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8页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人用时钟观察时间,古人也有“时钟”,以天空为钟、面,以日月为指针,月往日来,是空间的位移,也是时间的流动《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先民造字,通过太阳的方位、月相的盈亏,转喻循环往复的时间 时间字取象于日和月一天之内的时间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月交错的印记以“夙"字为例来看,本义是“早”,甲骨文作(见图1),上边是月亮,下边是张开的双手,以残月未尽就开始劳作表示时间早成语“夙兴夜寐"说的就是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一月之内的时间字,主要取象于“月”朔"是初一,月亮复苏.;“朏”是初三,新月生辉;“望"是月圆之日,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月盈则亏,“望日”之后,月光渐次暗淡到了最后一天,看不到月亮,这一天叫“晦" 由“晦”而“朔”,就进入了下一个月缺月圆的循环,中间仅一日之隔,因此“晦”“朔"连用,表示时间短。
《庄子》中“朝菌不知晦朔”,说的就是朝生暮死的菌类,生命连一天都无法跨越 一日之内,日升日落;一月之内,月圆月缺;日月交替,周而复始人们以日月的空间变化为参照,创造了一系列表示时间的字 时间字取象于农事和物候 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代表了农耕与时间协同的智慧结晶先民为时间造字,也把农耕生活和物候变化封存在字形当中 一年之内的时间字,主要是“春"夏”“秋"冬”和“年" 人们能将连续的时间划分出时节,来源于物候的变化和农时的节奏,因此,与时节有关的字取象于物候和农事 以“年”字为例,甲骨文作(见图2),从“禾"从“人”,以人负载谷物表示收成谷物—年收获一次,收获是一个农事周期节点,因此“年"由“收成”义引申指“一年时间"尽管“年”不是为“一年时间"义造的专字,但也可从词义发展看出时间义与农业生产的关联今天的“年”还有另外一个时间义,就是春节,中国人把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叫“过年”,也和农业社会庆祝谷物收成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有关 时间无形,所有时间字,都取象于有形的空间,在词义发展中,有大量时空关联,许多古文字形体,就是对时间空间化的具象化表现和中国式表达。
(摘编自齐元涛《汉字中的时空观念》)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悠久而持续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的文明为什么能够从未间断 从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汉字可以窥见一斑汉字是以记录汉语为主并具有多种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表意文字体系的典型代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 汉字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语言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秦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虽然朝代更替,但作为通用文字的传统再未动摇;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不是单纯的人种血缘的融合,而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字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曼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则不同,在这片大地上,朝代有更迭、政权有更替,但是文字一致、文化相通,分久必合,永远是统一战胜分裂,这种特性与汉字的超语言功能密切相关。
汉字不是通过直接表达语音的编码方式记录语言,而是通过以表意为基础的多种编码形式记录汉语,这样就使其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语言,汉字可以记录各个时代的口语,可以形成书面语,使语言更加严谨;另一方面,汉字可以超越方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论读什么音,其意义不仅历史连续,而且社会共知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记录、典籍保存比如,甲骨文记录了商朝时期的祭祀、打猎、战役、农业、问病和天气等;金文记录了周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纵观世界文明史,在许多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政权一旦由外族统治者取代,文字记录的语音语义大都发生彻底变化,当然不会有不间断的历史记载然而在中国,前朝灭亡,后朝仍然使用同一个文字系统,递传几朝依旧是同一个文字系统,前后识读没有障碍,因而数千年来文明历史记载从无间断,各种文献丰富多样、传承有序 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很多汉字本身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透过这些汉字,我们能够感受到先人的生活乃至其时的心理状态因此,中国人历来对文字怀有敬畏之情,一方面体现为汉字演变中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为后代对前代文献、书法的保存和传承。
汉字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中国的文学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我们读唐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只能是线性读出两句诗来,如果书写成: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另外一种非线性结构:门对窗、泊对含、东对西……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种对仗是非线性的视觉结构诗不仅是读的,也是看的 汉字在一次次字体演变中不断焕发生机,成为所有古老的自源文字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字系统,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完整记录、保存和传承汉字体系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化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摘编自李守奎《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周易》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可以看出先民注意到日月变化与时间的密切关联,通过观察天文现象来感知时间变化 B.