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
31页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写了4篇课文,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69个字,读准多音字“漂”“炸”,会写36个字,会写37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及十二生肖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4.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感受汉字的魅力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6.知道部首字,利用部首字查字典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69个字,会写36个字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单元课时分配1.《神州谣》.................................................2课时2.《传统节日》...............................................2课时3.《“贝”的故事》...........................................2课时4.《中国美食》...............................................2课时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1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主备人:王红梅 识字 1 神州谣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9个字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2.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教法与学法朗读、讲解、感悟,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9个字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音乐渲染,切入主题1.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三字经》,配音乐2.《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蒙学读本,语言简练,有韵律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采用“三字经”的形式写成的一篇童谣板书:神州谣)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不仅有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更有壮美的山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的童谣——《神州谣》4.学习“州”字1)指导书写“州”。
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课件出示“州”字)(2)学生先观察,再说书写要点:第二笔是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稍长州”的第一个点是短撇;后面是两点,写在中间位置,朝一个方向,在田字格中练习二、小组学习,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教师检查识字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1)多种形式识字如,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等2)去掉拼音读如,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3)指导点评点评认读情况提示:翘舌音“州”,平舌音“耸”,前鼻音“奋、繁”,后鼻音“涌、峰、耸、浓、荣”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4.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1)学生自由认字,老师随机归纳总结2)识字游戏:我来说,你来猜①小小耳朵有力气,两个人儿头上立耸)②海上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三、观察汉字,指导书写1.指导“民、族”两个字出示指导方法:“一看二写三对照”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2.学生观察生字,自由交流,教师引导1)民:字形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2)族:方字旁要写得长而窄,右边稍大,整个字应写得左窄右宽。
4.教师示范,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再书空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老师提醒书写姿势并巡视四、送字入文,课外延伸1.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2)师生对读课文3)男女生对读课文4)小组内开火车读课文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同学们,课后请搜集有关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资料,并制作词语卡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与你喜欢的人分享分享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复习词语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 长江 长城 台湾岛 海峡 民族 奋发二、精读课文,领悟感知1.走进第1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1)自读第1小节,说说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感受祖国江山如画的特点板书:山川美)(2)指导朗读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幸福之感)2.走进第2小节1)读一读,第2小节介绍了哪些山川?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板书:黄河奔 长江涌 长城长 珠峰耸)(2)带着发现,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山川样子的词语?(3)感受“黄河奔,长江涌”。
①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奔流不息课件出示黄河的视频)②谈谈你对黄河的了解③理解“奔”的含义④积累关于黄河的诗句课件出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a.交流感受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长江水?再读“长江涌”b.指导朗读4)感受“长城长,珠峰耸”5)关注描写事物样子的字词,谈感受6)指导朗读课件出示黄河奔流不息、大江东去、长城万里、珠峰耸立的图片)3.学习第3小节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1)课件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感受台湾岛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关系,知道宝岛台湾的位置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2)理解表达:关于台湾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风景优美的日月潭、烟雾缭绕的阿里山、雄伟华丽的101大楼、壮丽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香甜可口的水果……4.学习第4小节1)谈话:你了解哪个民族?说说看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2)课件出示各民族的图片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4)朗读指导5.感情升华,朗诵全文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自豪,带着这种骄傲,把这首《神州谣》送给祖国母亲吧!(配乐朗诵)三、模仿创作,拓展延伸1.示范创编。
我中华,幅员广,山河丽,物产丰五千年,源远长,长江美,黄河壮你还能接着用自己喜欢的内容往下编吗?2.学生创编,指名说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推荐阅读书籍《中华民族精神故事》,并把阅读后的感受与同学分享板书设计识字 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相关习俗,并背诵课文识字:利用偏旁识记“艾”与“菊”,“贴”与“赏”;结合图片识记“饼、舟、巷”这3个字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2.朗读教学本课重点是读出节奏感和音韵美在识字的基础上,把握句内的停顿,读准韵脚,并引导发现规律,读出节奏感,体会韵律美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情感教法与学法朗读、讲解、感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各有什么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节日?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2.小结: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延续了几千年板书课题:传统节日3.随文识字:认识“传、统”二、自研自探,学习生字1.倾听课文录音后,再读儿歌,努力做到字音准确2.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三、合作探究:集中识字,初读感知1.小对子互读或领读“我会认”的15个生字2.识记“我会写”的4个生字提示:要求观察字的结构、偏旁,可用加一加、减一减或者换一换的识字方法3.小对子互读儿歌,互相检查纠正字音4.正确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5.小对子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教师小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四、展示提升,体会情感1.小明星带领读,或开火车读等2.识记生字,交流方法翘舌音的;后鼻韵母的字;偏旁归类识记:传、贴、宵、艾、饼、赏、菊;换一换:粘—贴、常—赏、消—宵、朗—郎;减一减:察—祭、吃—乞、港—巷;看图识字。
3.小明星指导书写“贴、街、舟、艾”4个生字3.小对子朗读课文,小明星代表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4.刚才大家对这些节日有了了解,那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找这些传统节日文中都讲到了哪些习俗? 预设: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看花灯;清明——祭扫先人;端午——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秋——赏圆月、吃月饼;重阳——敬老、登高、赏菊5.引导理解课文: 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说一说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关于春节的描述拓展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春节——吃年夜饭、看春晚、压岁钱)6.课文过渡:元宵佳节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找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