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伟伟--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ptx
36页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一、地表水监测•二、污染源污水监测 •三、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一、地表水(河流)监测•1、监测断面 •监测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 集的整个剖面 •对于水系的源头要增设背景断面消减断面控制断面对照断面监测断面对照断面: 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作用 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参比、 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 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质状况 位置 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上游,避开各种污水的流入或回流处 数目 一般一个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对一个水系或一条较长河流的完整水体需要设置背景断面,一般设置在河流上游或接近河流源头处,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处,可获得河流背景值控制断面: 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 面作用 表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较即可了解河 流污染现状位置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数目 根据河段被污染情况、排污口分布、城市工业分布情况而定。
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作用 表明河流被污染后,经过河流水体自净作用后的结果 位置 距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数目 一般一个河段只设一个消减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500m1500m控制断面河流监测断面设置2、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和对照 断面、控制断面(若干) •根据水体功能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水功能区至少 要设一个监测断面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 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 阔、无急流、无滩处 •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 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 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3、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背景断面 (水系源头) •对照断面或入境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或出境断面 •省、市交界断面 (出境断面 )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 ,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
4、采样点位的确定 •采样垂线的设置: •水面宽小于50米,设垂线一条(中弘线)•水面宽50-100米,设二条垂线(左右)•水面宽大于100米,设三条(左中右)垂线•0<50m50~100m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0100~1000m有明显水流处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水深小于5米,设上层一点上层指水面下0.5 米处,不足0.5米时,在水深1/2处 •水深5-10米,设上下两点下层指河底以上0.5 米处) •水深大于10米,设上中下三点 中层指1/2水 深处 )•0采样点位确定水面下0.3 ~0.5m处河底以上 0.5m处½水深处5、监测项目•河流: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 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 铅、镉、汞、锌、硒、砷、铬(六价)、氰化 物、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数24项 (电导率)6、地表水水质监测采样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 : •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 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国控断 面每月采样一次,国控断面在每月5日至10 日内采样18日前上报监测结果。
•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 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 •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 水样的保存方法:选择适当材质的采样容器 ,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 防腐剂),冷藏或冷冻•采样器材及保存:见《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第45页 •四种洗涤方法:- Ⅰ:洗涤剂洗涤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Ⅱ:洗涤剂洗涤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 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Ⅲ:洗涤剂洗涤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 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洗一次;-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 骤 采样方法: •采样容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器、直立式 采水器、自动采样器 •采样数量、需加的保存剂:见《水和废水监测分 析方法》(第四版)第45页 •油类的采样: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 采样器把玻璃瓶材质容器安装在采样器的支架中 将其放到300mm深度,边采水边向上提升,在到 达水面时剩余适当空间 注意事项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 使用定位仪定位。
•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 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 项目完整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 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 采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 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 况,供使用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保 部门反映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 ,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样瓶不能 用水冲洗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 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如果水样中含有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 ,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 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 ),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固体但含有悬 浮物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 的水样除外 •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 大肠菌群数、悬浮物、挥发酚、放射性等 项目要单独采样 二、污染源污水监测 1、采样点的布设•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处 理设施排口(汞、镉、铬、六价铬、砷、 铅、镍、苯并〔a〕芘等)。
•第二类污染物的采样点一律设在排污单位 的外排口 •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的采样点应布在处 理设施的入口和出口•2、采样频次 •国控重点源(废水、废气、污染水处理厂 )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4次,国控重点源 (重金属)监督性监测两月监测一次 •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样1次;周 期大于8h的,每2h采1次样,但每个生产 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 流量 •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 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 较平稳,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 3、污水的采样 •监测项目:见工业废水监测项目表 •采样位置: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 •1m时,应在表层下1/ 4深度处采样;水深 •小于或等于1m时,应在水深的1/2处采样4、注意事项•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 次后再采样 •采样时要认真填写“污水采样记录单”,表中 应有以下内容:污染源名称、监测目的、 监测项目、采样地点、样品编号、污水性 质、污水流量、采样人员姓名及其它有关 事项 •其它注意事项可参见地表水的采样部分三、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 :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查明污染物的 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 ,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处理处置 的可靠依据。
应急监测程序:接到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报告后,监测人员 应携带必要的简易快速检测器材和采样器材及安 全防护装备尽快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 情况立即布点采样,利用检测管和便携式监测仪 器等快速检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 给出定量或半定量的监测结果现场无法鉴定的 项目应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椐监 测结果,确定污染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并提出 处理处置建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应急监测一般分为事故现场监测和跟踪监 测 •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椐现场的 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 频次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 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 现场录像和拍照 •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 供送回实验定测定 现场监测采样的原则:跟踪监测采样: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随着稀释、扩散和 沉降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掌握污 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 ,往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水体 环境恢复正常 现场记录 :•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 •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原因、持续时间。
•记录采样时间及水体感观性描述,可能存 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监测方法 :•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当我国颁布 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 等效采用外国的相关方法,但必须用加标 回收、平行双样等指标检验方法的适用 性应急监测报告主要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接到通知的时间和 到达现场的时间 •监测实施,包括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 方法 •事故发生的性质、原因及伤损失情况 •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流失量、浓度及影响范 围 •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及处理处置建 议附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以上讲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证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