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中化学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16页食品中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质量管理部 版 本:第1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共 3 页核准审核制定名称 1 食品中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食品中水分的含量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不含或含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3.作业内容:3.1 实验试剂:中性海砂;3.2 实验仪器:3.2.1 烘箱;3.2.2 干燥器;3.2.3 称量瓶(或铝制水分盒)3.3 实验步骤:3.3.1 固体样品:取洁净的称量瓶,置于 95-105℃的烘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 0.5-1.0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称取 2-10g(精确到 0.0002g)切碎或磨细的样品,于上述恒重的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于 95-105℃的烘箱中,干燥 2-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2mg,即为恒重3.3.2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取洁净的蒸发皿,内加 10.0g 海砂及一根小玻璃棒,置于 95-105℃的烘箱中,干燥 0.5-1.0h 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称取 5-10g(精确到 0.0002g)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璃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分,置于 95-105℃的烘箱中,干燥 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2mg,即为恒重3.3.3 大米、面粉:取洁净称量瓶置于 95-105℃的烘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 0.5-1.0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称取 5-10g(精确到0.0002g)样品,于上述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 95-105℃的烘箱中,干燥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2mg,即为恒重3.3.4 冷冻肉:使用电钻于整块冷冻肉的四角及中心部位分别取样,并将肉钻碎混匀取洁净的称量瓶,内加 10.0g 海砂及一根小玻璃棒,置于 95-105℃的烘箱中,干燥 1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称取混合均匀的冷冻肉 10g(精确至 0.01g) ,于上述称量瓶内,用玻璃棒将冷冻肉与海砂拌匀,置于 105℃的烘箱中,干燥 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0.2mg,即为恒重。
3.3.5 结果计算:生效日期 页次 1/2 版序 A名称 食品中水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1- W2X(%)= ×100%W1- W34.注意事项:4.1 在大米、面粉水分测定过程中,不要打开烘箱门;4.2 干燥时间应从烘箱温度升到要求温度算起生效日期 页次 2/2 版序 A 文件标准用纸食品中灰分检测作业指导书名称 2 食品中灰分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食品中灰分的含量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灰分的测定3.名词解释:食品经过高温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4.作业内容:4.1 实验器具:瓷坩埚、电炉、干燥器、高温炉4.2 实验步骤:4.2.1 操作方法:取大小适宜的瓷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在 600℃下灼烧 0.5h,冷却至 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精密称重,并重复灼烧至恒重加入 2-3g 固体样品或 5-10g 液体样品,精密称重。
液体样品需先在沸水浴蒸干,固体或蒸干后的液体样品先以小火加热使样品充分炭化至无烟,然后置于高温炉中,在 500-600℃灼烧至无炭粒,即灰化完全冷至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 0.5mg 为恒重4.2.2 结果计算:M1- M2X(%)= ×100M3- M2式中:X——样品灰分的含量,%;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g;M2——坩埚的质量,g;M3——坩埚和样品的质量,g;5.注意事项:5.1 高糖样品:如高糖样品灰化不完全,可将坩埚中加入少量水,将块状物溶解后于电炉上蒸干后再灰化;5.2 高脂样品:试样干燥后,一边加热,一边点火燃烧,然后再于高温炉灰化;5.3 含水多的样品:需先在水浴锅或干燥器蒸干水分生效日期 页次 1/1 版序 A3 油脂过氧化值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版 本:第1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共2页名称 油脂过氧化值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2.名词解释:过氧化值: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即得过氧化值3.作业内容:3.1 实验验试剂:3.1.1 氯仿—冰乙酸混合溶液:取氯仿 40ml、冰乙酸 60ml 混匀;3.1.2 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 14g,加水 10ml,储存于棕色瓶中;3.1.3 0.002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2O3)=0.0020mol/L] ;3.1.4 1%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 0.5g,加水少许调成糊状,倒入 50ml 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3.2 实验仪器:电炉,100ml 量筒4. 实验步骤:4.1 称取混匀的油样 2.00-3.00g(原料油取 3-5g) ,精确至 0.001g,置于 250ml 碘量瓶中,加入中和至中性的氯仿—冰乙酸混合溶液 30ml,立即振动使试样溶解,加入饱和碘化钾溶液 1ml,加塞振摇 0.5min,在暗处放置 3min 后取出,加水 100ml,摇匀后立即用 0.002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 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同时做不加试样的空白试验。
