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docx
5页浅析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浅析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山西是全国苹果生产大省之一,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苹果是山西第一大宗水果,截至 XX 年底,全省苹果园面积 33.7 万 hm2,占全国苹果园面积的 16.06 %,占全世界苹果园面积的 6.39%,苹果产量 407.5 万 t,占全国总产量的 19.38% ,占世界总产量的 6.78%,苹果浓缩汁总产量 26 万 t,分别占世界、全国总产量的 20%和 26%,苹果浓缩汁总出口量 22 万 t,分别占世界、全国总产量的 22%和33.3%,总出口额为 2.72 亿美元,苹果栽培面积、总产量、苹果浓缩汁总产量均居我国第三截止 XX 年底,全省苹果收入为 82.7 亿元,约占我省农业总产值 15%,而苹果种植仅占我省耕地总面积的 8%左右,人均苹果收入 393.8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10.09%在重点果区的乡、村、户,果品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60%-80%以上,在部分县已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然而,XX 年受众所周知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和全国大部分产果区一样,苹果价格大幅度下跌:秋季残次果由上年的最高价达 1.5 元/公斤,跌落到今年的 0.3 元/公斤。
由于 XX 年秋季,残次果价格的不正常提高,给今年果园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果农放松了果园管理,致使优质果率低,果农收入与去年同比大幅下降一、栽培现状1.面积、产量: 截止 XX 年底,山西省我省苹果主产区主要在运城、临汾、晋中三市,运城苹果种植面积 220万亩,其中临猗 65 万亩,万荣 40 万亩;临汾苹果种植面积 91.8 万亩;晋中苹果种植面积 50 万亩2.品种及结构布局 近几年来, 山西省苹果品种更新换代较快, 由于品种区域性、果品市场需求变化、果品加工业发展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苹果品种栽培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富士系苹果面积保持稳定增长 全省大部分地区主要以红富士为主,面积为 257 万亩, 约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51.4%, 主要集中在运城、临汾、晋中和长治等市而金冠、国光、秦冠等品种面积大幅度减小苹果主栽品种优势区域性集中分布较明显 元帅系苹果面积为 73 万亩, 约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 14.6%, 主要集中栽培在运城、临汾、晋中等市, 晋中面积最大在晋中市榆次区山区庄子乡、黄彩乡建有万亩新红星示范基地3.栽培方式我省苹果栽培方式主要是乔化栽培,苹果乔化栽培主要以乔化稀植或乔化密植为主。
而矮化栽培占我省苹果总面积的 1.16%,低于全国 4.6%的平均水平在我省苹果矮化应用中,SH 系占 68.53%、M26 占 24.11%、其它砧木 7.36%二、加工、贮藏截止 XX 年底,我省境内大型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有 9家,年加工苹果浓缩汁 26 万吨,年转化苹果 161 万吨,年生产总值 21480 万美元出口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 15 万吨;大型苹果加工企业 11 家,主要生产蜜饯、果圈、果蔬脆片、果醋饮料等,年转化苹果 4.5 万吨;鲜苹果出口东南亚、俄罗斯等 3 万吨XX 年我省共加工消耗苹果 165 万吨,其中残次果 107 万吨,年加工总产值达 45亿元XX 年由于上年浓缩果汁库存多,35~40 万吨;金融危机;食品安全事件;残留农药等几方面的影响,我省境内几家大型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不敢大批量投产,苹果残次果价格与去年同比大幅度降价,秋季残次果收购价仅仅0.05~0.15 元/斤左右XX 年底,全省苹果贮藏能力为 186 万吨,占鲜果产量的 45.7 %气调贮藏:3.2 万 t- 1.7 %机械制冷贮藏能力 65.0 万 t- 34.9 %土窑洞加简易气调贮藏能力 117.8 万 t-63.4 %。
三、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省苹果产业的优势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并没有被山西省各级政府关注,而缺乏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财政支持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区域布局方面没有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台,仅靠果树提高部门的宣传引导和果农认识程度2.资金投入不足 公共资金支持方面严重缺乏,我省每年仅投入 500 万元,用于果树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市场宣传、果农技术培训等,投入资金仅仅占全省产值的 0.02%3.产业化体系薄弱我省的省、市、县、乡四级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加之在信贷、果品基地建设、立项审批方面缺乏足够的扶持政策,没有形成“企业—果农协会—果农”的长期稳定的结合体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4.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过去,我省只重视生产环节,忽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对市场研究少,信息闭塞;另一方面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引导、组织和财政支撑四、发展优势所在1.丰富的土地资源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70%是丘陵和山地,全省土地面积为 15.63 万 km2 ,土地资源较丰富,全省农业人口人均土地面积 9.58 亩,可耕地面积约2 亿亩;据统计,全省有荒坡、荒山、盐碱地、河滩地、退耕地等 1000 余万亩,可用来栽种各种果树,在不与粮棉争地的前提下,我省发展果树的潜力很大。
2.适宜的地理、气候特点 我省位于东经■(23110°14′6″~114°33′4 ″,北纬 34°34′8 ~ 40°43′4 ″之间;南北长度 680km,东西宽 380km;最高/低海拔为3058/245m;平均气温 4℃ ~ 14℃,极端最低温-23 ℃;夏季日平均气温 20 ℃ ~ 27 ℃;年降雨量400 ~ 650mm;年日照 2200 ~ 2900h;无霜期 120 ~ 220d加之,大部分地区土层较厚,土壤结构良好,可满足果树对水、气、热的要求,利于果树生长发育,因此,发展苹果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西省清徐县职教中心 成果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