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化学实验突破点17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doc
12页通用版)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4化学实验突破点17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突破点17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提炼1 物质的检验1.常见分子的检验物质检验试剂、方法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O2无色、无味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浑浊H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使氧化铜变红,产生的气体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使氧化铜变红,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产生浑浊CH4验纯后点燃,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内壁产生水珠,或罩上内壁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H2===CH2点燃,明亮的火焰、有黑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使溴水褪色醛将含该物质的溶液滴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将含该物质的溶液滴入新制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OH-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3.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提炼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不发生化学反应)2.常见气体的除杂类型及装置3.其他常考固体混合物的除杂方法回访1 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1)(2016·全国甲卷)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2016·全国乙卷)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 )(3)(2016·全国乙卷)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纯净的Cl2 )(4)(2016·全国丙卷)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解析] (1)Cu和CuO均与稀硝酸反应;(2)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利用饱和Na2CO3溶液溶解乙醇、吸收乙醇,然后采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3)所得Cl2中混有水蒸气。
[答案] (1)× (2)× (3)× (4)√回访2 (2015·全国卷Ⅱ)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C [A项苦卤中含有K+、Mg2+、Br-等,通入Cl2可将Br-氧化成Br2,便于从苦卤中提取Br2B项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2+、Mg2+、SO等),将粗盐溶于水,并除去其中的杂质,再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NaCl晶体C项工业上沉淀Mg2+常选用廉价的Ca(OH)2,而不选用NaOHD项Br2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富集溴时,常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SO2+Br2+2H2O===H2SO4+2HBr),得到浓度较大的含Br-溶液]回访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D [A.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下端长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故不正确B.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炸裂试管,故不正确。
C.该装置为洗气装置,导管口应该是长进短出,故不正确D.由教材中的实验可知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及药品都正确,故正确]回访4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D [从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化合物的性质、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角度分析解决问题A项,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乙醇不能做萃取剂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它们相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式分离C项,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D项,丁醇与乙醚相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醚蒸出,使丁醇与乙醚分开]热点题型1 物质鉴别与检验型1.(2016·长沙明德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14942068】A.向溶液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B [Fe3+与K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Fe2+与KSCN不反应,若要检验其中是否含Fe2+,需要向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A项错误;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说明生成CuSO4·5H2O,证明原气体含有水蒸气,B项正确;火焰呈黄色说明含Na+,因为K+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故不能确定是否含K+,C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或SO2,D项错误。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是( )D [A项,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项,Al(OH)3不溶于氨水;C项,MnO2在H2O2的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而不作氧化剂]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酸乙酯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乙醇C.用水区分甘油和乙酸D.用新制银氨溶液区分乙醇和乙醛C [乙酸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而乙酸乙酯不能,A项不符合题意;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甘油和乙酸都与水相溶,故不能用水区分,C项符合题意;乙醛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4.(名师押题)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离子:Na+、NH、Mg2+、Al3+、SO、NO、HC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SO和NO,可能有HCOB.试样中不一定存在Na+、Cl-、Mg2+C.沉淀2中可能含碳酸钡、碳酸镁和氢氧化铝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HCO3和MgSO4C [由试样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的沉淀再加入H+部分溶解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未溶解的沉淀),HCO和Mg2+两种中最少有一种[溶解的沉淀是生成的BaCO3或Mg(OH)2],气体1、2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NH3,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滤液1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加入Al/OH-产生NH3,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沉淀2中加入H+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但无法确定CO2是由原溶液中HCO得到,还是通入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的BaCO3得到。
B项,Na+、Cl-、Mg2+无法确定,正确;C项,若有Mg2+,则加入过量的Ba(OH)2,生成Mg(OH)2沉淀,沉淀2中不可能含有MgCO3,错误]“九字诀”突破离子检验问题1.一注意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CO时,HCO可能会产生干扰;尽可能选择特征反应以减少干扰,如检验Fe3+常选用KSCN溶液等2.三原则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3.四方法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如下:(1)生成气体,如NH、CO的检验;(2)生成沉淀,如Cl-、SO的检验;(3)显现特殊颜色,如Fe3+的检验;(4)焰色反应,检验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热点题型2 物质分离与除杂型1.(2016·北京高考)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C [冷水浸泡中草药,使草药软化,便于熬制,不是过滤,A选项不正确;加热煎制,主要是使草药的成分析出,不是过滤,B选项不正确;把药渣去除,保留液体,是过滤的操作,C选项正确;罐装保存,只是把草药转移到容器中保存,不是过滤,D选项不正确。
]2.(2016·贵阳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D [A项,通入H2,可能混有新杂质,不能除杂,应利用溴水和洗气法除杂,错误;B项,加入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但乙酸钠和乙醇在水中互溶,不分层,因此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错误;C项,铁粉能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将原物质氯化铁除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项,HCl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正确]3.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灼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只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B.在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I2+2OH-C.在提取碘单质时,用酒精作萃取剂D.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灼烧固体物质一般用坩埚而不用烧杯,A项错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2I-+H2O2+2H+===I2+2H2O,B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提取碘单质的萃取剂,C项错误。
]4.(名师押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4942069】A.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纯碱: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B.蒸发浓缩时,若有较多晶体析出,即可停止加热C.除去SO2中的少量的HCl: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分离Fe2O3、Al2O3的操作依次为用碱溶液或酸溶液溶解、过滤、灼烧B [A项,能除去杂质纯碱,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CaCl2,错误;C项,NaOH溶液可吸收SO2,错误;D项,若用过量的NaOH溶液溶解Fe2O3、Al2O3的混合物,过滤后可得到Fe2O3和NaAlO2溶液,灼烧NaAlO2溶液时无法得到Al2O3,同理分析可知用过量的酸溶解两种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