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利用改创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798772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利用“改创”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Summary】本文基于当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的现状,建议教师以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范本,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寻找适合的“改创”点,通过改写、创新课文的文体、情节、语体、人称、风格、表达方式等,促进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点,并能将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Key】作文教学 原创 “改创”法 表达能力G A0450-9889(2021)13-0111-03目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下,说话和写作内容空洞、词不达意、言之无物、言不成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其习作兴趣,提升其表达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张丽丽名师工作室提出“摹创”作文教学,即“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作文训练形式它的基本训练形式有以下几种:仿创、改创、演创、原创这种分类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写作规律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让教师会教作文、学生会写作文,盘活了语言文字这一源头活水改創”是“摹创”作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仿创”的基础上,即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仿写能力,积累了一些仿写方法之后的改写与创新。

      笔者现结合课题研究及教学案例,谈谈对“改创”作文的认识和收获一、“改创”法的内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精心编写的课文中有不少的文章相当精美,有的是名篇名作,无论是字、词、句的运用,还是谋篇布局、修辞手法都称得上绝好的范本改创”作文教学就是在尊重课文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内容、结构或叙述方法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如通过改写、创新课文的文体、情节、语体、人称、风格、表达方式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并能将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这个过程是对原有文本的一个加深认识和进一步的解读改创”给学生创造了表达和练笔的机会,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改创”犹如改一件衣服,也许这件衣服的长短、胖瘦、式样等不合适,你可以拿起剪刀、针线进行裁剪、缝制,这就是“改”;同时你也可以在这件衣服上添加一些装饰,比如蝴蝶结、流苏等,或者说逆转潮流,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款式,这就是创新、创造如果说“仿创”为学生提供了一根拐杖,那么“改创”就是给学生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这个过程让学生的习作表达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二、“改创”的要求“改创”不能天马行空没有任何依据,前提要先忠于原有文本,即在不改变原文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写创编但“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学中,我们要活学活用这个“例子”,寻找适合的“改创”点,让“改创”作文训练切实有效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因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和阅读心境的差异,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也会呈现多元化特点比如,同样是改结尾,结尾却迥然不同;同样是改情节,情节却有喜有悲,或荡气回肠,或义愤填膺……所以说,课文的解读不再是一家之言,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多元解读文本只有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透彻,才会找到适合“改创”的角度和方向改创”前的指导亦很重要写前指导是点拨、启发,是唤醒、激励教师适当的点拨将会使他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智慧的灵感被开启只要诱导得法,开掘得当,学生将在写作课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思维和创造潜力为降低“改创”的难度,“改创”前,教师可在课堂上宣读“下水文”,让学生评析、借鉴,这样扶学生走一程,可以让学生直接从教师的习作中习得方法和方向,知道“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在学生动手“改创”时,结合学生所在学段的相关习作训练点,明确“改创”要求,这个要求包括想要训练的能力和学生习作的指向,这样学生的“改创”就有“法”可依了。

      展示和评议学生习作时,可分层进行,这样讲评更扎实有效、更有针对性,不仅能让学生发现“改创”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学习“改创”习作中的精华,实现由“不会改”,到“会改”,再到“改得好”的梯度转变三、“改创”的实践(一)改情节在写人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对故事情节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借机让学生成为编剧,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创”如时间、地点、人物不变,改故事情节改创”时,给学生自由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编写属于自己的剧本但要注意,“改创”要立足文本,“改创”的情节要自然流畅,在情理之中故事的情节一般分为: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故事的高潮、结局等例如,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在理解故事情节、蕴含道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调换,变成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故事又会怎样展开?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改创”情节,思考如何巧妙构思,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既让课文充满了魅力,又让表达变得有趣再如“改创”小说《桥》的情节我们知道小说是虚构的,是生活的影子它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在人物、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小说的情节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引导学生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想象,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在我们面前“立”起来。

      比如,在人们过桥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许许多多的波折,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时谁出现了?他起到什么作用?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情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争取把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说得更生动、更曲折、更扣人心弦,使“改创”的情节精彩纷呈二)改文体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写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可以通过改变文体的方式(对比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个事物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包括说明文、散文、小说、童话故事等,每种文体的特征和表达方式不同,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后,对每种文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建议学生“改创”文体,把说明文改成童话故事,如“改创”《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等;把散文、小说、诗歌改成说明文,如“改创”《落花生》《少年闰土》《花之歌》等;把写景的诗改成散文,如“改创”《绝句》《江南春》等;把革命题材的故事、安徒生的童话等改成课本剧,如“改创”《狼牙山五壮士》《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文体进行“改创”,能很好地区别不同文体的写作重点和表达方式,全面培养了写作能力例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是一篇经典散文,如何把它改成说明性的文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聚焦课文第6~10自然段,从课文中归纳总结出花生的特点,如味美、便宜、用途及品质等,再组织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花生的特点,如生长特点、外形特点、分布特点、营养特点等,当然也可以播放花生美食的制作过程,不断丰富“改创”素材。

