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城乡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pptx
18页11. 城乡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Ø 城乡景观风貌与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Ø 规划目标与格局构建 Ø 城乡景观风貌规划 Ø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Ø 城乡特色绿色网络构建—蓝廊绿道 Ø 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系统规划 Ø 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城乡景观风貌与绿地系统现状分析三河市市域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1、山体破坏严重市域内的丘陵尤其是在福山 经济新区和孤山,挖山采石非常 严重,生态环境景观遭到极度破 坏造成一边山坡生态环境良好 ,一边山坡悬崖峭壁的极端对比 ,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2、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污染严重,河流已无环 境容量,主要受工业污染源排放 和城市生活污染源排放影响较 大3、道路景观特色不明显市域内主要的道路廊道,包 括铁路、高速路、国道、省道、 城市道路及乡道绿化树种较单一 ,景观特色不明显,可识别性较 差4、村镇绿化村镇特色景观风貌仍需强化 ,并缺乏为居民提供的休闲绿 地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山体绿地农林用地水域如何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重点,遏制生态恶化,修复生态 残痕, 建立绿地系统,营造宜居的城区环境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目标与格局构建格局城乡景观风貌与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宜人的生活居住环境 依托自然山水肌理,以保护、重建和完善生态过程 为手段,以道路绿廊、水系绿廊为纽带,以重要绿地为 节点,将三河市域中的山丘、河流、林地、果园、耕地 ,以及城区绿地等,构建成绿色网络,为本地市民和外 地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宜人的生活居住环境。
与北京市绿地系统形成连续性整体 三河市绿地系统与北京市绿地系统相联系,在生态 格局上形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并为北京市民提供一个 休闲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不同城市尺度的景观风貌特色城市的景观风貌应符合城市既有尺度的景观风貌特 征,营造具有典型特色的不同城市规模的景观风貌,体 现地区性差别通过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实现市域景 观环境的改善,市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乡风貌的变 化,从而支持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河社会 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市域景观格局“生态围城” “三轴两带,两核两片”根据绿地生态效应最优 原理,结合现代农业规划与 林业生态规划,提出市域绿 地系统规划布局为:以自然山水地貌为骨架 ,以中心城区各级公园绿地 为核心,以市域成片林地、 园地、耕地为主体,以重点 镇域(村)绿化为重点,以 水系、道路、农田林网绿化 为网络,生态围城,有效控 制城市区域发展形成“三轴两带,两核 两片”,多网络相互交错, 联系紧密的市域绿化系统格 局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与北京市绿地系统形成连续性整体 三河市西侧与北京市古运河潮白河风景名胜 区相邻。
三河市绿地系统应该在生态格局上和北京市 形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并吸引北京游客观光,创 造旅游经济价值 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大型城市风貌特色街区,景观廊道, 流绿空间Ø 明确的轴线关系 Ø 清晰的空间肌理 Ø 通透的开放空间 Ø 起伏的城市天际轮廓 Ø 平缓的城区地形小型城市风貌绿带穿城,水系融城, 尺度宜人Ø 富有节奏的建筑序列 Ø 流畅的建筑过渡空间 Ø 开敞的滨河景观廊道 Ø 优美的城市山体背景 轮廓线小城镇风貌延续文脉,一镇一特色 ,自然围城Ø 富有特色的文化传统 积累 Ø 传统的建筑布局形式 Ø 尺度亲切宜人的街道 小巷 Ø 极富生活情趣的空间 Ø 自然田野山水景观的 背景农庄风貌住区集中,中心绿地, 农庄环绕Ø 朴素的小尺度低层建筑 Ø 迂回曲折的巷道 Ø 广阔的农田—水稻、小 麦 Ø 优美的自然环境—农 田、果园、山林、乡道营造不同城市尺度的景观风貌特色燕郊泃阳城区皇庄镇、杨庄镇等马各庄等不同城市层次的景观风貌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山体绿地农林用地水域1、充分利用三河城市山水环抱 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 先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 结构。
