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基本内容1800字.docx
13页开题报告基本内容1800字 开题报告基本内容一、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 、政策依据、现实意义等二、课题研究纲要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目的是让人清楚课题的基本框架三、课题的研究原则、方法与途径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要指明难点和前人尚没解决的问题五、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六、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八、进度安排九、参考文献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内容课 题 名 称一、目的、意义(问题提出)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二、 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三、研究内容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有研究假设四、研究范围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2、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后进生”);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五、 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六、研究方法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2、课题操作的策略、措施等七、 研究的程序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等。
八、 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九、 研究组成员及分工十、 经费预算情况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1、正文: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叙述主要包括:(1)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2)研究现状;(3)研究的基本内容;(4)已解决的问题;(5)尚存在的问题;(6)对当前的影响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文献综述中,要对尚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重点、详尽而具体地叙述,以便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明确的方向,便于别人了解到你是站在该课题的最前沿去研究,而不是重复研究2、结论: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评述或讨论在这部分要对文献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讨论,对前人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留待继续研究的问题等作出实事求是地评论,对有些问题可进行适当讨论,进而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有的还可就一些特殊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评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指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具体方向和任务3、附录:附录部分主要列出参考文献,是对文中引文出处的交代2.论证报告的内容有: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3.实施方案的内容有: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的对象和对象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重点内容);研究的组织形式及人员分工;研究的基础及有利条件;课题研究成果预计取向;课题的研究经费课题中期报告基本内容一、研究进展:1、已做的研究工作,2、达到的研究目标,3、取得的成效(如理论上取得的进展,实践中形成的可操作的程序等 注:对研究过程、资料搜集使用以及成员变动的情况也要有所反映二、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打算:1、与预期的研究目标相比,还有哪些差距?2、前一阶段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下一阶段怎样改进?三、研究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学校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课题工作报告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概述(选题由来、研究时间及人员的确定等)二 课题研究过程和活动(时间节点、各阶段所做工作等)1.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课题筹备阶段A、立项可行性论证B、筹备开题2.课题研究第二阶段——课题运作阶段3、课题研究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三、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罗列各时间点由课题组成员所作的具体事项四、研究变更情况1、课题名称2、课题负责人3、研究内容4、成果形式5、管理单位6、完成时间五、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六、成果代表作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一、研究背景要谈问题的提出(理论、政策、实践三方面的需要),要简明(条文式)。
结尾:何时立项,因此提出开题二、研究概述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3、研究过程三、研究成效1、研究成果(1)概念界定(2)研究原则(3)研究方法与途径(4)研究策略……2、研究效果(1)学生的转变(2)教师的提升 ……四、还需探讨的问题五、参考文献第二篇:开题报告的内容 2800字开题报告的内容1. 一、论文标题2. 二、选题意义(也就是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3. 三、研究现状(也称为论文的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状况,有那些较为重要的文章谈及此话题,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或总结)4. 四、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下面举例而言:1、采用的理论:本文将运用功能语法理论,并借鉴词汇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进行研究,并遵循以下几种原则:(1)比较和分析相结合对语言事实能有准确的把握,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找出差异,在分析中总结规律本文在对***进行分析时将采取这样的方法2)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正确的分析和描写是前提、基础;解释和综合必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力图对***的句法及相关的语义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3)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结合在对六个***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个案考察对***进行深入的阐述2、语料来源:(1)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2)相关辞书、词典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双序词典汇编》等3)部分从参考文献中摘取的相关例句,文中注明出处五、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以下内容仅作举例)1.1问题的提出1.2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1.3***研究的概况1.4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5本文研究的语料与来源1. 第二章***词的界定和范围2.12.1……第三章 ***的句法考察3.1 ***作定语3.1.1***3.1.2 ***3.2 味觉形容词作谓语3.2.1 ***3.2.2 ***……第四章 ***…………六、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研究得出的新东西)七、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1、考察过程中发现***词语义特征较复杂,这对我们宏观把握***词的语义属性对句法的制约作用增加了难度***词自身内部又存在个性差异……,如何很清楚地很彻底地了解这些个性差异,也正是我们文章要探索的方向2、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词语义间的相关和融合性,但每个***的义位扩展和转移情况,需具借助古汉语的研究成果,从历时的角度进行研究,这对于***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 语言学是语法和描写都非常严密的学科,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由于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有些理论的运用不够熟悉,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易出现表述上的困难,为此,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还要加强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多研读相关优秀论文八、论文工作计划(此处时间仅作模式参考)20xx.1——20xx.3 搜索参考文献和语料,初步整理分析20xx.3——20xx.6 制作提纲和框架20xx. 6——20xx.8 定制提纲并拟定框架,完成个案分析20xx. 9——20xx.12 完成论文初稿九、主要参考文献将作者姓氏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格式严谨、统一,文献出处准确无误请仔细研读下面的参考文献格式、细节:(从参考文献可以发现该论文大体是从某个角度来描述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其中的专著基本都是国内对外汉大家的作品陈昌来 20xx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范开泰 1988 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与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开泰、张亚军 20xx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 锐 20xx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玉国 20xx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贺 阳 1996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语文研究》,第1期胡明扬 1995 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1996 《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xxb 形容词的再分类,《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杰弗里·N·利奇 1987 《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 泉 20xx 单音形容词的原型性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叔新 1990 《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 1980 “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一类结构的语法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1994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吕叔湘 1954 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9月号—— 1965 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1966 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增订版)。
马 真 1989 说副词“有一点儿”,《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齐沪扬 王爱红 20xx 形容词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第2期 齐沪扬 20xx 《现代汉语短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山田留里子 1995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邵敬敏 1990 ABB式形容词的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沈家煊 1997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20xx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 1991 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20xx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xx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文 炼 1982 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吴 颖 20xx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语义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xx 时间形容词的逻辑语义分析,香港第八届词汇语义研讨会(20xxCLW) 张 斌 20xx 《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 斌主编、方绪军著 20xx 《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国宪 1992 并列式合成词的语义构成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学习》,第5期 赵艳芳 20xx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郑怀德、孟庆海 1991 《形容词用法词典》,长沙:湖南出版社朱德熙 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