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报告-(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doc
4页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区委督查室通过走访村民、老党员、村干部,召开村民座谈会、听汇报、走村入户 等形式,对因土地被征用后,大部分农民改为居民的状元镇状元桥、石坦、横街村,蒲州 街道的江前、汤家桥、下埠、屿田、上江等村,就“村改居”后,如何发展与壮大集体, 保证村级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问题,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对其进行了认 真理性的思考调查人员认为,当前我区许多“村改居”行政村,在村级经济发展进入转 型时期,原来传统行政式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应尽快予以配套改 革,解决农村一些深层次问题,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 “村改居” 后的村级经济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状元镇、蒲州街道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量土 地被征用,这些行政村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由村民改为居民经过“惊险的一跳” 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 虚化问题日益突出再次,由于监管手段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大量集体资产被少数的 人(多数是村干部亲属)经营、占用,流失现象严重大多数村民不但得不到收益,甚至 连知情权也未落实,引发了村(居)民的严重不满。
其次“失土”的农民在市场大潮中有 的不知所措,加之没有利用好城市中心区和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各方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 条件没有很好把握,造成农民创收渠道不畅,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失业人数较多,因 而引发了农村一些矛盾在去年年初,群体性****、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 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环境虽然经过区委的艰苦努力,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村级 集体资产管理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民主化管理轨道,但是隐性矛盾仍然潜伏,一些农村现 实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农村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集体经济发展仍旧没有走出一条有 效的良性发展路子来,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 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徘徊不前,甚至逐渐削弱虽然去年 12 月份以来,各村基本上实行了 “村账镇(街道)代理” ,但是资产闲置或被无偿占用情况仍然突出,生财聚财能力减弱, 有形资产难以盘活,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且大部分村集体资产被群众分析后,集 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而刚性支出丝毫未减,一些村陷入坐吃山空的窘境 由此,将出现新一轮“空壳村”现象,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及农村 社会稳定。
面对现状,作为村集体经济管理者的村干部,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当前农 民动辄就闹着分割集体资产,这一方面说明了村民经济收入渠道不广,眼光短浅,另一方 面说明了村级集体资产没有盘活、增值、保值,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产生不信任 的情绪,分一点、算一点,客观上也是出于无奈因此,必须要对现行村级经济管理机制 进行改革,把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同时,也要使村民真正介入,真正成为集体资产 拥有者和管理者,使其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共同把村级经济管理好,从中受益作为村 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村民来讲,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把集体“家产”分光、卖光,只是认 为与其让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官”糟蹋,还不如分一点得到一些眼前的实惠由此可见, 如果让村民真正参与管理,把集体“家产”理好,找到一条集体资产“生财”的渠道,使 集体资产滚雪球一样发展,使村级经济成为一个聚宝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他 们的希望所在因此,如何解决“村改居”后出现的这些矛盾,壮大和发展村级经济、增 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提高基层组织统力的功能,是当前的一大新课题鉴于以上原因, 我们认为,对土地即将枯竭, “村改居”后,行政村的村级现行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客观要求。
二、 “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式 如何对“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管理模式予以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各方面已思考颇久的问 题针对当前农村具体情况和现实及农村经济特点,我们认为,要在集体资产已全面清产 核资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可行的, 条件也是成熟的一方面,作为村级经济组织的村经济合作社,既具有农村基层组织经济 活动法人行为,又具有农村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企业组织特性,村级经济改革可以引进 现代企业改革的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传统行政式管理手段为市场化经济管理手段 另外,通过前段时间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对各村资产进行了有效清产核资登记,对原有 资产均做到了账清底明,为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材料因此,为了村级经济进一步壮大和 发展,在这基础上,引进股份制改革的制度,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对其予以综 合配套改革,条件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使其实现保值增值,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从内容上来讲,首先采取养鸡生蛋办法,从过去实物形态为主静态管理,转向价值形态为 主动态管理,从单一实业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从单一发展集体企业的管理形式, 转向混合经济所有制经济、租赁承包与多种形式实行资本经营,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金, 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滚动发展。
