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pdf
4页1 / 4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 1 来到城市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 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下火车的人数,停车场停放汽车的数量、住宅楼的户数及花坛中花盆的数量借助“一千是多少?”及“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引入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和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材内容选择了解城乡的现实性素材, 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了解,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 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 个 2 个地数、5 个 5 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2 / 4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 50 块或 80 块) 课件演示:一排 10 个方块,共 10 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 100 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 10 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 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 100 个方块,共 10 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 1000 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 100 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 1000 这个数 请学生回忆并提问:刚才我们在 900 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 1000 的呢?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L、一百一百地数,从 100 数到 1000 2、一百一百地数,再从 1000 数回 100 3、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4、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 [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 100 张纸,1000 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 1000 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 200 根,多少袋牙签是 1000 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 5 袋牙签是 1000 根 教师呈现 1000 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 1000 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3 / 4 提问: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请你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 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 500 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 1000 人? 我们班同学 40 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 1000 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5、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 195 数到 204 (2)从 407 数到 414 (4)从 989 数到 1000 6、学习写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 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 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 (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 6977 米,桥塔有 50 层楼那么高184 根钢索,把宽 27 米、跨江 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 6 条行车道399 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 3、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你们也搜集了不少吧,请你们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以“幸运 52 中猜价格”为形式) (1)吸尘器 150 元 (提示语以“少了”或“多了”为标准,如:生说 100,师说少了,生说 200,师说多了等,直到猜中为止 (2)羽绒服 789 元 (方法如上 (3)消毒柜 999 元 4 / 4 (改题提示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 1000 非常接近,请学生以此为例进行猜测 5、拓展游戏活动: 谈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转盘转到了 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交流结果(369、396、639、693、936、963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认识了比百大的数——千以内的数,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身边的数学,认识千以内的数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 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 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 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
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