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菜园坝大桥.doc
10页重庆菜园坝大桥建设纪实 国内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重庆菜园坝大桥420吨缆索吊机试吊成功的时刻,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为攻克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技术难关和为菜园坝大桥缆索吊机安全度过洪水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 那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他们之中,有大桥局集团科研、设计、制造、施工方面的老专家和小青年,有总经理和普通职工他们攻克了天下第一难的菜园坝大桥技术难关并战胜特大洪水的袭击,用行动绘出一幅大桥人的群英谱 攻 关 篇 天下第一难 菜园坝大桥由菜园坝大桥主桥、北引桥和菜园坝立交桥组成大桥全长4公里,主桥为我国第一座特大公路轨道两用Y构系钢拱桥钢箱梁上为6车道汽车道,下边为两车道轻轨车道大桥主跨420米,两边各有102米、88米的侧跨它不仅在国内、国外的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居第一,在技术难度上也可算天下第一 工程界认为组合结构是复杂的重庆菜园坝大桥采用三重组合结构主桥采用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组合、钢箱拱与钢桁梁组合、钢桁梁又与正交异型板桥面板组合通俗地说,就是钢箱拱接在混凝土的Y构斜腿上,钢桁梁挂在钢箱拱上;16米一个节段钢桁梁,在工厂制造时就焊上正交异形板桥面板,每节段重达300多吨。
它还引进了国内从没有过的设计理念:设计只管大桥结构本身的安全,不管施工工艺,不管你能不能做出来他们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空中楼阁”一是主桥墩上大悬臂的Y构混凝土,呈复杂的空间结构向上向内变截面延伸,混凝土Y构向主跨伸出78米,向外侧伸出102米设计要求长100多米,2000多方、重达8000多吨的混凝土Y构斜腿一次灌注如果在地面上,这些要求是可行的,可是这是在长江上的百米高空中,要在江面上搭起支撑这些重物的支架,要多少钢材?设计指导意见为8000吨,但要按其设计的满铺支架计算,8000的后边还要加个0还不要说长江的航道不能堵塞、阻断二是钢箱拱与混凝土的Y构固结,对Y构和钢箱梁精度要求极高,在420米的跨度中,差几毫米就难以合龙,对施工要求极高三是空间桁架与正交异型板整段拼装,在国内是第一次用,在国外极为罕见钢桁梁16米一个节段,每段300多吨,整体制造安装,哪里有在江面吊重300多吨、起吊高度100多米、悬出200多米的起重设备?我们过去的钢梁都是一根根杆件往桥上拼的,最大的杆件不超过50吨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秦顺全说:菜园坝大桥的施工难度超过大桥局在建的所有桥梁,比中国的第一长桥杭州湾大桥和武汉的第二座公铁两用长江桥天兴州大桥还要难。
攻关不怕难 中铁大桥局也正是因为攻克了桥梁建设的一个个难关,肩负起了推进我国桥梁科技进步的重任,才奠定了同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权说:“攻克天下第一难,才显出大桥局的水平,才能提升大桥局的竞争力总经理周孟波说:“建好菜园坝长江大桥是大桥局最大的政治它不仅技术难,还是我们的第一个BT项目为了加强对菜园坝大桥建设的领导,集团公司派出两位老领导,罗军帅抓现场施工,杨长明抓商务管理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诗平兼任菜园坝大桥项目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张春新担任菜园坝大桥工作组组长总工程师秦顺全组织老专家和副总工程师成立了菜园坝大桥专家组 在多次召开的菜园坝大桥技术攻关会上,老专家陈守荣、邵克华、彭月 、周璞、赵煜澄都到会出谋献策专家组和菜园坝大桥项目公司、五公司及五公司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出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是向设计部门提出Y构梁施工分段制造,以减少重量,保证支架安全渡洪;同时设计斜支架桁和滑道,采用滑模施工Y构混凝土斜支撑,这在国内也是第一次二是设计制造420吨缆索吊机,解决钢桁梁架设和钢箱拱架设的难题如此大跨度、大起重量的缆索吊机,在国内国外均数第一。