其次,以村级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来管理 集体资产,真正建立股份制所有制,集体管理、农民保管的集体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核心,使集体资产由产权安置改 为集体资产作为村委会法人股,把部分股份转给村民作为自然股,按股分红,改村民为股 民,明析个人资产与集体资产份额、明析产权从形式上来讲,股份份额按照以下的原则 予以划分,村级净资产可按以下四部分进行配置: 第一部分:把村级资产按照一定比例(20 左右)作为量化股,量化到退休年龄以前的原居 每一位居民量化股只分红不确权,居民到退休年龄,到享受退休养老金时,由资产经营 公司收回未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享受成人股份的一半,满 18 岁以后可享受成年人待遇第二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0 左右)作为公益福利股,其收益主要用于退休居民 的养老金发放和公益事业投入,包括居委会的办公经费 第三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5 左右)作为购买风险股的配股资金,按照买送比例 的原则,配送给原居民此股原居民享有完全产权(所有权、继承权、处置权和分红收益 权) 未成年人只允许购买成年人的一半认购和配送风险股并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通过 居民购买风险股,募集风险金可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最后一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15 左右)作为奖励股,奖给为集体作出贡献的法人 代表,并要求缴纳同等比例的风险金,使法人代表的责任、风险、利益共同承担,约束法 人代表干好工作通过以上资产划分,也使广大村民参与管理、参与监督,有效防止村级 集体经济流失,解决“集体所有,谁也没有”的历史性问题 三、 “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带来利的方面 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区,加快城市化,必须注重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产 业发展是基础,制度和机制创新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生活习惯、思维 定势、法制文明意识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引导村(居)民克服狭隘、守旧的小农 意识,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通过农村股份制综合改革后,将会给农村经济带来各 方面有利因素 一是通过农村的股份制改造,极大地提高村(居)经济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对村级经济实 行股份制改革,可以解决原有集体资产和公共积累的保值增值,为今后的发展壮大提供可能;可以从根本上促使村(居)经济实现“三个转化” ,即由人治经济向法制经济、分散的 小农经济向规模集约化经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转化 三是对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经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虚化问题。
通过综合改制,结束 以往集体资产少数人经营和收益的局面,实现了村(居)民人人持股,农民变“股民” ,解 决了集体资产的人格化问题,户户受益,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确认了每个村(居)民的 所有权和收益权,从制度上和事实上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 同时,可以真正实现村(居)的政企分开村(居)集体企业和资产以规范的股份制公司 运营后,不仅使产权明晰,而且使村(居)委会与企业真正分开村(居)委会由全体村 (居)民(包括新进入的外来人员)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主要抓好社区建设、行政事 务各项服务,不再经营和处置企业资产;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董事会、股东 大会、监事会各负其责,不因村(居)委会换届更迭而受影响另外,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和集约经营成为可能土地“入股”及农民变股民,逐渐淡化了村(居)对土地的“权属” 观念和“恋土情结” ,保证了因土地带来的利益,为今后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 公司化运营,改变以户为主、粗放分散经营的弊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自 517878 秘书网) 此外,通过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民主理财意识,增强关心 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 “村改居”股份制改革的组织和领导 对“村改居”后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件改革的新事物改革的成败对稳定农村社会,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矛盾,密 切党群、干群关系至关重要随着我区城市化加快,行政中心区建设的启动、滨海新区开 发向纵深发展、更多的土地将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失土”行政村向“村改居”式村过渡, 因此,对村级经济进行股份改革是加强农村工作必然要走的一步棋,虽然具体操作起来有 一定难度,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借鉴和模式照搬照套,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怯步不前,要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站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政治高度,以 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科学安排,梯度推进,保证使这项改 革顺利进行具体要做好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对“村改居”后的村经济发展情况要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摸情 村情、社情、民情,要把村级资产情况进一步摸清,查清核实,对被侵占、流失的资产想 方设法进行回收,做好产权认定,做到账物相等,物价相符,然后通过村民座谈会、党员 会议等各个层面会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级基 层组织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认真制订改革方案,然后提请党员、村民代表大 会讨论通过,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付诸实施。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领导是保证,政策是支撑因 此,对这项工作,区委、区政府必须统揽全局,加强领导,要成立“村改居”村经济改革 领导小组,专门工作指导组由区农办、区政研室、区体改办牵头,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 监察局、区审计局、区农林水利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参与,按照各自职能,密切协作、 分工落实镇、街道也有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村级也要由村干部、党 员代表、村民代表、村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有关工作小组,参与改革有关工作这样,既 可增加工作透明度,又可加强群众监督另外,要制订符合农村实际、操作性强的“村改 居”村级经济改革配套政策和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的放矢地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规范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有效地进行 三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试点运作对村级经济进行改革,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 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宣传教育要先行,要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动员会,向村民讲清改革利弊,讲透政策,讲清道理,讲明方法,消除群众思想顾虑,统一村民思想,求 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给村级经济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这项改革没有固定模式 可套,在借鉴其他地方有类似的改革经验基础上,必须认真谨慎,做好试点工作,在群众 基础较好、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经济实力强的行政村先行试点,在取得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总结经验后,在面上予以逐步推开,这样操作起来会事半功倍,减少工作阻力、少走工作 弯路,提高工作成效,从而使广大的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