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锯削方法教案.doc
4页公开课教案授课教师肖本中课题名称锯削方法教材版本《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冬元主编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理解起锯的概念、分类及起锯角度 掌握起锯的动作要领及工件的锯削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起据的动作要领和不同工件的锯削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起锯的概念、分类、及起锯角度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起锯方法 使学生掌握不同工件的正确的锯削方法 教学重点起锯的基本概念、起锯的动作要领及工件的锯削方法 难点分析难点在于正确起锯的动作要领及工件的锯削方法 采用现场教学法、实验法来突破难点 学生分析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较端正,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运用演示法讲解起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法来介绍工件的锯削方法---学生练习---学生自习废品分析与安全文明生产---归纳法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教学资源教学用具:包括演示工量具、课件、录像、光盘等 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min,新课教学60min,学生练习20min,小结、布置作业5min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复习(提问设计)1.提问学生锯削的应用范围;2.提问学生锯条的规格、角度锯路及目的锯齿粗细的选择原规。
3.提问学生锯条的安装及工件的夹持的注意要点导入(可通过知识发现的背景和知识的回顾等方法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锯削的应用范围,手锯的一些基本知识及锯削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接下来我们要学习锯削的动作要领及各种锯削方法新课:四、起锯方法1.起锯是锯削工作的开始起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锯削质量2.分类:起锯分远起锯和近起锯两种(图4-8)(1)远起锯是指从工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起锯此时锯条逐步切入材料,不易被卡住一般应采用远起锯的方法2)近起锯是指从工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起锯如果这种方法掌握不好,锯齿会一下子切人较深,而易被棱边卡住,使锯条崩裂3)注意事项:1.无论用哪一种起锯方法,起锯角度θ都要小些,一般不大于15°(图4-9a)2.如果起锯角太大,锯齿易被工件的棱边卡住(图4-9b)3.但起锯角θ太小,会由于同时与工件接触的齿数多而不易切入材料,锯条还可能打滑,使锯缝发生偏离,工件表面被拉出多道锯痕而影响表面质量(图4-9c)4.为了使起锯平稳,位置准确,可用左手大拇指确定锯条位置(图4-9d)起锯时要压力小,行程短五、工件的锯削方法1.棒料的锯削方法(1) 一次起锯 锯削棒料时,如果要求锯出的断面比较平整,则应从一个方向起锯直到结束,称为一次起锯。
2) 多次起锯 若对断面的要求不高,为减小切削阻力和摩擦力,可以在锯入一定深度后再将棒料转过一定角度重新起锯如此反复几次从不同方向锯削,最后锯断,称为多次起锯(图4-10)显然多次起锯较省力 2. 管子的锯削(1)装夹:若锯薄管子,应使用两块木制V形或弧形槽垫块夹持,以防夹扁管子或夹坏表面(图4-11)2)方法:锯削时不能仅从一个方向锯起,否则管壁易钩住锯齿而使锯条折断正确的锯法是每个方向只锯到管子的内壁处,然后把管子转过一角度再起锯,且仍锯到内壁处,如此逐次进行直至锯断在转动管子时,应使已锯部分向推锯方向转动,否则锯齿也会被管壁钩住,如图4-l2所示薄板料的锯削方法1:锯削薄板料时,可将薄板夹在两木垫或金属垫之间,连同木垫或金属垫一起锯削,这样既可避免锯齿被钩住,又可增加薄板的刚性(图4-13)方法2:若将薄板料夹在台虎钳上,用手锯作横向斜推,就能使同时参与锯削的齿数增加,避免锯齿被钩住,同时能增加工件的刚性(图4-14)4.深缝的锯削1.定义:当锯缝的深度超过锯弓高度时,称这种缝为深缝2.方法:在锯弓快要碰到工件时,应将锯条拆出并转过90°重新安装(图4-15b),或把锯条的锯齿朝着锯弓背进行锯削(图4-15c),使锯弓背不与工件相碰。
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实习车间进行实践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小结:1、起锯的概念、分类及起锯角度;2、起锯的动作要领及工件的锯削方法;3、锯条损坏及废品分析作业:P47. 4-7、4-8.提问回顾历史法引入教师用归纳法讲解,并进行示范,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并进行评讲归纳法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教师用录像演示锯削的加工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教师用录像演示锯削的加工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教师用录像演示锯削的加工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教师用录像演示锯削的加工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练习法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