      然后,明确“改创”任务,要求学生把课文这几个自然段对花生的介绍改成说明性文字在回顾说明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紧扣“改创”要求(抓主要特点,详略得当;选需要材料,厘清写作顺序;用说明方法,语言活泼)进行改写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降低了“改创”的难度,学生改得轻松、有趣再如小说《少年闰土》第7自然段,作者分别从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五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而且还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把这段叙述性文字改成说明性文字时,可以让学生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以及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介绍捕鸟的过程三)改语体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语言精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训练的源泉常见的语体“改创”有:古诗“改创”成现代文,文言文“改创”成白话文把简短的文字变长,或把长篇的文字变短,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原有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想象和表达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厚实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例如,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小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置身于故事发生的情境,把自己当作王戎,说一说自己所看、所听、所想。

      师:(动情述说)让我们穿越到三国时代,大约在公元240年前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七岁的王戎和他的小伙伴们在郊外游玩……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他们是怎么游玩的吗?生1:到河边打水漂生2:爬到树上摘果子、掏鸟蛋生3:在丛林中捉迷藏生4:到田里捉蚂蚱师:谁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游玩的?生:……师: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快到了中午,他们玩得筋疲力尽,饥渴难忍一个小伙伴突然发现了一株李子树,(课件出示李子树)如果让你来描述这株李子树,你会怎么描述?生1:枝叶茂盛生2:李子又大又红師:描述一幅画面,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李子树的整体情况,然后再重点描述李子,描述李子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比如,它的颜色、样子、味道等,即先整体描述,再局部具体描述如果再运用一定的修辞会更好!生3:这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李子树,远看那李子就像一串串红色的玛瑙,近看圆滚滚的,紫得发亮,让人看了垂涎三尺!……师:看到这样的李子树,诸儿是怎么做的?放飞你的想象,大胆地想!生4:有的瞄准又大又红的李子,用石子把李子打下来生5:有的踮起脚跟往上钩生6:有的小朋友抱着李子树使劲地摇,想把李子摇下来。

      ……师:这个时候只有王戎一动不动,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这时候,谁会走过来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们会怎样问?王戎又会怎么回答呢?请大家想象之后进行角色扮演生7:(扮老爷爷弯着腰、咳嗽着走过来)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生8:(扮王戎)这些李子在大路旁,路上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李子还压弯了枝头,说明这李子不能吃啊!生9:(扮老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孩子,你的朋友都去摘李子了,你怎么在这儿一动不动?你难道不口渴吗?生8:(扮王戎)我才不跟他们顺大溜呢,我真搞不懂他们都在想什么你看李子结得这么多都没人摘,你说这就奇怪了吧?这李子肯定是苦的,不能吃!生(部分):(扮小伙伴,一蹦一跳地跑过来)王戎,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呢?你看,这些李子多诱人,快去摘呀!……以上教学片段,教师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在想象中进行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次,引导学生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形象、具体,同时,引导学生“改创”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如车水马龙、枝繁叶茂、垂涎三尺、争先恐后等,从而让语体“改创”更有味道最后,鼓励学生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角色扮演,使故事情节活灵活现。

      在充分的想象和交流表达之后,故事已变得丰富,情节已变得饱满,这时候,教师再出示“改创”要求,把小古文变成白话文,学生便有内容可写四)改表达改表达比较常用的有议论改抒情、抒情改议论等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如何把议论文改成抒情性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回顾常见的表达方式入手,从而引出抒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抒情,以及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进行“改创”前,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这两种抒情方式,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进行引导和点拨比如,六年级孩子面临毕业,面对朝夕相处的老师或同学,会怎么说?向老师表达感恩、感激之情,向同学抒发依依不舍之情,向母校表达赞美、留恋之情等,这些都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比如,通过鸟儿、大树、天空、花草等的描写来衬托自己的心情等在交流时,引导学生发现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多采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抒发强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丰富与张思德相关的文字、视频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