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开区纺织产业转移发展模式调研.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021081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8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开区纺织产业转移发展模式调研一、基本概况2015年,###经开区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分别授予:“中国针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奖”、“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全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奖”,被江苏省经信委表彰为“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包覆纱获得:“201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知名品牌示范区”称号,品牌强度600,品牌价值116.9亿元,是宿迁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今年6月,又被中纺联评为:“国家室内空气净化面料开发基地”经开区情况:###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8月,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苏北县份中唯一一家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58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供水、排水、污水、供电、热力、通讯、亮化、天然气、有线电视、绿化、学校、医院、车站、市场、邻里中心、蓝领公寓等设施配套完善,已建成道路158公里、供排水管网301公里、污水管网116公里、供热管网28公里、天然气管网200公里、绿化面积350万平方米、热电厂1座、污水处理厂4座、自来水厂1座、3.5—22万伏变电站5座,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蓝领公寓和邻里中心30万平方米,建成了大型医院1所、车站2个、星级酒店3个、物流园3个、小区15个、学校5所、文化中心1个、市场群4个、公园2个、开发区劳动力市场1个。

      构建了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新平台,载体功能显著增强近年来,###经开区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加快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围绕“3+2”产业体系,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促进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了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754个,用工13.8万人建成丝袜、画材、包覆纱、竹纤维、针织毛衣、针织浴袍、光伏玻璃、食品马口铁、单缸机活塞、扬声器、电动车蓄电池、提花遮光窗帘布等15个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综合竞争力逐年攀升,科学发展水平连续三年进入全省“第一板块”,综合实力位居全省126家开发区第41位,较上一年度前移6位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榜”,还先后获批了纺织纤维新材料、装备制造和软件四大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并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验收智能针织产业园情况:为加快###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升经开区纺织产业质态,实现现有企业扩能升级,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全力打造一个高度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苏北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智能针织产业园。

      产业园座落于苏北唯一一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位于新205国道以东、沭七路以西、瑞安路以南、友富路以北,规划面积1030亩产业园主要以智能针织品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袜子、无缝内衣等针织品,凡设备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智能针织袜机、针织圆机、包覆纱机、加弹机、一体机等项目均可入驻产业园按照“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的发展定位,围绕“龙头带动、平台驱动、县乡联动”的运作模式,力争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使之成为产业转移升级的集聚区、政府与行业协会互惠合作的示范区、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先导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区,着力将###打造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高地、创意设计策源地、针织商品国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把###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名城”目前产业园一期近13万平方的厂房及配套用房已经全部封顶达成入驻意向的针织项目3个,现已签约入驻企业4家,分别是:江苏西西智能针织有限公司、江苏腾翔智能针织有限公司、江苏西海智能针织有限公司和江苏西施针织针织有限公司二、产业转移的基本做法###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被中纺联产业转移办批准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以来,###的纺织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承接全国各地纺织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大承接转移项目力度,促进包覆纱产业集群集聚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推动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中国包覆纱》基础上,搭建高水平针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针织行业繁荣发展,聚焦针织学科发展前沿建立现代针织技术论坛,围绕高新技术材料、先进针织工艺和产品开发技术、高性能产业用针织品,智能针织、“互联网+纺织”等热点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包覆纱是丝袜、针织内衣、织布、服装、医用药布等下游产品的优质原料我县已形成从上游的“锦纶(氨纶)一包覆纱一丝袜一织布一制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重点企业有江苏邦源、月源纤维、嘉德纤维、新思维纤维、万润纤维、天天旺纤维、创艺纤维、宝娜斯、双金纺织等一批关联性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对园区内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实现设备与管理智能化,大力推进企业的智能化步伐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作用,在包覆纱企业密集的义乌、诸暨、辽源、苏南、长乐、上海等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包覆纱上下游企业招商活动,发挥好宝娜斯、邦源纺织、嘉德纤维、月源纤维等企业的商业人脉、资源、信息等优势,积极鼓励其帮助我县招引与包覆纱、丝袜、织布等相配套的关联性企业,不断拉长产业链。

