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阁序》课文解读.docx
19页《滕王阁序》课文解读豫章①故郡,洪都②新府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①豫章:汉 朝设置的郡,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②洪都:唐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 都督府,所以说"新府”[本文又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所以开 篇从洪府着笔,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说明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①,地 接衡庐②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衡山郡和庐江郡接壤①星分翼 轸:翼、轸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习惯以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 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 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轸,zhe no②衡庐:指衡山郡和庐江郡《晋书•地理志》:"汉改九江曰淮南,六年, 分淮南置豫章郡文帝十六年,分淮南立庐江、衡山二郡由此,九江改 淮南,一分为三,即豫章、庐江、衡山,故豫章"地接衡庐”[因为古人把 地域与天上的星座相对应,所以第三句从天上写起:“星分翼轸”;下面又紧应 地理形势:“地接衡庐”,这样便由天及地,写出洪州界域广大,辖境辽阔] 襟①三江②而带五湖③,控蛮荆④而引瓯越⑤连带着众多江流,环绕着无数湖 泊,控制着楚地,连接了瓯越。
①襟:名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襟 下文"带”,用法相同,以......为带"襟”"带"在句中是"连接、环绕”的 意思②三江:有人解释为松江、娄江、东江,有人解释为荆江、松江、浙江 ③五湖:有人解释为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有人解释为太湖、鄱阳湖、 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当代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在其《郦学札记》中以 为,三江五湖在古代实为泛指河流众多的意思,并无确解本书采用陈先生的说 法④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⑤瓯越:古越地,古东越王建都于东 瓯,即今浙江永嘉地区瓯,duo )[这是描写洪州具体的地理位置,襟、带、 指贤主、嘉宾二者难得第二种解释,四美,指音乐、饮食、文章、言语《文 选》刘琨《答卢德》:"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 四美不臻"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二难,指明哲,坦诚语 出《世说新语•规箴》:"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参看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本书采用第一种说法[这是本段的关键句子,在内容上,有归结上文的作用; 在结构上,有过渡转折的作用文章改用三字句,节奏的变化,暗示表现手法和 情绪的变化,从此文章由描写转入抒情,心绪亦由喜悦渐生悲慨。
]穷睇眄①于 中天②,极娱游于暇日向空中放眼远望,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娱①睇眄: dimian,看②中天:长天、遥天[这两句将视野由宴饮娱游扩展到阁外“中 天”,以引起下面对宇宙、人生的感叹]天高地迥①,觉宇宙②之无穷;兴尽悲 来,识盈虚③之有数④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到了尽头,悲 伤随即而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个定数①迥:远②宇宙:《庄子•齐 物论》:"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③盈虚:盈满亏损这里 的意思是人生遭遇或好或坏,事业或成功或失败④数:运数、命数[两个 四六句,前句承“穷睇眄于中天”而来,写天高地远,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 后句承“极娱游于暇日”而来,写乐极生悲,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数这两句 充满了哲理玄思,其中蕴藏的人生孤独感,贯穿以下所有文字]望长安①于日 下,目吴会②于云间向西北遥望长安,远在夕阳之下,向东北眺望吴会,远 在云海之间①长安:唐朝的国都②吴会: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按: 对文中的"云间"、"日下”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将"日下”、"云间” 看作地名,"日下”复指"长安","云间"复指"吴会”,全句译为"遥望长 安,远眺吴会”。
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另一种解释是古今意义相同,将"日下” 理解为"夕阳之下","云间”理解为"云海之间”,形容滕王阁离京城和吴会 距离遥远本书采用第二种解释[这两个句子,表层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 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与上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但 两个句子,前句为主,后句为宾,后句陪衬前句,因此句子的重心落在写自己离 京城越来越远,也就是离仕途越来越远,抒发仕途失意的感慨]地势极而南溟 ①深,天柱②高而北辰③远地势尽于东南,南海深不可测;天柱耸立西北, 北极星高高悬挂①南溟:即南冥,指南方的大海《庄子•逍遥游》:”是鸟 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②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山 海经•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 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③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君王《论语•为 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两个句子后句是主, 前句是宾,前句陪衬后句,表层意思是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实际也是抒发仕途 失意的感慨:仰望君王,高高在上,好比北极星遥不可及!王勃原本才华横溢, 心高气傲,因不满皇宫的糜烂生活,写了一篇《檄周王鸡》的文章得罪了高宗皇 帝,被逐出京城,后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从 而有一种从云端里跌落的感觉。