2、结合城市近郊生态景观规划 ,营造城市外围大生态圈;依 托河流、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山 林等,积极发展城市外围的生 态型绿化绿地,实施“生态围 城”的建设战略3、结合绿地空间序列要求、确 定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形成城 市绿色网络,构筑“青山、碧 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 ,至2030年将三河市建设成为 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国家园林城 市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城乡特色绿色网络构建—蓝廊绿道Ø 生态与环境保护性原则:遵从自然过程,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Ø 展现地区风貌特色原则:尊重地形地貌,传承地域文化,增强地区认同感Ø 可达性原则:优化选线位置,确定服务半径,设立标识系统Ø 游憩观赏性原则:丰富游憩体验,提供必要设施,满足趣味性舒适性Ø 整体连续性原则:融合城乡景观,疏通水系网络,构建绿道体系绿道系统选线原则Ø 可行性:对现状干涉最小的程度上最大化价值Ø 服务性:最大程度的 发挥服务性Ø 带动性:带动潜在资源地块发展Ø 标志性:将标志性节点尽量串接起来绿道系统规划原则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鲁尔区绿道案例鲁尔绿道优点:1、脚踏车道串联河流,公园,景点;2、鲁尔地区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3、脚踏车道不受车行道干扰,自成体系;4、沿途景色宜人。
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绿道系统规划体育休闲型绿道山林探险型 绿道生态体验型 绿道风景名胜城市中心公园郊野公园结构性滨 河绿道都市休闲 型绿道生态体验型 绿道郊野风情 型绿道休闲农业观 光园2个层次:主干绿道----“三横两纵” 次干绿道----与主干绿道相连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城市型绿道模式绿道类型结合商业、居住、工业区等功能特点,人们提供一个以通行和逗留相结合的绿色通 道基于人流量较大的原因铺装、广场用地相对占较大比例,绿道内会更多的提供凉亭、 座椅,遮阴木等设施,同时绿道的植配保证空间的开敞、通透性.道路沿线绿道公园绿地绿道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河流沿线绿道建筑之间绿道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郊野型绿道模式结合城市郊区河流、农田、郊野绿地等自然空间形成的绿道空 间该绿道既为物种提供了生态廊道,又充分使游人亲近自然 对于城市,它形成了城市的生态保护圈, 控制城市的蔓延绿地绿道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滨河绿道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水网系统恩瑟尔河水系改造恩瑟尔河水系改造优点:1、休闲绿带空间;2、打掉硬质水泥河道,恢复自然河道;3、绿化河道沿岸;4、人的活动引入。
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16水网系统三河水网系统借鉴恩瑟尔河水系改造的水 网络理念,以组团间的防护绿 地、滨水的生态绿地、城市化地 区的楔形绿地,以及大片农林用 地,构成新区的绿色基底,通过 反向规划,限定城市增长边界, 避免各城区组团的无序蔓延、连 片发展复育潮白河、鲍丘河、泃河 为骨干的自然水系,采用雨水收 集和中水回用增加河道水量,恢 复河道自然状态,沿水系打造生 态绿廊、串联湿地生态公园吸引人们到河边休息、娱乐 ,在各个城市组团中打造具有活 力和文化气息的滨水地区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17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系统规划泃阳城区以周围大环境为背景,以中心城区现 状建设和地形地貌为基础,以人的需要和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建设水乡田 园型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以生态学原理 为指导,运用廊道理论,塑造高层次的绿 化网络,将城市融入山、水、田、绿自然 之中,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绿地系统和宜居 城市城市景观风貌空间格局规划中心城区绿化网络结构为“两廊 两河七园”两廊”为东西组团之间的 生态隔离廊和南侧的铁路生态隔离带;“ 两河”为沿泃河和红娘港等河渠布置的水 网绿化。
七园”为人民公园、湿地公园 等五处大型与城市相依相融的大型风景园 林1三河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18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系统规划燕郊城区以周围大环境为背景,以中心城区现 状建设和地形地貌为基础,以人的需要和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建设水乡田 园型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以生态学原理 为指导,运用廊道理论,塑造高层次的绿 化网络,将城市融入山、水、田、绿自然 之中,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绿地系统和宜居 城市城市景观风貌空间格局运用点、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以 自然景观以及人工城市景观相互穿插、结 合,共同构成燕郊两横两纵、多网络的景 观风貌格局两横包括沿幸福渠的横向自然景观轴 ,沿102 公路的横向城市景观轴,两纵包 括 沿潮白河的纵向滨水自然景观轴,沿迎宾 路的纵向城市景观轴,自然与人工塑造的 景观相辅相成,形成网格 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