江南人 ” 1952年毕业于 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 荷华大学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 东吴大学 、 师范大学 、 台湾大学 、 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 , 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 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5年后 , 任高雄市 “ 国立中山大学 ” 教授及讲座教授 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 、 散文 、 评论 、翻译 ,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 “ 四度空间 ”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 , 涉猎广泛 其文学生涯悠远 、 辽阔 、 深沉 , 为当代诗坛健将 、 散文重镇 、 著名批评家 、 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 21种 、 散文集 11种 、 评论集 5种 、 翻译集 13种 ,共 40余种 。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资料链接 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着浓郁的 “ 乡愁 ” 情绪本文作于 “ 1974年春分之夜 ” ,作者离别大陆已整整 25年本文由台湾岛上的 “ 雨季 ” 入笔,扣住“ 雨 ” 字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着重回忆了青少年时代在大陆生活的难以忘怀的美好情景,抒发了自己因海峡两岸 “ 参商太久 ” 而产生的凄迷愁苦之情,传达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与祝福之情余光中曾说: “ 二十年前我写散文,论风格则飞扬跋扈,意气自雄;论技巧则触须奋张,笔势纵横,富于实践的精神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那时我自信又自豪 , 幻觉风雷就在掌中 , 自有一股沛然的动力促我前进 , 不可止息 目前那动力已缓了下来 , 长而紧张快而回旋的句法趋于自然与从容 , 主观强烈的自传性也渐渐淡下来 , 转向客观的叙事 ” 《 听听那冷雨 》 一文 ,虽仍清楚地显示出余光中第一期变革散文的勇气和追求 “ 弹性 ” 、 “ 密度 ” 、 “ 质料 ” 的特点 ,但那种石破天惊的格调和 “ 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 、 捶扁 、 拉长 、 磨利 , 把它拆开又拼拢 , 折来又叠去 ” 的手法技巧 , 已经开始隐退 , 变得神凝气敛 、 圆润雅洁 , 趋于成熟 , 进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作者人生足迹:大陆 → 香港 → 台湾 → 美国 →台湾  横向  ⇒ 地域感作者思绪太初有字亡宋之痛公寓时代 纵向  ⇒ 历史感现代↓古代情感思路少年 → 中年 → 白发乡情 → 友情 → 爱情 → 亲情现实感六 、 整体预知 听听那冷雨 情景交融 2017/1/1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 1. 文章以 “ 听听那冷雨 ” 为题 , “ 冷雨 ”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提示 】 “ 冷雨 ” 的作用主要有二: ① 以雨为主线 , 用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 , 把内心独特的感受通过 “ 凄冷 ” 的雨表达出来 , 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② 借雨抒情 , 易于展开想象空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