      三是做好标准化厂房的招商工作根据包覆纱、丝袜所需生产设备的特征,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标准化厂房,大力开展包覆纱的招引工作根据企业意愿,视其投资规模,采取出售、出租或免租金的办法,促进包覆纱企业迅速落户、投产达效、集群集聚二)强化平台建设 打造永不转移产业行业情怀是纺织大国到强国的情怀,建设纺织强国是几代纺织人的梦想我县应该本着这个情怀,要在智能针织园区内开展针织重点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云平台”创新推广模式,优化推广效果,促进园区与集群对接、集群与专业市场对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加强针织科学基础(应用)研究,瞄准国际针织高端和前沿技术,加强材料设计与制备、绿色纺织染加工、智能制造与两化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应用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推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核心专利技术,带动针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如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主体在于强化基础研究、建立数据思维、甄别客观需求、完善平台设计、发现、培育、壮大行业最先进的生产力资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行业制造环节和商业领域中的模式创新围绕“三品”战略,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致力于打造针织产业生态链的平台,采用互联网+思路搭建现货交易、仓储监管、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品牌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同时在智能产业园区内提供有吸引力的事业发展空间和工作生活待遇,确保智能针织园对优秀人才的磁场效应,加快不同专业、不同代际、不同禀赋人才之间的创新融合与经验分享,确保智能针织园人才环境的生态多样化、技能备份化、员工专业化面对经济新常态,难招商、招商难成为各个地方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为此,###经开区人审时度势,迅速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举措,创造性地在全国成立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 不仅为开发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提供平台支撑,更为产业质态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条件产业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统一要素保障运营模式,力争落户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努力打造永不转移的产业目前,已承接落户我县的纺织产业有:江苏邦源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嘉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月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宝娜斯集团、江苏好兄弟、新思维、创意纤维、江苏西南智能纺织等136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户,行业从业人员4.2万人;拥有包覆纱设备4881台套,年产量10万吨其他产能还包括年产各类新型弹力纱线50万吨、纱锭约70万绽、化纤弹力丝14万吨、织针丝袜12亿双、各类高档针织品1300万件等,是我国乃至全球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

      三)创新载体规划 全力提升产业质态为提升全县纺织产业质态、加快产业集聚持续发力,###县委、县政府结合###纺织产业现状,把准市场脉搏,在项目增量上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在项目存量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提升###纺织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加快重组,升级合作为了加快存量项目转型升级的步伐,###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加快合作重组、股改上市,其中:江苏白洋线业有限公司和世界纺织巨头——英国高斯集团进行合作,让其享有全球市场资源;二是科技创新,产研结合积极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其中江苏腾盛纺工集团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光触媒墙布,大大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增量项目和存量项目发展方面的做法与习总书记新近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必将为###纺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质态提升、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等方面产生里程碑式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四)创新服务理念 增强竞争软实力帮办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一个地区硬实力的体现,更能彰显一个地区的竞争软实力近年来,###在企业帮办服务的理念、模式和队伍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也总结出一套###的帮办经验。

      一是创新服务理念人秉承“保姆式”服务理念,以“保姆情怀”不断孵化###纺织产业硕果,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对生产性要素的合理需求,这种“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伸援手”的优良作风,受到企业的高度称赞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为帮助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积极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让外地客商安心创业,###经开区在帮办服务模式方面把过去的“分区域帮办”转变成“分产业帮办”、“归类帮办”、“专业化帮办”的模式,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服务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又能提高帮办服务的效率和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三是创新服务团队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全球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实际情况下,###经开区能够逆势而上,不仅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的鼎力支持,也得益于开发区人所独有的那种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敬业品格;更得益于###经开区拥有一支擅长招商、善于安商、力求富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精英团队经开区投资促进局用全区5%的人和10%-20%的经费,贡献了50%的项目,他们正是这个精英团队的杰出代表,他们担负着全县投资环境推介、招商引资选资、信息搜集甄别、项目洽谈签约、产业研究、落户项目帮办等各项工作,为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开发区,起到了先锋队、侦察兵、服务员、厂保姆的作用,谱写出了一曲曲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奋进之歌。

      纺织产业在政策平台、载体建设、帮办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正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不降反增的秘诀所在,也叙写着“经济冷环境”下的招商新思路、产业转移新出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是“供给侧”的具体体现,诠释着纺织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真谛三、产业转移的经验及举措面对经济新常态,###县在招商过程中坚持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三位一体的招商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招商之路一是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014】62号文”,###县委、县政府迅速出台“沭发【2015】10号文”,文件规定对新落户乡镇和开发区企业在设备奖励、贷款贴息、厂房配套与股权投资、人才引进、科技示范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这一做法把原有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由“期货奖励”转变成“现货奖励”;二是策划活动、推介招商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纺织行业抢占制高点、享有话语权,###县委、县政府先后与中纺联新闻中心举办“###智能针织产业园推介既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