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步步高从体式入手读懂古诗例诗解析.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172480
  • 上传时间:2018-09-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3.0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步步高》从体式入手读懂古诗例诗分析(按序)石鱼湖上醉歌(唐)元结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白话译文:小小的石鱼湖就好比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夏日里湖水将要齐岸, 湖心岛上一片青翠如同那君山一样就把山谷当作酒杯,把湖泊当作酒池吧,饮酒的人一个个仿佛环坐在沙洲和岛屿上任凭连日来风疾浪狂,也不能阻止小船去载酒我手持长瓢坐在巴山石上舀美酒,与诸位共饮,以驱散心中的烦愁作品鉴赏此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 酌饮四坐以散愁 ” 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 所以“ 散愁” 一句是无病呻吟该诗以酒为戏,借饮取乐,抒写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说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举杯消愁却是假的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 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 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白话译文去年花开时节,适逢与君分别;今日春花又开,不觉已经一年人间世事茫茫,件件难以预料;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独自成眠身体多病,越发思念乡田故里;治邑还有灾民,我真愧领俸钱听说你想来此,探访我这孤老;西楼望月圆了又圆,却还不见诗歌评析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 ,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作品赏析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 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 是说他之所以 “ 诗无敌 ” ,就在于他思想情趣, 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 也” 、“ 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 诗无敌 ” 、“ 思不群 ” 的分量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 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 ( 《杜诗镜铨》 )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 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 江东” 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 ” 和“ 日暮云 ”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象“ 春树” 、“ 暮云” ,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 “ 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 ( 《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清代沈德潜称它 “ 写景而离情自见 ” ( 《唐诗别裁》) ,明代王嗣奭《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 “ 淡中之工 ” ,都极为赞赏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象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言“ 重与” ,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 何时” 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令人读完全诗,心中犹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歌赏析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 “ 皆谪居楚中而作 ” 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与这首诗参证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诗:“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 窅冥 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这里, 除明写诗人身在岳州外, “ 柳青青 ” 的景色与 “ 草色青青柳色黄 ” 既很象,而“ 日长风暖 ” 的景象也近似 “ 偏能惹恨长 ” 的“ 春日” 与“ 不为吹愁去 ” 的“ 东风” 至于“ 满洞庭” 的“ 春心” ,与这首诗题所称的 “ 春思” 也大致同义 “ 春心” 是因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情归心; “ 春思” 是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首句“ 草色青青柳色黄 ” ,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 “ 桃花历乱李花香 ” ,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

      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诗的第三句 “ 东风不为吹愁去 ” ,不说自己愁重难遣, 而怨东风冷漠无情, 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 春日偏能惹恨长 ” ,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人们在心烦意乱、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迁怒他人或迁怒于物可是,诗人把愁恨责怪到与其毫不相干的东风、春日头上,既怪东风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日反而把恨引长,这似乎太没有道理了但从诗歌是抒情而不是说理的语言来看,从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来说,又自有其理在因为:诗人的愁,固然无形无迹,不是东风所能吹去,但东风之来,既能驱去严寒,使草木复苏,诗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

      诗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日所能延长或缩短,但春季来临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在诗人的感觉上,会感到日子更难打发张华《情诗》 “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 ,所写的都是同一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主观上的时间感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诗的语言有时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须可以为读者所理解也就是说,一首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却不是荒诞不经的胡思乱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要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这首《春思》诗,正是如此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诗歌赏析这是苏轼贬黄州后于元丰六年(1083)写的一首小诗东坡是黄州山脚下的一片数亩大小的荒地,作者于此躬耕 ,并以此地名作为自己的别号唐朝诗人白届易在忠州有《东坡种花诗》、 《步上东坡诗》 ,作者钦佩白居易 , “东坡” 之号,盖原于此起句写东坡之景 :雨后的月光皎洁如玉 ,碧空万里 ,一片澄明世界二句的 “ 市人” 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 “ 野人” 此指淡泊名利、置身名利圈外的诗人自己。

      “ 市人” 白天为名利奔波 ,夜晚多成倦客 ,无闲情享受 “ 雨洗东坡月色清 ” 的妙境三、四句,莫要嫌弃这里山多石大坡路多不好走,我自己特别喜欢这里的响亮的拐杖拄在石头上的声音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诗歌赏析首联“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 在写法上,平淡自然,主要是叙事,并紧扣诗题中的 “ 泉” 字而来 不知名 ” 也就是说山泉的 “ 无人问 ”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诗人想问问山泉,有没有让人能记得住它的名字其实,我们从诗人这两句诗中,感觉到了诗人表面在说山泉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实则表明了山泉那平淡而自然的生活状态可以说,诗人开始就写山泉的平凡无名,其实透露出了诗人对山泉生活的喜爱与向往颔联“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这里,诗意承接首联而来诗人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出山之后的形象从意义上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泉(流淌在平地时)恰似一面刚擦洗过的镜子,将蔚蓝的天空尽收其中,而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春雨般泼洒半空这里,诗人从广阔的空间着笔,把天地融合,不但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也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其中的一个“ 映” 字,一个“ 飞” 字,形象而生动地凸现了泉流清澈和飞动的奇观景象在律诗中,颔联是要对偶的可以说,上下两句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把山泉的形象描写得具有可感性 特别是“ 飞空作雨声 ” ,诗人从听觉中描写了山泉的气势,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感这样,诗人从形象的、声响的方面把山泉的气势给描绘出来,为后面抒发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颈联“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这一联是 “ 转” ,诗人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 平” 即水位升高意思是说,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流到小池,小池水也长高了这里,诗人是说,原来山泉那种清澄,那种灵气,那种气势,在这平坦的小溪、小水池中消失了当然,诗人这一转是有意而为之再次再现了山泉平实、质朴的一面然而,这一形象,恰是为后文抒发情感蓄势尾联“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是“ 合” 诗人由叙而议,点明诗旨 恬澹” 也写作“ 恬淡” ,即清静淡泊,不追求名利比如,老子说:“ 恬惔为上,胜而不美 庄子在《天道》中说: “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诗人在这里写山泉的 “ 恬淡” 就是说山泉的 “ 长自清 ” 。

      这本来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但是,我们读到这里,都已经感觉到诗人不仅仅在写山泉,而是还在写人,感觉到山泉即诗人自己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山泉的 “ 恬淡” 无人关注,正是诗人受到贬谪后,虽然处境冷漠,但也自洁自清,进而崇尚恬淡、厌恶世俗生活,保持高洁人生境界的表现在艺术上,首先,注重形象描绘整个诗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