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docx
4页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2022年第2期现代园艺 平衡,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 3结语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滨水空间,在设计与更新过程中需尊重场地的现状,置于更大城市环境层面之中,在保持整体的文化性肌理完整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掘特定的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特殊性,建立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的平衡正如滨水区的城市性与自然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二者相互冲突而又相互依存滨水区的魅力就在于具有这种“人工—自然”的二元性这个二元性就是丹麦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所说的“边界效应”即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汇处,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人工设施的便利,又能感受大自然清新;既能体察人工环境的精巧亲切,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广博 武汉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城镇群体系,拉开了城市骨架,拓展了城市空间,正向高品质的环境与生活迈进通过城市设计,对于建立具有良好秩序感的城市空间体系,塑造城市特色,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精细化管理都是重要的两江四岸的景观定位应该具有更大的视野,更深的文化意义,形成长江流域标志性景观。
参考文献 [1]胡文娜.一河两岸滨水城市空间形态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2 [2]刘杰.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陈烨.临江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江滩为例[D].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4]刘奇志,吴之凌,何梅,黄宁.城市滨江地区景观建设探索—— —武汉市汉口江滩工程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2004(3) [5]刘贝妮,阳艳丽.城市滨水区景观“再开发”设计研究—— —以武汉江滩滨水景观概念规划为例[J].设计,2022(7) (责任编辑张芝)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 —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林卓然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人作为步行空间景观的主体,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可支配绿化范围逐步减少,人们想要走入景观的心理难以满足同时,步行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复及单一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可以从苏州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寻找灵感,以叠石理水等古典造园手法来丰富现代的步行空间景观,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步行景观;空间结构;叠石;引水 1步行空间景观概念简述 在步行空间景观中,主体是人,客体则是指景观空间、景观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以及景观空间的周边环境人作为主体具有流动性,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实现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中各个元素的互动以及人与景观空间周边环境的互动在这一互动中人们所游览的即为步行空间景观 2现状与社会需求分析 2.1步行空间景观设计的弱化 由于步行景观几乎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致使现在部分城市的景观设计极为老旧,且功能性不明确同时,新建城区房屋面积过大,侵占了绿地面积,使步行景观区域被压缩,人们能欣赏的范围越来越小,设计也逐步变得工业化和单一 2.2人与景观互动性的加强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的步行景观设置越来越被需要游览者们更倾向于走入景观获得参与感,加强自身与大自然的联系快节奏的生活使居民们少有时间去城郊花园或古典园林中领悟自然美,因此,城中花园及居民区景观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3苏州园林案例简介 3.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3.2狮子林 狮子林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园起,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菊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3沧浪亭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今天的沧浪亭文化空间并存着儒、道、释等多重文化自宋代以来,沧浪亭一直在被构筑与重修,其本身成为了一个开放而充满矛盾的文化过程,经过多重文化相互对抗而又妥协、平衡,最终重构出今天沧浪亭的文化空间 4古典园林中步行景观设计分析 4.1叠石 景观设计 125 --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