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ppt
71页2018/10/19,1,第二章 原欲与人格,精神分析的起源 人格动力结构 人格发展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方法,2018/10/19,2,第一节 精神分析之起源,一、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生平1856—1939年 奥地利 人 17岁 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生物解剖学---接触性的相关研究生 理 学---机械还原论的生物观哲 学---意动心理学、非理性主义25岁 医学博士 临床医学实习 神经症与精神病沙可:收获—心理障碍观及治疗法、性心理病因观缺陷—疗效难持久、病人不配合 布雷尔-安娜:谈话疗法---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法,2018/10/19,3,理论思考,早期精神分析理论—早期的无意识论与性欲论 Freud & Breuer 《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 1897年始 自我分析----《释梦》1900 1908年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 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学派形成 内部分裂+一战---二次高峰 ---人格理论体系精神分析的应用,2018/10/19,4,二、思想根源,(一)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莱布尼兹---单子论—意识等差(无意识、动力观) 赫尔巴特--灵魂动力论--意识阈限(无意识观、动力学说)费希纳—布伊坦诺—意动心理学 动力观,,,意识,无意识,,心理能量,意识阈限,2018/10/19,5,二、思想根源,(二)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 近代物理学—能量守恒—心理能量 生物学---进化论---本能机械论、还原论----心理决定论 精神病学—心理病因观,,,2018/10/19,6,第二节 人格结构,两部人格,三部人格,,无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2018/10/19,7,,两部人格,,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前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检查作用,可清楚觉察、能清晰回忆,经努力可以觉察,无法有意回忆,主要为本能、原始欲望、早期经验及童年经历,,,,回忆,忽略,伪装 变形,压抑,2018/10/19,8,无意识的特点,无矛盾性 无时间性 无否定、怀疑性 非现实性 能量巨大、极活跃,2018/10/19,9,无意识存在的依据,催眠状态下能够回忆 做梦 生活失误 灵感、直觉 无意识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技术的有效性,,2018/10/19,10,,三部人格,,本我(Id),,自我(Ego),超我,能量转换 Libido,最难接近、最有力,躯体能量,精神能量,,2018/10/19,11,能量转换,生存本能,性本能,生本能,死本能,,,早期,后期,Eros,能量,Thanatos,,,2018/10/19,12,人格结构1,1.本/原我:与生俱来、属于无意识层面,存有本能驱力(性和攻击驱力),无价值观,逻辑和伦理,要求立即得到满足。
快乐原则反射动作、想象实现原始思考历程(primary thoughtprocess),2018/10/19,13,人格结构2,2.自我:与真实外在世界接触的部分,有组织、较合理、无价值观,现实取向,做实际、行得通的事现实原则次级思考历程(secondary thoughtprocess)---同时顾及本我、现实和良心2018/10/19,14,人格结构3,3.超我:人格中道德部分,由父母传达的 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包括 两种主要内容:a. 良心 --- 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b. 自我理想 --- 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道德原则,2018/10/19,15,健康人格:三我间的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维持着相当的平衡状态 ego能有效合理调控id和superego(亦即:个体的需求能以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 id的冲动能得到合理的表达,而不至于有羞愧和罪恶感 superego能超越父母的认同和控制,而无对立或乱伦的遗迹 自我的理想是实际的、与ego一致的,事实上,ego和superego之间的界线几乎是没有感觉的2018/10/19,16,本我欲望,超我限制,现实环境,自我,2018/10/19,17,焦虑与心理防卫机制1,(1)焦虑 (Anxiety) 焦虑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的结果。
焦虑的功能: 自我保存机制(self- preserving mechanism)给予自我(ego)一种信号 --- 好像有危险即将发生除非自我能事先衡量,并能加以压制,否则危险会升高 对人的行为起控制和引导作用2018/10/19,18,A:神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对莫名危险的惧怕这种感觉存于ego中,但源自本我的冲动亦即:对原始冲动突然进入意识而产生的反应怕自我无法控制本能冲动,而需承受这种“冲动的惩罚”所产生的恐惧焦虑的型态,2018/10/19,19,---例如:有些人面对领导或其它权威人士时,会激发这些人在生命早期对于父母的破坏性冲动而这些有敌意的冲动通常又伴随对惩罚的害怕,这种害怕会内化成潜意识的神经质焦虑)2018/10/19,20,B:道德性焦虑(moral anxiety)--- 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反应,源自自我与超我间的冲突,表现为良心不安、负罪感及羞耻感等 例如:当我们有性诱惑的念头,或当我们做错事时会有罪恶感2018/10/19,21,C:现实焦虑(Realistic anxiety) ---对来自真实世界的威胁所产生的反应,源于自我与现实间的冲突,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恐惧。