集团公司就两大施工设计进行分工,缆索吊机由集团公司设计事业部负责设计,五公司和桥机公司制造,由五公司安装调试并制定操作工艺;Y构施工支架和钢桁梁滑道由五公司设计、制造和安装 天下第一缆索吊 缆索吊机是在两个高支点间拉上钢缆,起重小车在钢缆上起重、行走的吊机它多用于跨越江河、峡谷的起重运输作业,但一般都在30吨以下,400吨的从没有过可是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施工非它不可原方案为钢梁在工厂整体生产,最大的节段重350多吨,而起吊的高度达100多米,为了架设安全,在我专家组的要求下,设计部门才同意拆分为280吨一个节段每节段宽30米左右,长16米,高10米,钢梁只能在水上用船运输缆索吊不仅起重吨位大,而且处于高高的桥墩之上,顶部距水面有190多米它的北锚碇还必须设在水深20多米、每秒流速达4米的急流中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事业部主任潘东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全力以赴进行缆索吊机的设计项目负责人王东辉在老专家的指导下,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设计出独特的既具备缆索吊机塔架功能、又具备扣索塔架功能的多用塔架128米高的扣索塔架与主桥墩固结,在架设钢箱拱的施工中,没合拢的一段段的钢箱拱挂在它强有力的身躯上。
128米以上的26米塔架为铰接的活动结构,它可以根据起重量的增加向内倾斜,把拉力传给上锚绳,保证塔架的安全一塔两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在设计中还尽可能采用常规杆件,减少新制钢结构,节约了材料 胜利之“V” 桥梁在桥墩上固结叫“刚构”,有的现浇梁与桥墩构成“T”字,人们就叫它“T构”,菜园坝大桥主墩上向上的混凝土斜撑与桥墩构成一个“Y”字,该叫Y构,但充满了必胜信心的大桥人说:“它像一个代表胜利的‘V’,就叫‘V构’吧 制造混凝土构件,横的竖的都好做,就是斜的不好做菜园坝大桥主桥墩上“V构”支撑就是斜的它在桥上横空出世,并呈复杂的空间结构,向上向内侧倾斜向上的倾角是39度,水平夹角8.5度,断面扭转11度它的断面高10米、宽6米、长102米,重达7500多吨在水深流急的江中如何立起支撑它的支架,要保证“V构”混凝土斜撑的精度和混凝土质量,又要保证支架安全渡洪,还要节约钢材、人工等费用,这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集团公司专家组和项目公司积极向业主和设计院提出分段制造、减少支架荷载的建议,得到了批准,但每段混凝土还是重达千吨 五公司副总工程师涂满明和一群年轻人挑起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担。
他们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在支架的底部采用了钢管立柱,以减少水流的冲击,提高了抗洪能力;在上部采用军用梁桁架和杆件桁架,减少了新制钢结构;并把支架桁与“V构”底平行布置,设置了模板走行的滑道,“V构”的模板在这斜面滑道上一段段滑移,制造出一段段“V构”混凝土为减少支架的水中临时基础,他们设计的支架是大悬臂的18号墩上“V构”支架向江中悬出30多米,在支架还不能满足施工荷载要求的情况下,他们利用主体结构采取了弹性吊挂措施有了安全保证,“V构”施工成为现实重达千吨的施工荷载压在斜面的支架上,其向外水平推力达到点500多吨,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想出了把“V构”支架与主墩锁定的好办法18号主墩的前支架是大悬臂,后支架却要大跨度,因它要跨过40多米宽的南滨路,路中不准设立临时墩他们采用了预应力加劲桁梁结构,就是在桁梁底部拼装一个支点,支在预应力钢索上,满足了42米跨距、荷载500吨的施工要求 