材料一中“朔"朏”“望"晦”等字,对应月相的不同阶段以及这些阶段所代表的时间意义,体现出月相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C.材料二中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政策,以及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等例子,论证了汉字在构筑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中的基础作用。
D. 材料二中用诗句的不同排列方式,说明线性读出诗句能感受韵律美,而非线性结构体现词性对应,更能彰显汉字的独特神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物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汉字的词义发展必须紧密围绕日月变化和农事物候展开 B.许多古文字形体是对时间空间化的具象化表现,得益于古人对事物变化的细致观察,体现出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 C.材料二运用“定海神针”一词,有意强调汉字体系的稳定性,突出其在中华文化传承和维系中华文化根脉中的重要作用 D.从图3中“众"字的构形可以看出,“众”字由多个人和太阳构成,会意多人在烈日下劳作,由此产生许多人的含义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甲骨文等古文字形体具体实例的展示,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了解到古人对时间的独特感知和表达方式 B.材料二将西方国家与中华文明在朝代更迭后文字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突出了汉字具有表意且更在于表音的独特优势 C.文本使用“中国式表达"源远流长”“凝聚力"传承有序”等大量词汇,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D.两则材料均采用总分总结构,前者以古人观察时间切入,以时间字空间化表达的观点作结;后者以汉字延续性切入,以对汉字重要地位的评价作结 4.材料二中说“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请从材料一中找出相关依据,并举例说明4分) 5.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连续性请结合材料,从汉字延续性的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具备这一特性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呦呦鹿鸣 吴 越 多吉把我从火车站捞出来的时候,我正站在一道铁栅栏旁找出站口不知道怎么形容,从来没来过这种小地方,没有检票员也没有安全门,原来踏上月台的那一刻,手里那张火车票就已经达成了全部使命 我跟着多吉奔袭了三十多里地到了他的驻地,他推开红砖瓦小院的门,露出空旷的营房 我很惊讶:“这里居然就你一个人吗 ” “你以为 我们可是人手很紧的!"多吉瞥了我一眼,“现在你来了,正好给我搭个伴儿 我算是明白了,为啥多吉会不遗余力地怂恿了我大半年一时间有种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我那时是真的觉得,也许这个地方其实也没有我存在的位置。
多吉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来,我给你点好东西!"他拉着我往院子的后面去,甚至没让我先把行李放下,我们蹚过好几条小溪,穿过云杉、红松和白桦的小树林,爬上一个山包顺着多吉指的方向,我的眼前突然温热地一亮,满眼都是绵延的群山、森林与沟壑,那一瞬间,我心里仿佛有些东西被放下了 “你看,这是长白山!”他笑嘻嘻地说,“现在,这都是你的了!" 然后他认真地看着我,眼睛里有星辰的光彩 “阿朗,你也会喜欢上这里的,我保证当天晚上,多吉就出去工作了,他说,他忙着去给母猪接生他让我老实在家待着,如果嫌闷,就去他之前带我去的山麓,那里有他垦出来的几畦菜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出门了,我匆匆赶往山上,终于在群山之间,找到了那片静谧的田地 我花了些力气,把丝瓜架子上的破篾席拆了下来,就着阳光最好的空地一铺,便躺了下来,我只想在阳光下面好好睡一觉不得不说,长白山的阳光有种别样的魔力,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就着泥土和森林的香气就在我睡得正香的时候,隐约听到身边有些窸窸宰的声音,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现在不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我在长白山,身边有一只饥肠辘辘的东北虎这很合理吧 这么一想,我的睡意与燥热全无,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于是猛地把身上的席子一掀,张牙舞爪,发出“啊——"的一声怪叫一只身形小小的、有着板栗色毛皮的小家伙四腿一软,一个劈叉坐到地上,随后又像根弹簧一样蹦起来,飞也似的逃走了,一边卷起飞扬的尘土,一边叫着:“汪! 汪!” “有一种小鹿,"我把正在家里补觉的多吉拍了起来,他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脸生无可恋地看着我比划,“这么大,这么高,会狗叫!” 多吉歪着头思考了片刻:“噢,傻狍子啊! 不过野生动物是很少会到人类的地盘上活动的,看来你和长白山挺搭,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 谁要和傻狍子交朋友 肯定是多吉太久没打理菜地,荒芜到被野生动物占领了 我虽然满口这样说着,心里还是莫名涌过一丝暖意有个傻朋友不是坏事,我有过很多顶顶聪明的朋友,可是现在,肯陪着我的还是傻里傻气的多吉 我给它取名叫小鸣,因为我发现它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会发出狗叫,大部分时候,它的叫声都是“呦呦”的,呦呦鹿鸣那时我到长白山也差不多有两个月了,我渐渐习惯了这里,熟悉山林、熟悉田地、熟悉流水和嘎嘎叫的鹅短短两个月,大城市的生活已经像一个埋藏在远古的梦,变得无比遥远 我与小鸣的关系日渐亲密不过多吉告诉我说,雄狍子的头上会有一对角,这么说,我的小鸣其实是一名“少女"。
转眼便过年了长白山下的小镇,不像城里到处挂着彩灯,但皑皑的白雪与树上冒出的芽苞似乎有一种别样的年味,那是告别严冬,迈向春天、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