---客观的焦虑---避开危险,2018/10/19,22,(2)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当自我不能理性或直接地控制焦虑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发展出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方之间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自我所形成的这种非现实性的状态,亦即自我防御 防御的功能--- 保护自我对抗焦虑的痛苦 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是无意识的、与现实相脱离2018/10/19,23,自我防御机制的主要形式,压 抑----个体将会引进焦虑的观念等潜抑到无意识中去 否 认——个体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发生过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反向作用—个体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相反一面 合理化——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替 代——以间接的方式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释放出来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2018/10/19,24,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2018/10/19,25,所有的防卫机制都是在保护自我对抗 焦虑。
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使用任何一种防卫机制与压抑合用,都有可能演变成精神病态在正常的运用下,防卫机制对个体是有利的,但对社会并无害处,尤其是升华,对社会是有益的有关自我防卫机制的结论,2018/10/19,26,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0-6岁 人格模式基本定型 人格适应问题源于其童年生活经验 人格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其泛性论,2018/10/19,27,一、性、Libido、动欲区,性本能冲动对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科学文化具有极端重要性 广义的性是一切寻求快乐的潜力, Libido 动欲区---性欲最敏感的区域;随着年龄增长,动欲区会发生转移 非常重视个体在五、六岁以前的人格发展情形,2018/10/19,28,人格发展阶段划分,口腔期 肛门期 性蕾期,幼稚期,潜伏期 生殖期 成熟期,人格形成关键期,2018/10/19,29,人格发展1,1.口腔期 (出生到一岁左右) 前口腔期(0-8月) 吸吮和吞咽活 后口腔期(8月-1岁) 啖 咀嚼和吞食活动 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定时进食、延时进食及最后断奶,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焦虑,发展起自我防御能力。
主要问题:断奶问题与吸吮需求 固着现象 口腔特征,关注自我、利用他人、退缩、依赖、好猜忌、苛刻、易怒、悲观,2018/10/19,30,2.肛门期 (两岁至三岁左右) 前肛门期 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 后肛门期 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入厕训练与自主性需求 自我得以巩固发展 固着现象 肛门特征,人格发展2,保持型:秩序、整洁、吝啬、固执或强迫性 排泄型:慷慨、大度、肮脏、放肆、浪费,2018/10/19,31,人格发展3,3.性蕾期 (四岁至五岁之间) 恋亲情结: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男孩:恋母情结、阉割恐惧、认同父亲的开始 女孩:恋父情结、阳具羡慕、沮丧、认同母亲 恋亲情结冲突的解决 --- 在父母共同爱的 照顾下,认同同性别的亲人,并内化父 母的价值与正向特质到儿童的ego之中 最终形成第二自我---超我 固着现象 性蕾性格,行为轻率、果断、自信、富于攻击性和挑衅性,2018/10/19,32,人格发展4,4.潜伏期 (六岁到12岁左右) 性本能受到抑制 种族系统天赋对于性活动的克制(内发的羞愧、罪恶和道德感) 心性发展的表面静止(其实是潜伏中)。
个体将libido升华为社会和文化的实践(例如专心于学校课业以及友谊的发展)2018/10/19,33,人格发展5,5.生殖期 (青春期) 自我性爱 客体性爱男女性器官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性快乐的快感区由口腔、肛门转至性器上. 性本能的本质未变,但性活动形式改变 固着现象 生殖型特征各种人格类型者的行为表现,,富于建设性、创造性,控制力强,2018/10/19,34,人格发展6,6 .成熟期(青春期以后) 心理结构平衡 不需要多少心理能量来压抑自己的本我冲动 恋亲情结已经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2018/10/19,35,理论的运用,(1)自由联想---心理决定论的体现 (2)梦的解析 ---使用和梦象征的解释 (说明) (3)日常谬误的潜意识意图分析 (4)幽默---攻击性玩笑和性玩笑,,2018/10/19,36,a.隐藏的梦 (latent content): 反映潜意识里的材料,都可追溯到童年的经验 b.显性的梦(manifest content):梦的表面意义或作梦者的意识的描述与最近发生的经验有关 显性的梦境几乎与前几天的意识或前意识经验有关,而只有隐藏式的梦境才具有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2018/10/19,37,Freud的基本假设:所有的梦都是愿望的实现 (wish fulfillments) 大部分的愿望的实现都是以隐藏的梦形式出现,只有经由梦的解释才能解开愿望的谜底 基本假设的例外:曾遭受心理创伤的精神官能症病患的梦这些病患的梦境内容通常是重复的创伤经验,而不是愿望的实现.--- 强迫性重复原则,2018/10/19,38,梦的制作,Freud相信梦都是以潜意识形式出现,为了要使得这些潜意识的愿望变成意识的,即将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加工成自我或超我难以觉察的显梦,可以运用的机制主要有:a. 浓缩或压缩 (condensation)即用隐意的个别元素代表全体,或把几种隐意的元素合而为一,如用胡须代替父亲,用乳房代替母亲等等显性的梦境不像隐藏的梦境那般广泛透过象征(symbols)的使用起作用2018/10/19,39,梦的制作,⑵转移即用暗喻、谐音、仿同、近似等形式,通过由此及彼来表示隐意如一个女人经常牵着狗,即用狗的形象代表这个女子等 ⑶象征即某些代表其它事物的东西如用国王和王后象征父母,用小动物或害虫象征弟妹,以及用手杖、伞等等征男性生殖器,用坑穴、房间等象征女性生殖器等。
此外,梦的运作还有润饰、校正等手法。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