4.2 结果计算:(V—V 0)×c×0.1269X1(meq/kg)= ×100m X2= X1×78.8式中:X1——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g/100g)V——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ml;核准审核制定 V0——空白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 ;m——试样的质量,g;0.1269——与 1.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 2S2O3)=1.000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g78.8——换算结果 5. 注意事项:5.1 加入碘化钾后静止时间的长短及加水量的多少,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5.2 饱和碘化钾若有碘析出(溶液变黄) ,需重新配制;5.3 淀粉指示剂必须在临近终点时加入,否则会造成数据偏差;5.4 氯仿冰—乙酸混合溶液需重新配制生效日期 页次 2/2 版序 A文件标准用纸4:VC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撰写单位:版 本:第1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共2页名称 VC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面粉中有无 VC 的加入,以正确评判其品质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面粉中 VC 的定性检测。
3.作业内容:3.1 实验验试剂:3.1.1 钼酸铵;3.1.2 98%浓硫酸溶液3.2 实验仪器:3.2.1 搭粉板:6×20cm 玻璃板;3.2.2 天平:感量 0.1g;3.2.3 吸量管:5ml;3.2.4 烧杯:100ml;3.2.5 粉刀、滴管4. 实验步骤:4.1 打粉板:用洁净的粉刀取少量被测样品置于搭粉板上,用粉刀压平,打成上厚下薄的坡度(上厚约 6mm,下与粉板拉平) ,切齐各边;4.2 浸样:将搭粉板倾斜插入水中,使粉样全部侵入至粉样不起气泡为止,取出搭粉板,备用;4.3 配液:称取 5g 钼酸铵,溶于 95ml 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加入 5ml98%浓硫酸,备用;4.4 滴定:用滴管吸取滴定液,在粉样表面滴 3 滴,10min 后观察有无蓝色斑点出现;核准审核制定4.5 结果表示;如果粉样表面有明显蓝色斑点出现,则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生效日期 页次 2/2 版序 A5;湿面筋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共 3 页名称 湿面筋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面粉中的湿面筋含量。
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面粉中湿面筋的测定3.作业内容:3.1 实验试剂:3.1.1 0.01N 碘液:称取 0.1g 碘和 1.0g 碘化钾,用水溶解后加水至 250ml;3.1.2 氯化钠缓冲溶液:称取 200g 氯化钠溶于水中,加 7.54g 磷酸二氢钾和 2.46g 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用水稀释至 10 升,PH=5.9-6.23.2 实验仪器:3.2.1 带下口的玻璃瓶(盛氯化钠缓冲溶液) ,10L;3.2.2 挤压板(面筋排水用):9×16、厚 3-5mm、磨砂玻璃 2 块;3.2.3 玻璃棒;3.2.4 不锈钢碗:直径 10-15cm;3.2.5 100 目筛3.3 实验步骤:3.3.1 称样及制备面团:从平均样品中称取 10.00±0.01g 样品于不锈钢碗中,加入 4.6-5.2ml氯化钠缓冲溶液,用玻璃棒和成面团,直到不粘碗、无白点为止双手戴上乳胶手套,将面团滚成 7-8cm 长条,再卷起,然后滚成长条,重复 5 次,然后将面团揉成球状3.3.2 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核准审核制定 取下乳胶手套,将面团放在手心中,从盛有氯化钠缓冲溶液的容器中,以每分钟约 50ml 的流量,放出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面团 8min,洗涤过程中用另一只手不断挤压面团,反复压平,卷叠滚团。
洗涤时为防碎面损失,操作应在置一 100 目筛上进行,直到面筋洗涤液用碘液检查不变色时,洗涤即可结束3.3.3 挤压板排水:将洗出的面筋球放在挤压板上,压上另一块挤压板压挤面筋(约 5s) ,每压一次后依次将两块挤压板用干毛巾擦干,注意面筋不可用手碰,请直接转移或用镊子等挤压板上水印晾干后再挤压,再擦干晾干,重复压挤 15 次3.3.4 称量:用镊子取出压挤排水后的湿面筋,称量湿面筋的质量,精确至 0.01g4.结果计算: W2湿面筋(%)= ×100W1式中:W1——称取样的质量,g;W2——湿面筋的质量,g生效日期 页次 1/2 版序 A6;过氧化苯甲酰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 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 撰写单位: 品控部 版 本:第1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共2页名称 过氧化苯甲酰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面粉中有无过氧化苯甲酰的加入,以正确评判其品质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定性检测3.作业内容:3.1 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