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潭县复兴湘稻种植有限公司项目申请建设可研报告书.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9440411
  • 上传时间:2023-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湘潭县复兴湘稻种植有限公司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湘潭县复兴湘稻种植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23日注册成立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凤凰路中南建材大市场2栋11号注册资金50万,以生产有机高档优质湘稻为主要经营范围法人代表李建国,总经理姚运泉公司采取总经理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模式现有管理人员7人,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经济师1人,土壤学专家1人,农庄田间管理人员10人公司于2010年在茶恩寺镇晓花村租赁土地230亩进行有机高档优质湘稻种植基地建设,通过一年的运作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公司于2011年与白石乡友爱村协商签订租赁1000亩水田扩大示范规模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1.5万亩/年生态有机湘稻产业化经营项目公司文化:团结、务实、创新、高效公司理念:以“三农”为中心,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探索有机农业新路子,打造绿色、环保、优质、高效有机农业新品牌,复兴农业大发展1.1.2 项目建设条件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下游流域,东邻株洲,南连衡岳,北接市区到长沙,西靠湘乡接娄底,素有湖南“金三角”之称。

      境内铁路有京广、湘黔两线贯穿全境;公路有京珠、上瑞和长潭西线高速在县境交汇, 107、320两条国道贯穿境内东西南北,所属部分乡镇可直通高速公路,湘江在境内通,为三级航道可通千吨级船舶直达江海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光、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种植1996年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以来,水稻生产稳步发展,单产居全省领先地位,是全国著名的高产区 项目区有良好的粮食生产传统和成绩; 具备充足的品种资源和配套栽培技术,超级稻开发示范效果好,增产潜力大; 有较健全的农技服务体系和一定的农作经验; 项目实施单位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粮食储备加工能力强,组织管理经验丰富1.1.3 项目建设方案1.1.3.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湘潭县1.5万亩/年生态有机湘稻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湘潭县1.1.3.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在全县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便于辐射带动的乡镇建设1.5万亩生态优质稻种植基地,实行连片集约化生产,年产优质稻谷1.5万吨本项目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建设1个高水份粮集中烘干设施;二是建设1个集中育秧中心;三是建设1个农资农机服务中心;四是建设1个加工中心。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在主要示范核心区域内水稻种植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率达到100%,辐射区域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达到100%,整个项目区所使用的农资全部由公司统一采购提供通过项目建设,使生态优质稻集约化种植基地成为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专业化、农资供应直销化、农技服务优质化、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1.1.3.3 技术来源及可靠性依托农技部门等科研管理机构,培育、引进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新组合),依托乡镇农技站成立基地农技服务中心,研究、探索和推广本地适栽的配套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1.1.3.4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12年至2014年完成有机肥厂和集中育秧中心的场地和基本设施建设,建成1.5万亩优质稻集约化生态种植基地,与所在乡镇的农技站签订有偿服务协议,使其既是乡镇农技站又是公司的农技服务中心,对基地生产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1.1.3.5 组织管理方案本项目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组织管理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采购)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生负责制。

      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5962.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15.0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94.52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专项资金6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00万元,企业自筹3062.39万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3、《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版;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7、《湘潭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8、其他有关专业设计规范1.3 综合评价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对调整湘潭县粮食种植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农药和化肥不当使用对土壤的污染,培肥地力,改善耕地土壤环境,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三是有利于生产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第四,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项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463.55万元,实现利税856.71万元,其中上缴国家税收261.32万元,净利润595.39万元;投资利润率分别为13.31%(所得税前,全部投资)、9.99%(所得税后,全部投资);超过农业项目建设投资基准收益率表明该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符合国家粮食发展政策,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粮食增产提质及促进农民增收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财务分析表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尽快审批立项,项目单位精心组织设计和施工,争取项目早日投产发挥效益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从2004年开始,连续五年以中央1号文件的形式,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在粮食主产区重点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市),通过增加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粮食优质高产基地建设,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广优良高产品种和优质高产栽培适用技术,是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主要手段湖南是全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基地,对保障全国粮食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湘潭县是湖南主要的双季稻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具有较好的农业耕作条件,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居全省领先水平已连续三年被国家评为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之一这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当前农业生产中,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要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虽然难度非常大,但我们必须做因此,粮食加工企业迫切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来建设自已的优质稻种植基地,根据产品市场对质量的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实行标准化的生产,采取分类收获贮存,获得高质量的优质稻谷原料,既可为加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优质大米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源头上保证稻谷质量,又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种效益的共同增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物资,又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常态,国家粮食安全仍存隐忧促进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粮食生产受土地资源、气候、技术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增产难度大,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因此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敏锐的市场触觉建立大面积的粮食种植基地,加强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2.2.2 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都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粮食主产区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种植专业协会,用科学发展观来抓粮食生产,建设成规模的种植基地,开展优质高产栽培,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粮的供给,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3 是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也承受着粮食供求的市场风险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随着粮食的产量、价格等因素的变动,波动较大从全国农民收入构成看,粮食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呈下降的趋势,目前仅占25%左右但粮食主产省区却占到50%以上,粮食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集约化种植基地,实行统一管理,实行优价收购,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2.2.4 是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升,特别是抑制农产品价格上升过快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农产品价格上升过快,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压力,增加了老百姓的支出,价格不断上升,通胀越发加剧,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控制物价上升过快,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升已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集约化种植基地,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有效供给,防止因粮食价格上升过快导致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

      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与交通状况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下游流域,东邻株洲,南连衡岳,北接市区连长沙,西靠湘乡接娄底,素有湖南“金三角”之称境内铁路有京广、湘黔两线贯穿全境;公路有京珠、上瑞和长潭西线高速在县境交汇, 107、320两条国道贯穿境内东西南北,部分乡镇可直通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为全省之最;湘江在境内通过,为三级航道可通千吨级船舶达长江项目选择湘潭县沿107、320国道周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稻种植水平较高的若干村组作为基地建设地3.1.2 自然条件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光、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628—1748小时,年总辐射量107.7—110.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6—17.9摄氏度,≥1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为5554摄氏度,无霜期282—294天,年降水量1515—1600毫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种植湘潭境内有韶山灌区等大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库383座,总蓄水量达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