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静电感应,水平直径上C、D两点电势差为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点场强为零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参考答案:BD2. 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2 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4 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0~4 s和4 s~8 s物体的加速度相同D.3 s末与5 s末的速度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速度的符号表示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大小表示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2s总位移大于零,物体没有回到出发点,前4s内和前8s内位移均为零,所以4s末和8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故A错误.B、在4s末前后物体的速度均为负值,运动方向一直为负方向,没有改变,故B错误.C、由数学知识可以看出,0~4 s内和4 s~8 s内图象的斜率大小相等、正负相反,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D、3s末与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为负方向,所以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3. (单选)一质点只受一个恒力的作用,其可能的运动状态为( )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速圆周运动 ③做轨迹为抛物线的曲线运动 ④匀速直线运动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物体只受一个恒力时,其加速度恒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当这个恒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则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4.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在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是( BD ) 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C.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参考答案:B5.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参考答案:B【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根据公式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百米比赛为直道,其位移为100米,所以平均速度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体重为900N的人站在地面上用手能直接提起103N的重物,若利用如图11所示的装置(滑轮和绳的质量不计,摩擦力不计)设人始终站在地面上,他通过滑轮使质量为60kg的重物获得加速度最大为________m/s2.参考答案:5故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重物能获得最大加速度,此时,绳子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自身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7. (3分)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小4m/s,则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m/s8.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0的斜面从底端以初速度3m/s沿斜面向上滑去,滑至最高点后又返回,返回到底端时速度是1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物体上滑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为_________,上升过程产生的内能为__________J;返回低端瞬间的热功率为____________W参考答案:_0.25___m;_____; ____4____J; ____8___W9. 开普勒认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___,太阳处在_________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的三次方跟公转_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10. 一颗子弹恰能穿过三块相同的木块设子弹在木块里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分别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11.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内沿半径为20m的圆周运动了100m,则其线速度为________角速度为_________ m/s,周期为_________ s ,向心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10 ,0.5 ,4π ,512. (填空)力产生了加速度,从而使得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当力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力只改变 ,当力与速度垂直时,力只改变 .参考答案:速度大小;速度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当力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则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当力与速度垂直时,力对物体不做功,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故答案为:速度大小;速度方向13.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时间间隔T=0.1s)取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参考答案:1.92 m/s2, 0.576 m/s.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轨道上滑下,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较准确的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水平B.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滑下C.每次必须使小球从静止开始滑下D.用图钉把白纸(或方格纸)订在竖直的木板上E.小球运动时不要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利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该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x轴、y轴正交,但y轴不够竖直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做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参考答案:(1)ABCDE D应该是连成平滑的曲线 (2) BC 。
小球与斜轨之间有摩擦只是影响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故A错,在曲线上取计算的点离原点远不会影响初速度大小的计算,故D错15.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0.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图中a点______抛出点(填“是”或者“不是”)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m/s(取g=10m/s2)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5N、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如图), (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2)若4s后撤去拉力F,则物体还能滑行多远?参考答案:(1) X1=0.6m (2)X2=0.36m17. 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之比为R1:R2=2:1,求两个卫星: (1)向心加速度之比; (2)线速度之比;(3)周期之比。
参考答案:.(1)1:4(2)1:(3) :118. 如图所示,方形木箱质量为M,其内用两轻绳将一质量m=1.0kg的小球悬挂于P、Q两点,两细绳与水平的车顶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水平传送带AB长l=30m,以v=15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木箱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75,(g=10m/s2)求:(1)设木箱为质点,且木箱由静止放到传送带上,那么经过多长时间木箱能够从A运动到传送带的另一端B处; (2)木箱放到传送带上A点后,在木箱加速的过程中,绳P和绳Q的张力大小分别为多少?参考答案:(1)3s (2)T=0;T=1.25N(1)对木箱 m/s2 木箱加速位移: m 木箱加速时间:s 所以还要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一段距离 木箱匀速运动: s 所以s(2)当绳P伸直但无拉力时 木箱加速阶段 所以小球已经飘起,绳P已经松弛故:;此时有 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