面对美景盛宴自然要生出无限感慨,禁不住为怀 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明写南(南溟)、 北(北辰),暗藏东(吴会)、西(长安),抒写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①之人?萍水②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 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①失 路:比喻不得志②萍水:萍浮于水面,飘泊无定,时聚时散,以喻人之偶然遇 合,复又分散[这是两个问答句,前句问后句答一个问句,表达了在厄境 中渴望有人理解和同情的心愿,一个回答,说明了无人理解和同情的原因问答 之间,流露出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孤独、失望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怀帝阍①而不见,奉宣室②以何年?(怀念朝廷却越思念越相距遥远不能看见,哪一年才能返回京城在宣室侍奉皇帝?①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人,这里指皇帝 的宫门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阍,hun0②宣 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 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如果说前面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失意 的情绪,那么这两句则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 辞哀婉,T妻楚动人。
]从此段开始,第四、五、六连续三段紧扣题目“饯”字,描写宴会盛况,感 叹人生际遇本段开头两个四字短句起过渡作用,从写登览之乐回到写宴娱之欢 歌舞盛况,人才盛会,使作者“逸兴湍飞”接着用“四美具,二难并”两个三 字短句,由描写转为抒情,心绪也乐极而生悲作者联系个人身世,东、南、西、 北,四面八方,用全方位的观照与“登临四望”的艺术手法,多侧面具体发挥望长安于日下”、“天柱高而北辰远”这些语句,暗喻了作者“关山难越”的 厄运,“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则直抒报国无路,济世无门的愤懑嗟乎!时运不齐①,命途多舛②唉!时代和命运往往不能一致,个人的 命运和前途多数不顺畅①时运不齐:指时代和命运不一致时运,时和运不 齐,不一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说,我现在遇到的时代是很好的,可是自己的 命运不好课本注释:时运不齐,是命运不好;不齐,有蹉跪,有坎坷本书未 采用这一说法②舛:chuan,乖违,不顺[这一句承上段而来,王勃把自己 和许多文人仕途的挫折归结为命运不好在封建社会里,文人学士只能用这种宿 命论的观点来解释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际]冯唐①易老,李广②难封冯唐、李 广容易年老,觅侯封爵却很艰难①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 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有九十多岁,不能出仕做官了事见《史记•冯唐列传》②李广:汉武帝时名将,与匈奴作战70余次,赢得了 "飞 将军"的威名他的军吏及士卒有的封了侯,他虽然军功卓著,却没有得到封邑 事见《史记•李广列传》)[此句用互文的手法,以人生“易老”与功名“难封” 构成对比,感叹建功立业的艰难]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①;窜②梁鸿③于海 曲④,岂乏明时⑤?(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 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①圣主:指汉文帝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 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②窜:逃③梁鸿: 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④海曲:海隅,指齐 鲁一带临海的地方⑤明时:政治昌明的时代,此指章帝时代[这里引用冯 唐、李广、贾谊、梁鸿四个事例,证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一个普遍现象, 即使在君主圣明、政治昌明的朝代里也有失意落魄之士,借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 的失意之人文章句式多变,便于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一个叹词发端,引出无 限愁绪,转而两组四字句聊以宽慰,最后两组四六句,一个否定判断,一个反诘 论述,既摆明言之凿凿,无可置疑,又表达情之切切,无可奈何。
]所赖君子见 机①,达人知命②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 会人事的规律①君子见机:有道之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机,预兆《易•系 辞下》:”君子见几而作"几,通"机”②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知命,知道命运《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这两句总束上文, 开启下文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是说君子能够看到时政的变化、自己的机 运,待时而动;豁达的人,不去费心功名,“乐天知命”,所以没有忧愁前一 句表现了积极用世的思想,后一句表现了豁达的出世情怀作者从中获得解脱, 精神为之一振,故发出下面的一番壮志豪情]老当益壮①,宁②移白首③之心? 穷④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⑤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 己的心志?处境艰难越发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①老当益壮:《后 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②宁:哪,表反诘语气 的副词③白首:老人④穷:"达”的反面,困厄失意,处境艰难⑤青云之 志:比喻远大崇高的志向《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这是王 勃对自己的警策之辞,表达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不论在什么 时候,什么情况下,远大的信念矢志不渝,做人的准则坚贞不移,不因年华易逝 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这种自强不息、砥砺进取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 迪,具有巨大的心灵震撼力千百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有志之士,使他们面对 艰难险阻的时候,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处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不消沉不 放弃,在历史的长河中写出了无数灿烂的篇章]酌贪泉①而觉爽,处涸辙②以犹 欢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 ①贪泉:传说位于广州附近的石门,人饮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无厌《晋书•吴 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越岭丧清, 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歇怀千金试 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歇, sha,饮夷齐,即伯夷、叔齐商朝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互让君 位,古人认为他们非常清廉诗的意思是说,像伯夷、叔齐这样有德行的人即使 喝了贪泉的水也能保持心地的纯正,不被污染②涸辙:先前有积水,后来又干 枯了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涸,heo《庄子•外物》里有鲫■鱼处涸辙的故事 [引用这两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表现乐观开朗的情怀。
当然这也 是失意文人的一种无奈的苦笑:贪泉是志士所不愿喝也不应喝的呀,涸辙是志士 所不愿居也不应居的呀!]北海虽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