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移动互联网岗位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859648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移动互联网岗位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王俏摘 要: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带动了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的增加和制定新专业的制定需要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撰写和修改,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才能顺利适应社会进步对高新专业的新要求因此,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和学习水平,切实地制定一套复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人才培养 人才能力:F49;C964.2 文獻标识码:A :1672-3791(2016)09(b)-0081-03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飞跃式发展,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包括移动电商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并催生出巨大的移动互联产业链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需求[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1.1 岗位需求现状烟台市政府于2013年即提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并以“智慧城市”为抓手引领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高端信息产业不断壮大。

      笔者学校信息系紧跟行业发展脉搏,顺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培养方针和专业设置,为移动互联专业的设置做了全方位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专业开设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是此项研究课题力争实现的首要目标1.2 人才需求预测情况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整体均处于供需失衡状态,缺口很大2014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开发人员需求量是200多万,但实际从业人员不到70万,差距悬殊[2]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总缺口将达到150万以上,其中Java工程师、Android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等产业链中低层人才需求尤甚,包括烟台地区,同样面临着产业人才紧缺的状况[3]2 专业筹建情况笔者学校信息系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设计与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2013年开始,软件专业内部设置了移动互联方向,开设多门移动互联核心课程,为新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师资和授课质量等方面的可靠保证3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在中央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发展移动互联、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学校审时度势,调整专业发展战略,重点扶持发展7大专业群,其中信息系电子信息大类即为其中之一,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专业将成为今后的发展重点。

      4 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4.1 专业培养目标此专业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相关产品设计开发、经营服务和系统集成等行业企业,从事移动互联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移动应用软件编程和测试,移动互联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移动互联专业知识,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4]4.2 人才规格要求具体要求见表14.3 主要课程及实践实训教学环节此专业课程设置分为职业素养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和岗位能力拓展三大类[5]第一类,职业素养培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等课程第二类,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JAVA程序设计、Android开发技术、Android界面设计、网站美工等课程第三类,岗位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移动互联开发综合实训和移动互联开发综合实训二等课程4.4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课程具体内容见表25 结语文章对如今移动互联网专业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计划。

      这也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共同适应市场变化,移动互联专业将得到不断的改革创新参考文献[1] 范曦.移动互联专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5(9):18-19.[2] 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EB/OL].http://[3]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7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R].2014.[4] 孟威.软件专业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9):31-32.[5] 王颖.高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无线网科技,2016,2(4):16-1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