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数学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课件 人教版 课件.ppt
23页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向量的有关知识:,两向量数量积的定义:ab=|a|b|cosa,b,两向量夹角公式:cos a,b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垂直的向量,一空间“夹角”问题,1.异面直线所成角,注意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与两向量夹角范围的区别,转化成求两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设n为平面 的法向量,直线AB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向量 与n所成的角为 , 则 而利用 可求 , 从而再求出,2. 线面角,3. 二面角,方向向量法 将二面角转化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方向向量(在二面角的面内且垂直于二面角的棱)的夹角如图(2),设二面角 的大小为 其中AB ,则,将二面角转化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如图,向量 , 则二面角 的大小 ,注意法向量的方向:同进同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的补角;一进一出,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法向量法,例1 正三棱柱 中,D是AC的中点,当 时,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解法一: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设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 ,侧棱长为b,则 C(0,0,0),故,由于 ,所以,则可设 =1, , 则B(0,1,0),作 于E, 于F, 则 即为二面角 的大小,在 中, 即E分有向线段 的比为,由于 且 ,所以,在 中,同理可求,即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解法二:同法一,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C-xyz,设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同法一,可求 B(0,1,0),由 得 ,,解得,所以,可取,方向朝面外, 方向朝面内,属于“一进一出”的情况,二面角等于法向量夹角,即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二空间“距离”问题,1.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两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和坐标运算, 利用公式 或 (其中 ) ,可将两点距离问题 转化为求向量模长问题,二空间“距离”问题,2. 点到面的距离,设n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AB是面 的一条斜线,A为斜足。
根据向量在轴上射影的概念 ,点B到面 的距离等于向量 在n上的射影的长度, 所以,二空间“距离”问题,3.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例2 如图,ABCD是矩形, 面ABCD, PD=DC= , AD= ,M、N分别是 AD, PB的中点,求点A到面MNC的距离,解: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D(0,0,0),A( ,0,0),B( , ,0), C(0, ,0),P(0,0, ),由于M,N分别是AD,PD的中点 所以M( ,0,0),N( , ,,设 为面MNC的一个法向量, 故,解得 ,,故可取,所以, 在 上的射影长,即点A到面MNC的距离为,1. 已知正方体 的边长为2, O为AC和BD的交点,M为 的中点 (1) 求证: 直线 面MAC (2)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三巩固练习,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 分别是AB,AD中点,GC 面ABCD,且GC2, 求点B到面EFG的距离,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我们发现,引入“空间向量”这一工具,能避免较为复杂的空间想象,为立体几何代数化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我们还发现,在立几图形中合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空间向量”坐标化,是解题的关键。
事实上,它是完成从几何问题向代数问题转化的基础四小结,五作业,如图所示立体图形中,BAC= DAB= ,DAC= , AC=4,AB=3,求二面角BADC的大小,思考题:正三棱柱 的所有棱长均为2,P示侧棱 上任一点 (1) 求证: 不可能与平面 垂直 (2) 当 时,求线段AP的长 (3)在(2)条件下,求二面角 的大小,谢谢! 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