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ppt
16页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 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 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 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 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 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 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 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 ,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 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这首诗的意思: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 飞满野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创作于公元761年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 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 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译文: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 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野 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要是早晨起来看看带有雨水的 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 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 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 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 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 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 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 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 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 眼前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 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 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偻佝的老 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 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 ,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 中一齐摇曳着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 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 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 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 的空间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 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 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 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 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 受亮光、温暖、花束、香 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 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 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太阳的话》中心思想是 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 生活的情感。
思想是劝那 些思想封闭的人,打开思 想,跟随共产党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大意: 《白桦》是俄国著名 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 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 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 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 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 ,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 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 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 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 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 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 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 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 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 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 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 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 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 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 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艾青(1910.3.27—-1996.5.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 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 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叶赛宁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 田园派诗人。
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 ,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 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 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诗的第一节说我们去看海 ,这一节与最后一节相互 照应;第二节和第三节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 我们和大海融为一体了 看海,他们去过许多回, 都十分的兴奋愉快同时 ,作者希望我们的胸怀像 海一样宽大在作者的十 四行诗句中,我们吟诵着 ,体现出作者热爱大海的 思想感情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诗人用一 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 :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是喜欢它们 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 动,光明正大地做事如果改正了缺点, 还可以和猫做朋友小诗人把老鼠当成了 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 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对老鼠的喜爱之情, 把老鼠当朋友,对老鼠的真诚相待让老 鼠和猫交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 爸爸的鼾声时断 时续,象小火车的 笛声一样.我由小 火车想起了美丽 的森林. 爸爸的鼾 声断断续续,让我 担心它象小火车 一样出了铁轨. 爸 爸的鼾声停下来 了, 是不是爸爸 要醒来了 ?就像山上的小火车它使我想起美丽的森林爸爸的鼾声总是断断续续的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咦爸爸的鼾声停了是不是火车到站了金波 ,原名王金波,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 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 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于2010年7月加入中国文字著作权 协会。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 集《回声》、《我的雪人》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 儿》以及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等,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 等同时,作者也写了多部理论著作,如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 金波儿童诗评论集》等,还著有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 曲集》等其中的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 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金波于 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社会职务是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 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理事,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山飒本名阎妮,1972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一个大学教师之家,童年时期曾学习琵琶和古琴 1979年入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小学读书,开始写日记、写诗1982后连续在《儿童时代》、 《儿童文学》、《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 说。
1984年因父母出国工作入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学习,期间曾担任长春小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6年回到北京,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87年15岁加入北京作家协会,曾获北京市银 帆奖1995年秋后,作为法国著名具象派画家巴尔蒂斯的秘书在瑞士生活两年,并开始发问小 说创作在后在巴黎从事专业写作,2001年9月在巴黎举行个人书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