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名人故事.docx
22页有关名人故事篇一:有关创新的名人故事 有关创新的名人故事: 1、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4、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
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5、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论述的结论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从“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这一重大突破,打破了传统经典理论的束缚,他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但他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继续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至此,他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在67岁的时候又产生一个惊人的想法——挑战超级杂交稻他能成功吗?袁隆平院士说:“我的个性就是总觉得不满足。
他的“不满足”激发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使超级杂交稻又一再呈现绚丽夺目的光芒2021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21年又提前一年实现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再次创造了领先世界水稻超高产竞赛的奇迹有人说,于2021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袁隆平院士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至高荣誉了,可他觉得这更是一种激励,他说“我们不能因此止步不前,我们要保持领先地位我们现在有雄心壮志,向更高的高度攀登”这个高度就是超级杂交稻 6、现代.中的文化创新 (1)、数字媒体实验室对数字报的原订阅系统的改进,废弃了客户端方式,大大简化了网上阅读步骤,为网上收费订阅与用户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可口可乐用年画、水墨画做广告 (3)、大型歌舞集锦 《云南映象》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演员大部分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演出服装原汁原味,他们的歌舞天人合一,他们的.身心合一,他们的狂欢与生俱来,这一切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4)、在面积仅为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来自全世界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争奇斗艳,呈现了非凡的兼容并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5)、红歌唱响城市,网络投票老歌释出新意 (6)、文化企业如华谊兄弟通过上市来解决文化产业的生存问题 (7)、解放鞋被重新包装后在国外的走红 (8)、博鳌亚洲论坛带来的论坛产业化 (9)、阿凡达等美国大片的高科技效果. (10)、中国的动漫产业通过打造知名形象来进行产业延伸布局. (11)、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7、科技创新 结晶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两弹一星,青藏铁路 新支线飞机ARJ21,12021米特深井石油钻机,深海探测“蛟龙号” 遥感卫星“一号” —“九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军事方面歼10战斗机,空警2021预警机,防空型驱逐舰等 民用方面3GP标准,龙芯等等 8、典型事例: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1984: 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地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1987: 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篇二: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书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
