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现代化历程.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1877817
  • 上传时间:2023-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 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 17——19 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 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 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 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 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 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 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2、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 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 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3、 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 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 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 政治民主化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 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②法国民主共和政体:1791 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92 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 年 拿破仑称帝又重行君主专制;民主与法制交替,直到 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③美国共和政体: 《1787 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南北 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共和政体相对完善.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 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其中,英国以自由主 义改革著称;法国以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制 衡作用2)以俄、日、德为代表的专制主义道路 封建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德、俄、日等国,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比较彻底的革命,在政 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统治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旧传统根深蒂固其中,德国 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内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日本呈现出垄断、 专制、侵略三位一体的特点4、一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与调整(1)、美国罗斯福新政与民主制度的巩固: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中美国的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巩固(2)、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1、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 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 年国会通过了《权利 法案》,用一系列的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一制度一直为英国沿 用,并不断得到完善英国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效仿2、美国:根据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3、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 年,经过反复斗争,到1870 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

      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4、俄国:1861 年改革后仍然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直到1917 年十月革命才建立起苏 维埃人民政权5、意大利:1861 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6、日本:1868 年日本明治天皇掌权后重新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89 年颁布宪法,确立 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近代天皇制;1945 年后在驻日美军的干预下确立 了新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现代天皇制7、德国:1871 年完成统一后,实行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8、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三)、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1、 17 世纪初,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等国仍然是封建国家2、 17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 制度为主体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3、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 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4、 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政治制度日趋完善, 美日日渐强大,向欧洲政治重心地位提出挑战5、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团,最终反法西斯联盟战胜法西斯集 团。

      6、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组,欧洲在资本主义世界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 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7、 20 世纪90 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三、经济工业化(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一一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 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 年〜1945年)(1) 、战后初期(1918 年〜1923 年),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 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 、20 年代(1923 年〜1929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3) 、30 年代(1929 年〜1939 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 张4) 、二战时期(1939 年〜1945 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 要矛盾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1) 、945年〜1950 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 霸权2) 、1950 年〜197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 德、日本经济倔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为美日欧三足鼎立3) 、1973 年〜80 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4) 、1980 初〜90 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5) 、90 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略)2、 自由主义:19 世纪以后在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实践措施: 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3、 凯恩斯主义: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凯恩斯1936年提出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 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实践措施:加 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 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① 确立原因:a、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的统治b、 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c、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 产力发展, 1 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② 丧失原因: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 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 b、 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c、美德工业 迅猛发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场”地位2、 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 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 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 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3、 2 0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 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经济危机、侵越泥潭)4、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四、思想的多元化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1、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 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3、 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引发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4、 社会主义 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5、 民族主义 在欧洲表现为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相结合的民族统一和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表现为反殖反封的民族独立运动.6、 凯恩思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为核心容 内济业 经工化界 世 汕 嘲一 职 中¥- 吐 }纪70 讦 始唯>7 找 开191亦 古 纪-纪 诜 世期酝 少16中刑 抿是{纪(1 、发辟时讹命 僻和开民{車 开成旳直令 ®^^ m徜航国业欤n) 新市1.2.3.第r展业 < 发n展 折族发 曲毆折 鮒和曲 S監 资翥工 的国18非19 构中{卅19 结清起国 济鄭兴民95 经订的2.18治主 政民化君国帝 可志 叫意 (16邮飞 咯r 站I馳瑶 啲立制制倆 熾主和和谢 钗君共共論 代国国国宪 初m英美法泣 欧1.2.3.主砂如站淞命T1840z(x J rip J想性、学 思理化科"改 ) 教 牟 和18 卅世诞 展17毗的 发4—7 的1417-理 神— {义 精兴动主 密r JA艺蒙堀 方丈和学 西1J革”科会活代2社生近化和现烈 视会强检社和 面现析侧再剖 、K从实入 新 ,M-深 艺 憬 .•行 弊憧义进 侨理现和 世}的判盾 -打叶好拙矛 -紬半美会.•会 陳上以社期社 会以— .•的后时 €初义时中当 社也纪主当纪对 学咂世漫击世,判 科1919浪抨19实批中会合 中社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