项目部总工魏善平认真钻研和审看各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向工地年轻人和职工进行了详细的交底,使职工知道了干什么、如何干,工地的技术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菜园坝大桥在一、五、六公司项目部的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中日新月异,已初现雏形:桥墩在2005年洪水到来之前全部冲出洪水线,引桥的各个桥墩上也挂上现浇梁挂篮,有的现浇梁已经合拢,“V构”支撑的斜滑模施工也顺利进行,并度过危险期,受到重庆市政府和城投公司的好评。
抗 洪 篇 2005年,重庆地区连降暴雨,菜园坝长江大桥工地的水位暴涨二十多米,并长期居高不下缆索吊机设在江滩上的北锚碇也被淹没在二十多米深的水中,每秒4米流速的江水没日没夜地冲击着缆索吊机的缆风绳和锚绳,胳膊粗的钢丝绳在急速抖动着,距离江面近200米的缆索吊机塔架在摇摆着 团结协作的颂歌 8月18日,缆索吊机出现险情,它像一道无声的命令,把集团公司各个部门、所有参建单位都调动起来一群年龄不分长幼,职务、职称不分高低的大桥人在大江上上演了一幕感人的抗洪抢险正剧 集团公司得知险情,党政领导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指示菜园坝大桥专家组的专家赶赴工地,与菜园坝项目公司组成联合抗洪抢险指挥部专家组有总工程师秦顺全,副总工程师宋杰、潘东发,老专家有81岁高龄的周璞、78岁高龄的赵煜澄和70岁高龄的彭月 他们一到工地就冒雨查看险情,找职工调查情况,研究抢险方案大桥设计院、桥梁科学研究院也派出专家,研究水流的冲击力和吊索塔架的受力等情况,为专家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菜园坝项目公司作了紧急动员,全部到一线去,到江边工地去,有啥干啥。
罗军帅在工地盯了三天三夜,直到被送到医院项目公司总经理彭建伟、总工程师李德坤、副总工程师李新华也是几天几夜没合眼 彭建伟召集参建的一、五、六公司项目部紧急动员,要求各单位把抗洪抢险当成最大的政治来抓,要一切为抢险,一切服从抢险五公司项目部是抢险的主力,一、六公司要做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机械给机械一公司项目经理吴保胜,把本项目部正在使用的卷扬机送到了五公司,还亲自带领着抢险小分队,配合五分司项目部,把一根根粗大的钢缆拉在刚刚合拢的引桥现浇梁上;六公司项目经理曹利茂也亲自带队,驾着小船为主锚和缆风绳挂上抑震装置在菜园坝大桥缆索吊机恢复施工时,老专家周璞提出了为避免洪水的冲击,北锚要出水的建议方案是在原锚碇上接出钢管,顺着主锚绳的角度斜出水面,把主锚绳接在钢管上,防止水流对锚绳的冲击,以及锚绳因水流冲击而产生的震动疲劳那是24根水桶般粗、50米长的钢管,还有多个支座,共数百吨钢结构桥机公司接到这项抢险任务后,在工厂安排24小时不间断连续生产,用最快的速度运到工地,党委副书记邓连友带着一班精干的职工赶到工地安装他们住在江滩上的工棚中,24小时不停地工作,按期完成了北锚出水的任务 风口浪尖更显桥工无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口浪尖更显桥工无畏。
8月的重庆,老天又是下雨又是刮风,耸立在大江之中、距江面近200米高的吊索架拖着长长的锚绳,在风雨中呜咽着,北锚钢丝绳在急速地抖动着保证吊索塔架的安全成为全集团公司的头等大事副总经理陈诗平赶到了工地,副总经理张春新兼任新成立的菜园坝大桥工程工作组组长赶到了工地他们和专家组研究制定出抢险方案:一是加固锚绳,加固缆风二是拆除塔上重物起重吊车、鞍座等三是放松起重主缆,减轻锚绳的拉力 调度命令从江边的小屋里一一发给了五公司项目部,项目部立即执行上塔顶拆起重车,垫紧缆索吊塔架铰接段时,上塔架的职工望着湍急的江水、阴雨的天空和看不见顶端的塔架,心咚咚地跳五公司党委书记秦汉桥,工会主席、重庆片区指挥长赵阳明,副总经理张大成对职工说:“我们先上去,陪着大家他们率先走上江中的栈桥,爬上了在风雨中摇摆的缆索吊机塔架 五公司菜园坝大桥项目部主持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樊启望和副经理赵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